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烊效应:对单身男女来说,越接近打烊,对异性的评价越高

打烊效应:对单身男女来说,越接近打烊,对异性的评价越高

不知道大家身边有没有这样的情侣,虽然开始认识的时候相看两相厌,但是时间长久之后,发现对方还不错,结果变成了情侣。

从朋友变成情人的机率有多大?

和本咨询今天要讲的电影《当哈利碰上莎莉》就是这样一个故事。

哈利和莎莉相识于十二年前,那时的哈利只是莎莉闺蜜的男友。

哈利搭乘莎莉的顺风车去纽约,一路上两人对所有事情都意见相左,争论不休,处于相看生厌的状态。

五年后,两人在机场不期而遇。此时,莎莉沉浸于新恋情的甜蜜,而哈利即将步入正式的婚姻生活。哈利告诉莎莉:“在两人各有所爱的时候,男人和女人或许可以成为朋友,但很快他们会质疑为什么要与只能做朋友的人交往。”

莎莉气得甩手离去。

十年后,失恋中的莎莉再次偶遇刚刚离婚的哈利。

哈利对莎莉说:“我们要成为朋友了么?你或许是我不想带上床的第一位迷人女性。”

直到一次意外的滚床单事件,打破了两人之间的友谊。他们尴尬、难过,想要和解却总过不去。

于是,两个人不得不直面这段关系,才发现,原来已经爱对方很久很久了。

相识很久,从朋友变成情人,现实生活中舒淇和冯德伦,林心如和霍建华就是这样的例子。

兜兜转转,到最后才发现适合的人就在身边。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这看起来好像很浪漫,不过这其实蕴含了一个心理学的道理,叫做“打烊效应”。

如果你在寻找位约会的对象,当酒吧就要关门而你或许又要再次形单影只时,你会觉得那位潜在的对象越来越有吸引力。

实际上,当时间已不多,还没有找到伴侣的人会认为可约的异性比当晚早些时候更好看(Pennebakeretal,1979)这一现象并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人们不喝酒时也会出现相同的心理现象。(Gladue&Delaney,1990)不过这只会发生在还没找到伴侣的人身上,已经找到“意中人”的人不会出现这个心理现象(Matleyetal,1996。)

这就是打烊效应:对单身男女来说,越接近打烊,对异性的评价越高!

这也就是引发了一个思考,和本咨询希望大家可以想想,为什么当初认识的时候,我们没有发现对方的魅力呢?

打烊效应:对单身男女来说,越接近打烊,对异性的评价越高

这可能由于在人生的早期时候,我们更喜欢的情人类型是短期伴侣。

和本认为一方面可能是由于我们生活阅历不足,可能跟追求感官上的“情人”,也就是我们想要的人,而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人;另外一方面,现在的恋爱关系会由于各种因素不稳定,比如毕业之后各奔东西、工作不稳定需要出差、父母的干预等等。

所以年轻时心理更加倾向于寻找短期陪伴,而不是长相厮守。

夸张一点说,这就类似于“谈恋爱可以,但是发朋友圈不行。”

男女两性对短期伙伴的要求,远不如对长期伴侣的要求那么挑剔(Fletcheretal.,2004)。

比如,在偶尔的风流韵事中,两性都能接纳在智力、热情和收入水平上比较低的性伙伴,但要做夫妻显然要求要高得多(Buunketal.,2002)。

尤其是女性在仔细考虑短期的情人时,只要情人有强壮的肌肉、性感、“能引起性激动”就可接受,不太亲切、可靠或通情达理都不太要紧(Frederick&Haselton,2004)。

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现象,我们年轻时候喜欢的人,不一定是要相伴一生的人。

毕竟我们不能预测对方是否10年后能给自己带来富裕的生活,或者对方是否温柔体贴顾家,但对方是否长得好看,这是能分辨的。

打烊效应:对单身男女来说,越接近打烊,对异性的评价越高

不过这样的事情,可能会随着年龄的长大而改变,我们阅历增加了很多,既能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人,也能分辨出对方的一些潜在特质。

和本咨询认为,上了年纪之后,我们就会发现身边可以选择的人也不多了,自己和对方的改变也不会太大。

或许22岁学习电子技术的学生毕业后会转行当厨师,但是能难想象一个30岁的穷困潦倒的街头艺人突然转行成为了一个电子工程师,这是极小概率的事件。

也就是说女性清醒地意识到那些充满魅力、富有男子气概的男性可以是令人无法抗拒的好情人,但常常不见得是能托付终身的好丈夫(Boothroydetal.,2007)。

女性挑选丈夫,更看重良好的品格而非英俊的外表。她们在思索持久的亲密关系时,更看重热情忠诚、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标准,而不是外表吸引力和活力标准(Fletcheretal.,2004)。

如果不能拥有所有这些特点,普通的女性更喜欢友善、体谅和富裕(不要求特别英俊)的男子,而不是英俊但贫穷,或者富有、英俊但冷漠、不忠的男子(Li,2008)。

男性的优先性则不同。和女性相同的是他们也看重热情和忠诚,但不同的是,

在长期亲密关系中,他们更看重吸引力和活力而非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Fletcheretal.,2004)。

普通的男性更喜欢没什么金钱、友善、漂亮的女子,而不是有钱但爱抱怨或温柔但丑陋的女子(Li,2008)。

打烊效应:对单身男女来说,越接近打烊,对异性的评价越高

我们在找寻亲密伴侣时,对这些标准的要求往往不得不折中,这就像苏格拉底让学生去找麦地里最大的麦穗。

地里有没有一穗是最大的呢?

肯定有!

但我们未必能碰到它。——即使碰到了,也未必能作出准确的判断。

我们在找寻亲密伴侣时,对这些标准的要求往往不得不折中。要找到而并赢得完美的伴侣来满足我们所有的期望是非常困难的。

如果我们坚持要求自己的伴侣既要友善、体谅,又要非常俊美,还要富有阔绰,我们很可能会长期处在失望和沮丧中(Tolmacz,2004)。

所以,在评价未来的伴侣时,男人往往首先确保女友至少有普通的长相,然后再来寻找尽可能多的热情、友善、诚实、坦率、稳定、幽默和智慧等等特征(Lietal.,2002)。

绝世容貌是男人所渴求的,但不如高水平的热情和忠诚重要(社会地位和经济资源屈居第三位)。

女人往往首先确保男友至少有点金钱和前途,然后再来寻找尽可能多的热情、友善、诚实、坦率、稳定、幽默和智慧等等特征(Lietal.,2002)。

金钱财富是女人所渴求的,但不如高水平的热情和忠诚重要,长相排在第三位。

有趣的是,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的行为表现类似,和异性恋的男女一样期望相同的事物(Kennyetal.,2005)。

总而言之男人专注于长相,女人专注于资源,但人人似乎都期望伴侣友善、随和、可爱和亲切,男人和女人在这方面没什么差别。

只要女伴姿色中等,只要男伴金钱足够,两性都想尽可能得到更多的热情和忠诚。

打烊效应:对单身男女来说,越接近打烊,对异性的评价越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