冬天来了,不烧散煤就不能暖暖过冬了吗?

西北冷空气一阵阵袭来,又是一年寒冬来临,北方地区取暖的日子又近了。

前些年,但凡进入冬季,北方地区雾霾天气出现的概率会大幅上升。这主要是因为,在北方地区的农村和城乡结合部,民众习惯了燃烧散煤取暖。

近些年,随着散煤治理力度的加大和公众环保意识的提升,燃烧劣质散煤取暖的情况越来越少见。

转眼今年的取暖季又要到了,不烧散煤,老百姓们还有哪些办法暖暖地度过这个冬天呢?

取暖办法千万条,这就给大家支支招!

Level 1 最经济:“好煤”配“好炉”

其实,燃煤未必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只有不清洁地燃煤才会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什么是不清洁地燃煤呢?

首先,居民/村民在日常生活中燃烧的煤炭往往是劣质的散煤,这种散烧煤

价格低廉,但成分极差,燃烧后排放出的颗粒物远高于优质煤炭;

其次,居民燃煤的炉子往往不同于工业锅炉,工业锅炉具有成熟的末端处理设施,农村地区广泛使用的民用煤炉所排放的废气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到大气中。

劣质煤+没有清洁措施的烧煤炉,导致了采暖季持续、大量、多点、广泛的污染物低空直排,形成了严重的大气污染。

冬天来了,不烧散煤就不能暖暖过冬了吗?

由此,散烧煤破局的关键在于:以优质能源替换劣质煤;高效低排的炉具替换没有清洁处理的炉具。部分地区因条件不允许,暂时无法做到大规模推广清洁能源,于是“好煤”配“好炉”成了一种经济实惠的过渡选择。

虽然洁净煤的价格相比劣质煤有所提高,但更换了优质煤和先进炉具之后,煤的使用效率提高了,意味着可以减少煤的使用量。

通过“好煤”配“好炉”,农民的生活条件、卫生状况、健康状况、生活的便捷性也会随之改善。

Level 2 最长效:清洁设备采暖

现阶段使用优质型煤和洁净煤炭搭配洁净环保型燃煤采暖炉只是过渡阶段,除了烧煤,其实还有许多清洁、便利、安全的采暖方式值得推广。

提及最多的当属“煤改电”和“煤改气”。这两种方式固然非常正确的,但在实践过程中,还有许多因素许多纳入考量。

比如,煤改电意味着电网改造、变压器增容、线路改造等;煤改气则牵涉到了气源、管道铺设等。

这些工程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去部署与实施,普及的时间跨度较大。

冬天来了,不烧散煤就不能暖暖过冬了吗?

其实,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市面上出现了很多节能、智能和环保的清洁采暖产品值得家庭选用。例如空气源热泵、空气能热风机等清洁设备就是价格实惠、安装便利、性价比较高的选择。

热泵热风机跟家用冷暖空调类似,区别是普通空调在-5℃时,就会产生能效衰减,需要使用电辅热,难以满足北方地区供暖需求;但空气源热泵热风机专门针对西北等冬季比较寒冷的采暖地区,在室外温度为-20℃时,制热量不衰减。

空气源热泵的工作原理是,从室外空气中提取热量,通过风机驱动室外空气流过安装在室外的采热装置(热泵的蒸发器),从而获取室外空气中的热量;再经电动压缩制取温度更高、数量更大的热量,最后经过室内换热器将热风提供给用户用于房间采暖。

这些清洁采暖设备的使用费用会相对高于烧煤取暖,但它们可以为北方百姓提供更加舒适、卫生、节能的冬季供暖方式,还能减少由燃煤等导致的冬季空气质量严重下降的问题。

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增长,老百姓的经济水平也在增长,大部分人也是能够消费得起的。

Level 3 最创意:取材于自然,增加外部保暖

取暖不烧煤,其实还可以烧点别的。

农村地区因其生产生活方式的特殊性,有其天然优势。我们可以从农村的自然资源出发,选择可替代散煤的方案。

除了煤炭以外,农村还有哪些选择呢?

从农村能源结构看,农作物秸秆、薪柴、牲畜的粪便等都是可再生能源燃料,通过沼气工程、生物质成形燃料或以农作物秸秆作为燃料的气化装置等,燃烧这些可再生能源可以实现对燃煤的替代。

且这种方案性价比较高,能够在经济条件下,实现清洁能源的推广。

冬天来了,不烧散煤就不能暖暖过冬了吗?

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将眼光跳脱出取暖这个大范畴。从“开源节流”的角度思考,除了“生热”之外,我们还可以找办法尽可能更多地保存热量。
目前农村房屋普遍没有安装墙体保温层,导致蓄热性能较差,热量损耗较大。

如果我们采用建筑节能材料,增加住宅的保暖性,也可以减少用散煤使用量,增加取暖效率。

温馨提示:

1、阅后如果喜欢,不妨关注、点赞和评论,谢谢。

2、如果喜欢环保设备知识,请关注“朴华环保”头条号阅读相关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