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精品】关于我市老龄化结构性社会风险的调研报告

为贯彻党的十九大关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精神,江海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部署,以公益创投平台为载体,着力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治理格局,切实提升社会治理水平。随着公益创投平台的深入推进,大数据技术逐步成熟,为提高全市社会治理的预见性、针对性和长期性提供了支撑。在此基础上,江海区政研室联合该区公益创投组委会办公室,通过提取分析全市平安通项目系列数据,对我市老龄化结构性社会问题进行了调研,为今后区社会治理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调研精品】关于我市老龄化结构性社会风险的调研报告

一、我市老龄化结构性社会现状

我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也是老龄化增速最快的国家。根据全国老龄委《中国老人老龄化发展趋势研究报告》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人口预测数据显示:我国人口峰值将在2030年前后见顶,而老年人口峰值预计在2060年前后见顶(注:上述数据形成于二胎政策放开前,相关影响未计入)。社会抚养比随之快速攀升,从2000年的10%快速攀升至2030年40.2%,即自2013年后社会主要劳动力的赡养重心已从儿童转向老人。

我市老龄化情况同样不容乐观,根据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江门老龄化比例为11.65%,早于全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江门市公安局统计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有77.18万人,占全市户籍人口(391.4万)的19.6%,高于全国16.7%与全省14.5%的平均水平。广州市社科院的研究报告《广东省人口老龄化的时空演化及成因分析》指出,全省的城市中,“深圳、中山最‘年轻’,江门最‘老’”,江门已是全省最“老”的城市。

【调研精品】关于我市老龄化结构性社会风险的调研报告

二、老龄化潜在的社会问题

(一)家庭赡养压力增大,家庭关系恶化。发达国家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0美元以上。而我国开始人口老龄化时人均GDP不足1000美元,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尤其是农村老年人的生活堪忧。根据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和中国社会科学调查中心共同主持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报告显示,“在人口迅速老龄化的同时,有能力奉养父母的子女人数也在下降。”根据江门市人社部门的统计,江门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为1970.2元,低于全省2533元/月均养老金标准。而我市中低端养老院人均月度收费在2000—3000元之间。

(二)社会保障体系支撑力度不足,国家养老负担日益沉重。在1990年,中国在职的职工和退休职工比例是10:1,而在2003年,这个比例下降到3:1,据预测,到2020年还将继续下降到2.5:1,负担非常沉重,后续支撑不足。根据江门市人社局最新的《江门市2017年社会保险信息披露的通告》显示,2017年全市七项社会保险基金总收入为152.47亿元,总支出134.31亿元,滚存结余168.85亿元。包括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总收入79.75亿元,基金总支出74.78亿元,当期结余4.97亿元,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36.51亿元,当期结余5.47亿元,也存在后续支撑不足的问题。

(三)医疗卫生资源严重透支。根据国家统计局于2012年发布的《2013—2017年中国医药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前景研究报告》的有关数据显示,2013年我国占人口12.5%的60岁以上老龄人口的药品消费接近全国药品消费总量的50%。而根据北京协和医院的测算,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正常人口的3.2倍,伤残率是正常人口的3.6倍,消费的医疗卫生资源是一般人的3到5倍,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基本医疗保险资金的支付将呈高速增长趋势。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UNPFA)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研究报告测算,到2030年中国老龄人口的医疗总费用将为2010年的27倍。

根据市人社局数据显示,我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总收入16.56亿元,其中,家庭及个人缴费收入5.02亿元、各级财政缴费补助11.03亿元;基金总支出14.29亿元;当期结余2.27亿元,滚存结余9.07亿元,后续支撑明显不足。

【调研精品】关于我市老龄化结构性社会风险的调研报告

(四)老龄特殊人群数量多消费力低,市场失灵政府规划不足。据中国老龄办发布的《2010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称,近年来,中国城乡部分失能和完全失能老年人约4063万,占总体老年人口的19.0%。完全失能的老人在2010年至2060年的整个周期中,人口数量规模增幅将达到200%。而其他特殊困难的老人,诸如空巢独居的老人、失独老人、农村留守老人数量也都在急剧增加。我市老年人口中,65岁以上户籍人口共50.45万人,80岁以上户籍人口共11.42万人。根据半失能、失能老人一般占高龄老年人口的40%—50%计算,我市半失能、失能的老年人约在4.5—5.7万人之间。养老院平均建设每100张床位一般在800—1200万元之间。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我市养老床位不足问题日益严峻。

(五)老龄群体社会服务需求迅速膨胀,挤占公共资源。目前我国老年人口高龄化、老年家庭空巢化的趋势非常明显,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1600万人,纯老年人家庭占有老年人家庭的比例已经将近40%,城市空巢老人比例达到49.17%,大城市将近70%,农村达到38.13%,再加上其他年老的残疾人士,需要照料的数量是非常大的,而社会服务的发展相对滞后。媒体中频繁曝出的老人占座、占用篮球场跳舞、公路暴走等都极大地在刺激与挑战社会和谐。

(六)情感缺失、孤独终老,保健品、电信诈骗问题频出。我国城市空巢老人比例达到49.17%,大城市将近70%,农村达到38.13%,0—30岁的独生子女人口达到11.58亿。孤独终老将成为我国老龄化的重要特征。“孤独终老的核心问题是:社会现代化进程加剧而带来的社会个体化,其中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个体逐渐脱嵌于社会。”老龄化与少子化、空巢化、残疾化、性别比失衡和无偶化结合在一起,最后导致了一些老年人的老无所依、老难所养,特别是其中孩子夭折、配偶离世的失独老人。有相当多的调查、研究指出我国目前老年人患抑郁症、自杀的比例据各类人群之首,将近4成老人存在轻度抑郁情况,近2成老人存在严重抑郁情况,老年人的精神慰藉服务严重不足。此外,由于经济与科技进步周期加快带来的冲击也对老人的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诸如互联网、医疗系统电子化、电子语音服务、人工智能、移动出行、移动支付等,老年人没有支持几乎很难适应这种科技日新月异的进程以及应对生活的改变。

三、从社会治理布局角度提出的有关建议和意见

(一)提前应对养老服务供给先天不足问题。开放二胎政策在调整人口结构的功能性作用至少未来20年才得以体现。此前,以房养老、抱团养老等项目多因法律法规和政策环境原因成功者寥寥。子女养老、退休金养老的传统方式受到了极大冲击,需要鼓励其他渠道、开放其他领域以弥补政府养老供给的功能性不足,同时相应的法律法规和发展环境应与之配套。

(二)梳理调整公共政策资源。包括研究优化公共医疗卫生供给配比、社会保险规划、公共设施配套和廉租房规划等,并在未来政府工作规划中重点关注老龄化结构性社会风险问题并作出相应政策倾斜。如尽快落实新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细则关于“赡养老人支出予以税前扣除”的调整。

(三)打通服务侧供给关键环节。稳步提升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公共服务覆盖率,缓解减轻社会供养和家庭赡养压力。社区养老方面,建立完善社区饭堂、家庭医生等社区养老体系,为高龄独居、老养残、五保等重点困难对象提供基本生活所需,并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居家养老方面,根据平安通项目大数据统计,老人在居家安全方面最常见的中风和心脑血管疾病,若抢救及时,卫生部门一次性结转费用约为2万元,延误抢救的一般为5至8万元(未计算出院后的恢复期费用和家庭其他间接损失)。社区养老和居家养老是调节其他供给手段、成本最低并成效最快的关键环节,应予加快实施。

(四)重视老年人情感缺失问题。尊老爱老养老是中华民族之优良传统,老去的一代既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贡献卓越的一代,同时也是受政策性改革影响最深远的一代,社会发展成果共享必须首先惠及这个群体。近年来,涉老的家庭纠纷问题、公共管理问题、公共服务问题日益突出,建议宣传教育、民政救济、社工服务、公安司法等各个部门形成工作合力,为处理调解有关老年人问题提供联动、转介等服务。同时,鼓励通过慈善力量、政府购买等形式组织定期上门探访和情感疏导服务,为老年人及其家庭构建和谐有爱的社会支持网络。

作者:江门高新区党政办公室、江海区委办公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