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武漢最沒“存在感”的是哪個區?為什麼?

武漢郭哥


最沒存在感的區,從地理位置來講應位處偏僻角落,從土地面積和人口數量來說也不多。

從這兩點來判斷,武漢最沒存在感的區應該是漢南區了。

位置上,漢南區位於武漢最南端,和新洲一樣,是武漢市兩個沒有直接和主城區接壤的郊區。

土地和人口的話,2017年,漢南區版土面積28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1萬人。

說是區,其實也就一線城市一個街道的規模。

另外,從行政沿革來說,漢南區相當混亂,前身鄧南區是從漢陽縣分出來的兩個鄉,後面的漢南農場也是東西湖農墾局所建立。

只到1984年,漢南的行政區劃才穩定下來。

可想而知,沒什麼歷史,地理位置偏僻,經濟規模不大的漢南區肯定存在感薄弱。

改革開放後,隨著武漢經濟開發區的發展,漢南開始融入了大武漢。

隨著經開區的快速發展,土地不足問題浮現,漢南區就被納入了經開區擴大的範圍,最後直接託管了事。

當然,經開區和漢南區的合併也才幾年,武漢人大多還是把他們分開看待的,有了經開的加持,漢南比之過去存在感當然強了很多,但比之其他郊區,漢南還是影響力有限。


黃陂觀察


個人覺得武漢市最沒有存在感的區!應該是黃陂區和新洲區!首先說一下黃陂區!黃陂區雖然離市中心比較近!但是交通非常不方便!公路方面除了一條岱黃高速!我想不起來還有比較好的公路!再說說地鐵方面!總共有兩條:一條是輕軌一號線直接到漢口北!不到黃陂老城區!另一條是地鐵二號線!只在盤龍城轉了個彎!直接去天河機場了!跟黃陂城區沒有什麼關係!再說說新洲區!新洲區是離市中心!最遠的城區!經濟一直都比較落後!交通也非常不方便!到目前為止沒有一條地鐵到新洲城區!雖然去年地鐵21號線通車了!但是21號線只到陽邏!跟新洲城區沒有什麼關係!反觀(江夏、蔡甸、東西湖)!這三個區不管是經濟方面!還是交通方面!都要比(黃陂區和新洲區)好很多!可以說武漢市的(工業)!大多數都集中在(江夏、蔡甸、東西湖)!所以說這三個區要比黃陂區新洲區好!


秋風掃落葉150359232


這個問題很特別。

我是武漢人,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你覺得武漢最沒存在感是哪個區?我認為是新洲區

因為


第一,新洲城關離武漢中心城區60有公里,是所有遠城區最遠的一個區。離光谷中心90公里,也就是離市區遠。所以各種開發項目都不去那裡,房地產開發就更不用說了。

第二,交通不發達,武漢市所有遠城區地鐵都通到了,唯有新洲沒有開通。

第三,新洲地段最大的一個缺點是中間隔到一個黃陂武湖。

以上是新洲的三個短板,武漢自然而然就對它愛理不理,所以就有了不存在感。。

就分析到此,共同關注武漢實體經濟守望者,更多財經創業話題。


武漢實體經濟守望者


我覺得是漢南區。

漢南區遠離武漢中心城區,而且漢南區與中心城區之間還隔著其他的遠城區(要穿越蔡甸區或者江夏區)。面積小,僅有200多平方公里,常住人口只有20萬左右,面積、人口只相當於幾個鄉鎮。經濟方面也不起眼(農場佔了很大比重)。去的人也少。

所以,漢南區不太進入新聞報道的視線。在武漢全境地圖上總是西南角的很不起眼的一小塊。

不過,隨著軌道交通第16號線的建設,漢南區的”存在感”有望提升。


曉帆輕舟


考慮到行政區劃上,漢南區與武漢經濟開發區(沌口)合併,武漢化工區併入青山區,那麼,現在最沒有存在感的應該是新洲區了。

首先,主城區與東湖高新、經開區兩個功能區都是較發達的區域,沌口雖然人口少且並漢南,但其地位放在那裡,還通地鐵,有體育中心。另外東湖風景區作為功能區,雖然人口少,因為綠道和景區基本免費也沒什麼經濟收入,但東湖在武漢人心中的地位無可取代。東西湖(臨空港)作為新的功能區,是武漢最先通地鐵的,其定位不是遠城區,從以前的大農場轉型為新型經濟區,還有很長路要走,是武漢重點發展區域之一。

其次就是遠城區方面。江夏在遠城區方面首屈一指,隨著洪山區和東湖高新的發展和輻射作用,江夏近二十年異軍突起,無論從歷史地位、文化、經濟條件、地理位址等都甩開其它遠城區一大截。黃陂區近些年的發展也不錯,由於長江新城的選址和木蘭大景區的宣傳開發,黃陂會逐漸起勢。剩下的只有蔡甸和新洲相互比誰更沒存在感了,從地理位址上看,住於東北角的新洲與武漢主城區不臨,西面必須經黃陂進入,南面必須跨江走陽邏大橋進入,而其城關邾城更加偏遠,其它方面,陽邏開發區多年來未見較大起色,新洲人口還超百萬,貧困村多,除了道觀河沒有旅遊項目,地鐵只通到陽邏,方言文化也與武漢主城區有差異,很多方面沒有能拿得出手的東西,關鍵還是從黃岡市劃入,所以,相比蔡甸,新洲區無疑是武漢最沒存在感的區了。


悲傷時唱首歌46


作為武漢本地的原創作者,給大家發表一下我自己的觀點,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武漢最沒有存在感的一個區,我覺得是青山區,感覺差不多都被遺忘了

及七大主城區經濟排名倒數第一的青山區,這個工業區,可真的是因鋼而興,因鋼而容,有許多大型企業成為華東地區的工業重鎮,但並沒有更多的大學生請來,也並非外地人來武漢創業的就業選擇地

雖然沒有那麼多的高新技術產業,但是卻有著青山常在,綠水長流

生態環境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被遺忘,但是青山綠水不能被遺忘



武漢公社


幾年前,從上海和北京來看整個武漢市都是鄉下,武漢在中國知名城市裡面存在感很弱。這兩年隨著武漢的道路交通建設的改善,各企業對人才的需求,使得武漢的存在感開始變強。武漢的發展離不開整個城市的建設和人才。

對於武漢的各個區,其中郊區對整個武漢的發展是很重要的,新洲的建築班子,黃陂的生意人,蔡甸的工人以及各個區的大學生尤其是新洲區人才都是武漢的主要發展力量。其實,屬於哪個區無所謂,關鍵是把武漢整體經濟實力和城市形象提升上去。這樣大家都好,現在很多武漢人的眼光都很侷限,也不知道哪來的優越感。

隨著武漢的國內地位的提高,反而很多人都開始嫌棄兄弟區,殊不知武漢的地位正是各個區的人才奠定的,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去外地的人才,都會說是武漢的。沒必要在這爭論。


Frimitoyas


我個人認為武漢最沒有存在感的區域應屬漢南區(純屬個人觀點,不喜勿噴。也許漢南人民扛著大刀已經在來的路上了)之所以會有以上觀點,那我將就來分析下,有以下兩點原因:



1.地理位置就處於劣勢。縱觀整個武漢行政區域圖,不難發現,武漢幾個中心城區面積小,但地理位置優越,經濟體量大,儘管有長江,漢水之隔,還依然緊緊蜷縮在一起像是一團即將要迸發出巨大能力,熊熊燃燒的火苗。而外圍的幾個遠城區,個頭一個比一個大,它們團結在周圍像是要隨時包裹這團火苗,誓要與中心城區一較高下的意思。而,就在外圍旮瘩裡,一個唯一沒有和中心城區接壤的地方,個頭也小小的,在一旁,怎麼看起來都像是一個事不關己,冷冷圍觀的吃瓜群眾。

2.其它城區各有各的的特色。就像一個班裡的學生,小明會畫畫,小強會書法,小華會朗誦而小軍就……………………!同樣的道理,因為中心城區的經濟畢竟發達,配套也成熟,自然不用多說,而遠城區像新洲的陽邏港,這兒關係著幾乎華中地區的進出口貿易每年的吞吐量大的驚人,每次國家領導人調研武漢,陽邏港是必去之地。黃陂更不用說,武漢的後花園,天然大氧吧,以木蘭將軍典故為首的木蘭風景區是整個華中地區5A級旅遊景點最密集的地區,還有天河國際機場,漢口北集貿中心都可以代表黃陂的名片。東西湖區是幾個遠城區最靠中心的城區,片區幾乎大半包含在四環內,所以基本享有中心城區的待遇,加上武漢中超代表隊幾乎每週都會在這舉行大型賽事。江夏區內有武漢最大的城中湖,也是全國最大的城中湖,湯遜湖。湯遜湖溼地公園景色迷人,湖島上居住環境尚佳再加上緊挨著光谷高新區,那裡有武漢一半以上的大學!蔡甸區往往很多外地人甚至是武漢本地人都會把蔡甸區和黃陂北邊的蔡店街弄混淆,但不管怎樣,也算是刷存在感了,而唯獨漢南區,,,,好吧,此處省略兩個字。。。。。。。


希望題主會喜歡我的觀點分析與表述。如果還有什麼需要的,可以關注磊哥的心思你不懂,瞭解更多。如果答友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也都可以關注我並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的看法。謝謝😜


磊哥的心思你不懂


不吹不黑,純屬分享下個人看法,我認為最沒存在感的應該是新洲區。

新洲為啥沒有存在感?主要原因我認為有兩點:

一是:新洲城關與武漢城區空間距離過遠。

從武漢三環內任意一點到新洲城關的距離都在50公里以上,這個距離甚至比武漢到周邊一些城市的距離還要遠。距離上的隔閡,導致新洲這個地方對於大多數人都是陌生的,知名度甚至不如其下屬的陽邏。空間上的距離,不僅限制了新洲城關享受城市高速發展帶來的紅利,還阻礙了新城城關與主城區的日常交流。

由於距離遠、投資大,新洲城關與主城區之間缺少經濟實惠的快速交通網絡。地鐵方面:在其他遠城區城關都已經規劃或開通了地鐵情況下,唯獨新洲區由於里程過長,地鐵陽邏線只通到陽邏。快速路方面:在黃陂、漢南、蔡甸等遠城區紛紛買斷與主城區之間的高速路,實現免費通行的時候,新洲區還只有一條江北快速路聯通陽邏至漢口。陽邏與光谷之間的陽邏長江大橋、新洲城關與漢口主城之間的武英高速,這兩條高速路的買斷需要天量資金,短時間內買斷工作不可能實現。

交通建設上的困難,加劇了新洲區地位的邊緣化,也弱化了其在武漢的知名度。

近兩年樓市火爆,伴隨著開發商大舉進軍遠城區,遠城區的知名度大幅上升,比如蔡甸、漢南、黃陂、陽邏這些以前大家認為的鄉里位置也變得人人皆知。但是唯獨新洲城關的樓市很少為大眾所知,以至於很多人只知道陽邏,不知道新洲。糾其原因還是因為新洲城關太遠,而陽邏太近。你能想象每天開車往返100多公里上下班的生活嗎?

二是:新洲區缺少有知名度的產業。

產業是打開地區知名度的另外一個利器,比如東湖高新、經開就是因產業而興。可能新洲的朋友會噴:陽邏航天產業基地、武船、陽邏港不是新洲的產業?抱歉,大部分人說到這些產業只會說在陽邏,很少有人說是在新洲。所以這些產業對打開新洲知名度貢獻基本為零。

以前黃陂城關雖然也遠,但是大家都知道黃陂有個木蘭天池,自然而然也知道了黃陂。蔡甸也遠,但是由於背靠經開,且有高山流水遇知音的典故,或多或少對知名度提升也有幫助。至於弱小的漢南,現在已經被經開收編,攀上了富親戚。

新洲城關有什麼產業,還真說不出來。旅遊業方面也沒有什麼知名度。其實新洲也是有道觀河、問津書院等景點的,但是由於宣傳力度不夠存在感很弱。

其實近些年,新洲的經濟發展也很快,但是增長主要來源於陽邏等靠近主城區的區域。隨著陽邏港、航天產業基地等大產業的進一步發展壯大,陽邏大有取代新洲城關的趨勢。


風暴星球


相對來說武漢稍微偏遠點的區幾乎“存在感”都不是特別強烈。一是交通因素:以武漢中心為輻射半徑,像武漢的黃陂區、新洲區、漢南區,幾乎“存在感”都非常的弱,人口集聚不集中,第三產業和市中心對比相對來說是“欠發達”地區。二是經濟發展水平:黃陂區和新洲區以及漢南區是武漢的遠城區,城區建設、經濟發展水平、人口規模、企業落戶、人口就業、醫療養老等等均不如市中心的江岸區 、江漢、武昌區、礄口等市中心的地區。

三是房價因素:從前幾年的房價中也能看出個大概,你看新洲區、漢南區房價才幾千,而相對市中心的區,房價早就過萬,而今年房價就更高。不管是什麼原因買房,人們投資也好,自己住,保值也好,都會選擇市中心,升值快、地段好交通便利,出行方便。而遠城區則剛好相反。

隨著武漢市的整體經濟建設水平的快速提高,很多遠城區也通了地鐵,比如去年開通的陽邏線,就結束了新洲區不通地鐵的歷史,很多市民拍手叫好,因為新洲坐地鐵到後湖大道時間僅需一個小時左右,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那像黃陂的前川地鐵線(武漢地鐵7號線北延線)起點黃陂廣場,終點馬池站,也在如火如荼的建設中。漢南規劃的也有16號線,起點國博中心到周家河站。也就是說,未來武漢的遠城區也都會通達地鐵,不管是武漢的那個區到達武漢市的主城區幾乎都是可以在30-60分鐘可達,從這點說可以促進武漢各個區域間經濟協調發展。交通便利以後,各個區也就不存在說那個“存在感”弱的問題了,各取所長,均是武漢市大的版圖不可獲取的一部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