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話形容勞務派遣,為什麼它在中國遍地開花?

迴歸8940


一句話:唯利是圖,外部條件不可言說地可以恣意發展,其實是妄為,而且後果成本太低。

很多人說勞務派遣是為了解決企業用工難,我就不明白他從哪裡能夠解決企業用工難?事實上企業用工難從一定程度上就是因為勞務公司參與了招工才弄出了用工矛盾,本來企業用工直接面向社會招聘好了,通過中間環節的勞務公司去招工,勞務公司首先考慮的是自己的利潤,肯定要設計一些條件,然後這些條件讓求職者產生猶豫,該去工作的被拖延了,企業的崗位空在那裡這才成了用工難。


勞務派遣是勞務市場的罪惡

勞務派遣通過勞務公司組織,現在很多企業用人喜歡做甩手掌櫃把用人的需求直接告訴勞務公司,用多少人由勞務公司進行招聘和落實勞務。勞務公司又不是學雷鋒的,而且從用人單位拿到用工合作協議都是有成本投入的,羊毛不會出在狗身上,投入要賺回,本身付出要賺錢,在原本勞資雙方直接掛鉤的中間多了一個勞務公司的環節,實際就是多了一個利潤的抽取。

用人單位本來開給勞動者的工資就那麼一點,因為勞務公司的介入從中伸手,十塊要抽走兩塊,在勞力上賺錢,實際就是壓榨勞力,吸勞動者的血而活,勞務公司行為不算剝削者也是吸血者,勞務派遣是勞務市場的罪惡。

利益滋生了勞務派遣

沒有利益就不會產生勞務派遣這麼紅火,現在很多求職者工作的途徑就是通過勞務派遣實現,沒有辦法的很無奈,因為用人單位只認勞務公司而不認個體的求職者,勞動者在就業前先接受勞務公司的條件,也就是說經過勞務公司的抽頭才能走上工作崗位。

勞務公司和用人單位合作關係的建立,是相互的利益輸送,勞務公司不給用人單位負責人好處也拿不到勞務合作協議,這其中上不了檯面的操作就是利益使然,用法律來說他們不是職務犯罪就是腐敗,然而現行的法律有漏洞和監管不力造成了勞務派遣公司大行其道。勞動者維權通常是個體行為,很少有集體訴訟,因為心不齊,這個現狀和心裡被勞務公司利用了,併成為勞務公司發展的助力條件。


勞務公司就是罌粟花

罌粟花看起來很美,但實質就是一朵罪惡之花。勞務派遣看起來是為了解決用工困難和解決用人單位的勞力管理,然而和罌粟花一樣充滿罪惡。罪惡不一定是那種黑惡勢力的十惡不赦,在勞動就業方面侵犯勞動者合法權益就是最大的犯罪。

在目前的現實條件之下,勞務公司想被取締還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但是勞務公司所造成的後果已經出現,因為有很多不良的勞務公司並沒有給勞動者繳納社保,從勞務派遣出現第1批勞動者到現在有的人已經達到了退休年齡,非常不幸的是他們並沒有退休金可拿,他們老年生活面臨著養老醫療無著落的重大問題,並且在一些地方這些問題已經轉化成社會問題。

勞務派遣遍地開花,斬斷中間伸向利益的手才能解決問題,但是目前因為大家都懂的原因條件不夠。


老郭職說


勞務派遣就是打勞動法的擦邊球,為了剝削勞動者而被某些人成立的一個機構,是社會的毒瘤,應剷除,還廣大勞動者合法權益!


用戶1619862838840


勞務派遣真的是直接性的解決了企業用人難,難管理,降低企業責任的制度。

舉個例子

教師這個工作大家都知道,幾乎可以用趨之若鶩來形容,每年考試真的是人山人海,每每都會擠爆網絡,為什麼這樣呢?因為大家都知道老師的待遇好,福利好,工作穩定。但是,如果你是派遣的老師呢?你的薪資帶著保險才3000多一點,拿到手也就2000,一金抱歉沒有,13個月的工資?抱歉也沒有 ,每個月績效獎金?抱歉也還是沒有。但是工作都是一樣的,為什麼區別這麼大?因為你是派遣工,你的勞動關係是在某某派遣公司,而不是國家。

那麼有人又會問“為什麼派遣公司願意幫學校找老師”?理由很簡單“謀利”!派遣公司是沒有實體的一家公司,但其利潤真的是暴利。拿青島15年建地鐵舉例子吧!很多派遣公司打著青島地鐵招工的旗號,狂斂財。你想去,根據你的經濟情況需要交6000-21000不等的介紹費,記得當初朋友還是在青島大學面得試,看的挺好的,等到你錢交了籤合同的時候就會發現你只是一個派遣工,只有五險沒有一金,工資也就按照當地的最低工資來保障。

看吧!這就是它在中國遍地開花的原因,派遣公司和企業都有利可圖,不開花太難了。


共享人才


很多人不懂勞務派遣的盈利模式,科普一下:

1、長期合同工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費。

這個費用是公開的,分三種:

其一、用人緊張的情況下、沒安排一個人進企業,收取300-1000元不等,前提是做滿三個月。

所以在勞動力短缺的地區,勞務派遣公司能以此牟利。

其二、合同工每個月收100-300不等的管理費用。

其三、因為宿舍是勞務派遣公司提供的,但是租金是企業負擔,也就是說勞務派遣公司向企業收取房租和水電費。

勞務派遣公司租房量大價低,但是向企業收租則按照市場價格來收,賺取差價。

水電費則是按照1元/度向員工收取,事實上電費也沒這麼貴,中間有差價。

2、社保方面做文章。

勞務派遣公司可能會冒著一定的風險收了企業的社保費用,但是並不繳納,一旦員工辭職要求轉移社保時再去補交或者直接退費。

一線員工對社保這個問題的看法是:繳了也沒用,還不如直接退錢。

3、短期零時工按照小時計算抽成。

向用人單位收取18-25元/小時,職員能拿到13-20/小時,他們賺差價。


一隻臭貓


勞務派遣實際上是一種惡意用工,是用這種形式掩蓋同工不同酬的事實,同時又是企業迴避安全事故追究責任主體的手段。勞務派遣公司基本上都是主體企業扶持起來的皮包公司,其目的就是為了頂包用的。造成這種情況氾濫的主要原因是,現今的司法實踐中還沒有一起有利於勞務工的判決案例,再就是安全法有關規定製定的不科學不合理,逼著主體企業想方設法扶持一個勞務公司來頂包來回避安全責任。


眾山26397791


勞務派遣公司=買辦=皮包公司……都是壓榨勞動者的工具,只是現行社會披著合法外衣的🐺,為什麼盛行有市場,勞務派遣向既得利益者輸送利益,這也是社會矛盾的根源點。


用戶9826493332375


作為曾經運用勞務派遣的老HR,我來回答一下這個問題。企業為什麼會採用勞務派遣這種用工形式?這個問題,我在新人培訓時都會正面地向派遣員工說明。

首先,這是一種社會大分工,是一種人力資源管理外包策略,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壓著HR沒時間沒精力專注更有價值的事情,因此需要將一些事物性的工作外包出去。的確有不少派遣是“皮包公司”,但規範的HR管理,是需要謹慎地考察派遣公司的資質、招聘能力和管理能力的,特別是薪酬墊付能力,決不能出現欠薪欠保的事情。僅僅從規避用工風險的角度去用派遣,是不靠譜的,因為國家法律早就明確了,一旦員工糾紛,用工方和派遣方是一根繩上的螞蚱,共同擔責的。

其次,為什麼要考察招聘能力,這是HR外包很重要的一環。派遣大量運用在藍領技工領域,這樣的職位屬於批量招聘,候選人流動性非常大,而且分散,其中很大比例是高職技校的實習生。要維護這樣的招聘渠道,滿足大量的招聘需求,是需要大量人力的,比如常年蹲守勞動市場,常年維護與高職技校的關係等等......

再次,彈性、彈性、彈性!互聯網時代的市場動盪有多大,大家心裡都應該有數,通過派遣形成有彈性的人才池,讓勞動力能夠流動起來,這個月這家公司人多了,通過派遣公司流向缺人的公司,才能讓社會生產力最大化。別以為只有公司需要彈性,員工同樣需要。剛入職場的同學,轉了幾次行還沒想明白要幹什麼的同學,通過派遣公司,可以更容易地在不同行業、公司之間嘗試。

最後,企業的HR幹什麼呢?他們把更多精力用於員工的培育、晉升激勵制度設計與評估、良好工作文化環境的打造。派遣的本質還在於企業其實是希望打造一個比勞動法相對長一點的試用期,並且將試用期員工的基礎事務性管理外包出去,因為技工層流動性太大了(一年可以達到超過100%的離職率)。只有當事實證明員工基本穩定且有發展潛質,企業才會願意更多投入(轉為自有員工)。


一站式生涯教練Lucy


從企業角度來看,目前開公司成本居高不下,主要就是人力費用的支出,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對員工五險一金的繳納是筆很大的支出。

對於員工來說,特別是剛剛入職的職場新人,五險一金固然是保障,但因為工資較低,扣除各樣保險、個人收入所得稅和公積金,到手工資相對也少了很多。

於是一些中介公司針對這一“市場需求”大力推薦“勞務派遣”,也因為解決了大部分企業的縮減用人成本需求和一些員工想多拿到工資的需求,在中國遍地開花。


但實際上,勞務派遣對於企業和員工來說都是弊大於利的。


從企業角度來看,如果你的企業只是“開個店”,不想謀求大的發展,那麼這樣的勞務派遣或許可以幫你撐住創業初期。但這樣的勞務派遣在人力管理上絕對是弊大於利的,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1、不利於人員管理,勞務派遣合同簽訂後,從法律上來看,員工的勞動關係是掛靠。

2、易引發勞務糾紛。這地點顯而易見,畢竟一旦這樣的合同簽訂,而你實際用人關係並非如此,員工隨時可以以此為由申請勞動仲裁。

3、類似的黑檔案不利於將來公司操作上市、募股等操作。

4、人員流動大。要知道,這樣的公司人力管理會給員工一種十分不正規的感覺,所謂人往高處走,一旦員工有了一定的經濟基礎和經驗積累,勢必會選擇跳槽到更正規的公司。


從員工的角度來分析,短期固然實現了工資收入高的目標。但你要面對以下問題:

1、涉及積分落戶的,勞務派遣的關係下底薪及保險等繳納都是最低的。這樣不利於積分的計算。

2、購房、購車等貸款的申請會受很大影響。貸款申請是與個人固定收入直接掛鉤的。勞務派遣的同時,用人單位在支付工資時,為了規避高稅收,也會採取諸如利用支付寶、微信等多樣的渠道支付,由此,個人申請貸款時,申請人很難提供證明申請高額貸款。

3、一旦出現勞務糾紛,就要做好長期“作戰”的準備。


可以講,勞務派遣的存在也是勞動糾紛日漸增多的根源。對於合理合規的勞務派遣給與支持,但以規避稅收等目的為主的勞務派遣,我們要予以抵制。


風水道


企業脫責,用工便宜!便宜就是低工資,高強度;幹個一年半載人家就走了...企業不留人,永遠沒有一支骨幹職工隊伍,更甭想有什麼工匠精神;受僱者,初入職場,接受低工資,幹不了多久沒了動力走人,有志青年沒有機會,嫌少就走,不可能對企業有任何責任感和忠誠度!沒有優秀的就業人員和技工...就這樣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剛接觸社會就告別了實體經濟!


攪局的人


用一句話形容勞派遣,就是:對企業有利,對派遣公司有益,對勞動者褒貶不一。

1、對企業有利

第一,派遣可以幫助企業解決招聘問題

有些企業的用工需求很大,憑藉企業的能力,是很難在短時間內招聘到大量的員工的。這時,企業就需要藉助外部的力量。而派遣工就是一個很好的渠道。

專業的人做專業的事,因為派遣公司會想盡辦法從各處去招人,所以,他們能夠在短時間招到很多人。

第二,企業可以省不少人工成本

因為對於企業來說,他們和派遣工只是用工關係,所以,他們不需要為派遣工支付五險一金,也不需要支付福利,解除勞動關係的時候,也不需要支付經濟補償金,他們只需要按照協議支付勞務派遣費用就可以,相對來說,人工成本會降低很多。

第三,企業管理成本會降低很多

有些企業業務有時多有時少,所以所需要的員工也是時多時少,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是正式工的話,恐怕很難管理,因為正式工是不能隨便裁員的。但是派遣工,可以退給派遣公司。

2、對派遣公司有益

很多企業跟派遣公司簽訂合作協議,支付給派遣公司的工時制的派遣費用。但是,派遣公司支付給派遣工的工資,是更低的工時,所以,派遣公司從中抽取差價。

所以,派遣工越多,那派遣公司賺的也就越多。

3、對勞動者褒貶不一

對於勞動來說,有好有壞:

好處:

可以幫助一些人進入一些知名的大企業。比如,像華為、騰訊等,都是有勞務派遣工的,但是,如果你通過一些正規渠道,要求會很高。但如果通過派遣渠道,可能相對來說,要求不會太高。比如,有些人學歷低,但是工作能力強。正規渠道對學歷是很看重的。但派遣渠道就只看重你的能力,只要你能夠把事做好就可以了。

壞處:

做派遣工的壞處就是沒有什麼發展前途。因為派遣工跟用工企業不是勞動關係,所以用工單位不會考慮你的發展空間,而派遣公司只需要你幫它賺錢,所以也不會考慮你的發展空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