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行動
這問題實在太大了,有誰敢說答得明白?看看下面參與的人回答人不少。看來,教育是一個所有人都感興趣、都有話可說的主題。中國教育裡,資源有限,分配也極度不均 ... 這種現實情況下,我們到底應該用什麼樣的價值觀和心態去看待孩子的教育?這也許是這一代家長正在面臨的一個本質問題 。作為教師工作者,筆者這裡班門弄斧,從三個角度說一下,中國教育最需要什麼,不當之處,留言批評指正。
1. 生了孩子,你就不能“退貨”,中國式家庭=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
農民種莊稼,光靠愛,不行,只有懂種莊稼之道才有好收成;教育孩子,僅有愛,不夠,只有懂孩子的成長規律才有好未來。中國最需要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
教育孩子是人類最重要而又最困難的學問。父母是孩子永不退休的班主任,懷有對孩子一生的責任。無論父母事業上多麼成功,也抵不了教育孩子失敗帶來的後果。把天才培養成庸才,是對家庭和人類文明的犯罪。把孩子教育成功是家庭最重要的成功,也是你一生最重要的成功。
兩會上,事關教育的“好聲音”頻頻出現。“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家庭教育”、“老師都不敢批評學生了”、“合格的家長比合格的老師更重要”......今年兩會,多位人大代表將針對家庭教育的提案帶到會上,在他們看來,學校教育之外,家庭教育的問題更大。
在2019年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對家庭教育提出要求:
“積極推動將家庭教育納入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爭取專門經費支持,通過家委會、家長學校、家長課堂、購買服務等形式,形成政府、家庭、學校、社會聯動的家庭教育工作體系。”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這句話很多人都掛在嘴邊,但大家好像只是在嘴上說說,很少有人真正重視這件事。前兩年,有一句日本諺語在中國流行:“孩子都是看著父母的背影成長起來的。”很多人深以為然,但針對家長的教育始終沒有落到實處。
近些年來,關於家長接受教育、家長與孩子一起成長的觀點越來越多。早些年,永遠都是家長在要求孩子進步、讀書,自己卻袖手旁觀,只是孩子成長的見證者,不會主動成為陪孩子一起成長的參與者。
我聽到過一個故事:
一位父親自己上學時成績很差,後來雖然努力打拼有了一點成績,但讀書的心結始終存在。有了孩子之後,他對孩子寄予厚望,給孩子請了各種老師,希望他能讀書有成。
但父親沒有意識到,孩子一直在觀察自己。有一天,父親在催促孩子讀書的時候,孩子冷不丁懟回來一句話:你只是讓我讀書,自己卻在一邊瞎樂,你都不喜歡讀書,為什麼一定要我喜歡?
我們常常看到:父親拼命賺錢、社交、應酬、出差……原本是希望讓孩子擁有更好的未來。但不曾想,因為不陪伴,兒子也好,女兒也好,一個接一個變得脆弱、自卑、不安,年長以後,親密關係紊亂,安全感極度匱乏,自我價值感極低。這就得不償失了。孩子最需要的,是父親的鉅額財富嗎?不是。是限量版遊戲機嗎?不是。
是週末的雲霄飛車嗎?不是。他們要的,是爸爸的時間。“爸爸,你可以陪陪我嗎?就坐在我身邊,哪怕不說話也好……”但太多父親都做不到。
他們要麼有心無力,要麼有力無心。有人說,中國的家庭,漸漸變成缺失的父親+焦慮的母親+失控的孩子的病態共同體。
父母沒有成為孩子成長的陪伴者,沒有和孩子一起成長。孩子進入青春期之後,內心最大的失落之一,就是發現自己在進步,在認識這個世界,但父母仍然站在原地,沒有變化。
這是孩子青春期的悲哀,也是很多家長的悲哀。一對相愛的男女領了結婚證就可以一起生活,但他們沒有經受過任何關於家庭教育的教育,就要成為父母,這是不負責任的。教育部這次提出的讓家長進一步接受家庭教育的想法,就是針對一直被我們忽視的“家長教育學”提出的。
2. 中國教育最大的問題,是說的與做的不一樣教育
人人都知道要全面發展學生,在真正意義上實施素質教育。大會小會說,教育部這樣說,各級政府、教育部門這樣說。所有的有關教育的的活動上大家都是這樣說,輿論都是這樣說。
誰都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說:我要片面追求升學率,甚至連追求升學率這句話都會迴避,說得冠冕堂皇。可是,實際呢?有多少學校不在“掛羊頭賣狗肉”?
學校工作做得再好,只要升學率不行,誰還會認定你、承認你?
各種教育活動儘管豐富多彩,學生的校園生活儘管完整、美妙,誰還會把你當典型?
“為什麼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的人才?”這便是著名的“錢學森之問”。教育是以人為中心的事業,從根本上說,教育意味著啟蒙人、解放人。從這個基本點出發,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應當是:呵護自由、培育興趣、掌握知識、啟迪智慧、樹立誠信、享受快樂。為了建立這樣的教育價值觀,必須反對灌輸式的教育,反對分數掛帥,反對文憑至上,反對功利主義,反對廣告和一切商業行為對教育的干擾,使教育迴歸到“原生態”,也即專心致志的育人和做學問的“冷環境”,而任何“熱環境”都會使人們頭腦熱膨脹,導致學術浮躁、浮誇和造假。
真誠希望我國各級各類學校,能夠認真地進行反思,在樹立正確的教育價值觀方面,勇敢擔當起自己的責任,切實採取有效的措施,不辜負國家和時代對我們的期望!
3. 中國教育的最大問題, 就是把“教育”等同於“知識”
創新人才的教育僅僅靠知識積累是不夠的,教育必須超越知識。對於創新人才的教育,有3個十分重要的因素:知識、好奇心和想象力、價值取向。
創造性思維不僅取決於好奇心和想象力,還與價值取向有關,所以當我們討論創新人才教育時,它不僅僅是一個知識和能力問題,也是一個價值觀的問題。我們現在面臨的是一個比較急功近利的社會,盛行短期功利主義的價值取向,這對創造性思維是很有害的。
我們之所以缺乏創新型人才,除了缺乏好奇心和想象力之外,很多人早已認識到,就是在價值取向上太急功近利,太功利主義。急於求成的心態、成王敗寇的價值觀,導致更多的抄襲、複製,而較少真正的創新,更不太可能出現顛覆性創新、革命性創新。
中學數學深度研究
中國教育最需要的是道德教育。如果一旦失卻道德,人就會失去理性,甚至人性,什麼事都可能做的出來。常某人惡意報復,侮辱、毆打自己二十年前的班主任,不僅涉嫌犯法,而且有失人倫道德。常某人打的雖然是他曾經的班主任的臉,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更是打了整個社會的臉。這樣的事屢有發生,便是道德缺失導致的不法行為。大學生投毒案、中小學生弒師案、弒母案、錘殺父母案、校園凌霸現象等等不一而足,都是因為道德缺失造成的人間悲劇。
直面現實,提高公民道德意識,加強公民道德素質建設,是每一個公民不可推卸的義務和責任。只有把尊師重教真正落到實處,我們的教育才會有希望,我們的民族才會有未來。
俗話說得好,大人不明理,孩子沒出息。加強公民道德素質建設,要從家庭抓起,從娃娃抓起。
夕顏129783522
中國教育最需要的就是公平!
我國目前的教育現狀是不公平的,存在於資源配置方面、教育經費投入、受教育機會不均等、基礎教育和職業教育等等方面。
以學生受教育機會不均等為例,張燕和李芳是同村同組同齡人,張燕父母在城裡一建築工地打工,李芳因為買房而成為城裡人,現在張燕和李芳都面臨上小學,據縣教育局文件精神,李芳就讀城裡比較好的學校,而張燕屬於農民工進城務工子女,只能在城郊比較差點的學校上學,這就體現了學生受教育機會不均等,難道進城務工子女不能和城裡的孩子一樣享受平等的教育?
再看看教育招生制度的不公平現象,北京、上海等地為了保護本地生源,而制定一系列匪夷所思的招生政策,某些大學根據家庭生活水平和戶籍等等來劃分錄取線,如北京大學,在北京範圍內招收的學生人數比外地的學生多得多,而錄取分數比外地的低,將外地考生拒之門外,也給外地考生造成了很大的壓力。
希望不要再出現"北京大學"是"北京人的大學"這種現象,這是制度不公平導致外地考生還沒有來得及比,就已經輸了,而且輸得很慘。中國的快速發展靠教育,教育的健康發展需要公平!
Lance課堂
中國教育最需要什麼?我認為中國教育最缺乏的是德行教育。
眾所周知,中國的基礎教育是全世界最為優秀的。教育普及率也在逐步提高,中國教育當前欠缺的是誠信教育和品德教育的內容。
我家閨女現在上幼兒園,我去接她的時候,看見過各式各樣 的孩子,有的孩子為了得到某種玩具,滿地打滾的哭鬧,有的獨霸玩具不讓別的小朋友玩,甚至有的孩子一旦沒有滿足她的要求,打父母和爺爺奶奶。上完第一學期的幼兒園,我發現我閨女也有向這些方面發展的趨勢。我就給她換了一個園,換了一個國學園,入園第一件事就是背弟子規。現在每天表現特別好,給她倒水喝,讓她吃飯,給她穿衣服,她對我們鞠躬表示感謝,而且,能講通道理了,不會撒潑打滾,不會因為一件玩具哭鬧。這種感覺無法用語言來形容。
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德信禮義孝,是需要在學生時代傳達給學生的。德行是一個人的本質屬性,一旦德行缺失,就是人性的缺失。
看現在我黨提拔官員的標準是:品德為先,有德行才能為官一任,造福一方。
所以說,中國教育目前最需要的就是德行的教育。
貪食蛇
當今社會,九年制義務教育早就普及,大學生碩士生很多,應該說知識的提升速度是越來越快了,但是有些大學生或是碩士生光有一張文憑,真正的知識不見得有多高,前三年的時候,在我同一辦公室來了一碩士生跟我一起工作,他是生態學專業的,第一天來上班的時候,我很崇拜他,問了好多我不太懂的書本知識,那時真的感覺自己知識實在太少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一直在炒股,喝茶,關於工作的上的事,什麼也沒做,結果過了半年就沒來上班了。從此我對碩士生也沒什麼好感了。
難道說中國的碩士生多是這樣的嗎?我一直不相信,所以有一次,一個同事也是碩士生,我問了好多問題後才徹底明白了,原來同樣的碩士生,還要看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呢,有些985大學的,那當然是歷害之極了,還有些是211大學的也還可以,但有些大學及學院的碩士就不怎麼行了,可以說就有一張文憑,沒有真才實學,因為在大學的時候有些就是打打遊戲玩玩的,這種也可以畢業的。我對當前的教育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道德教育:孩子剛上學的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只聽老師的,這時候一定要抓好道德教育,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讀書,怎麼為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光有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最好學些古文,比如四書五經之類的。
二、思維教育:孩子們學習的課本大多是一些死的知識,很少有一些讓小朋友自由發揮特長的課,比如國外的孩子,當父母或是老師看到孩子有某一特長時,會讓這一特長充分發揮,讓孩子的潛能挖掘出來,把孩子培養成某一領域的尖端人才。
三、自由教育: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很幸福,但也可以說很可憐,他們從生活基本能自理開始就要上學前班,上了小學開始只要一有空,父母就幫他們安排了這樣那樣的補課,孩子們根本就沒有主動權和發言權,就被家長們送到了補課的地方去了,根本就談不上童年的樂趣什麼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個,過了這個時候也就沒有了,也應當讓孩子們多玩玩,找找自己的樂趣,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最看不慣的是課外補課,課外的時間是學生放鬆自己的,難道老師和家長把孩子當作是工具嗎?不需要休息,不需要玩,不需要自由活動……
太湖小月
需要堅決以毛澤東思想為宗旨,要有愛國,愛民,誠信,道德及法制教育,堅定走社會主義道路,丟掉一切封建資本主義賣國主義思想,樹立為"廣大人民謀幸福"和為"廣大人民服務“思想為指導。
法之眾武林
中國的教育現在確實出現了很大的問題,太深奧的,我不會講。我就說說我身邊每天看的見,摸的著的這些小人物的故事吧!
前幾年孩子上小學,老師違背上級有關部門的規定,強迫孩子買一些課外讀物和試卷,上級領導到學校檢查工作時,老師又不讓孩子們說實話,還告訴孩子們,把讀物都藏起來別讓領導看見。回家後孩子很委屈地對我說,爸爸讓我做個誠實的孩子,但老師讓我們這麼做,我還是個誠實的孩子嗎?我真的很無語呀。
鄰居家一個孩子上幼兒園了,每次開學我發現小朋友都帶一些禮品到學校去,成人服裝高跟鞋等,我問孩子帶這些東西上學幹嘛呢?孩子,非常認真的說,給老師送禮呀,不然的話老師就不喜歡我了。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送禮物能討老師喜歡。這不是每個家長願意看到的,而是這個畸形教育的下產物。不能不說是我們現行教育的悲哀。中國教育現在缺失的是良知公正……。
金石為開24
中國教育最需要的是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是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就目前來說中國教育不是最需要而是急需素質教育。讓學生們養成一個良好的為人觸事的好習慣,一切都要陽光,不要把目光都向陰暗的地方看。只有學生們的道德素質都上來了,那麼社會風氣也就更好了。依本人來看,素質教育要比應試教學更為重要並且更為迫切!
應試教育不應在素質教育之上
可以說目前來看,國內教育幾乎都是應試教育,可以說從小學到高中越來越傾向於應試,比如小學生學習好的就可以是三好學生,評三好學生學習好的是唯一的門檻,而到了初中特別是高中幾乎是百分之九十九全是應試教育了。一切為了孩子成了為了孩子的一切,我接觸的幾位高三孩子的家長,幾乎都是這樣說:“只要孩子學習哪怕是把孩子當祖宗供起來也行!”
應試教育對孩子們的影響
為了孩子們能考上一個好大學 ,可以說家長和老師們是操碎了心,用盡了力,但孩子也是正值青春期,逆反心理特別嚴重,可以說家長、老師為了孩子是心力憔悴,而孩子呢更是累的要了小命了,起早貪黑,就是為了最後一次的考試,這裡真心希望孩子們都能考上一個好大學,不負青春,不負老師陪他讓希望。
秉燭達旦學幾載,原是一把辛酸淚。一扇窗一盞燈熬出就是飛騰龍
通往天堂的地獄
原本想寫的再多一些,但是想到這裡,心裡真不是滋味,都是從家長陪讀過來的,不管是應試還是素質,請大家給孩子們一個好的教育空間吧,可以說高三那一段時間的孩子、家長真不是人過的,有人說那是通往天堂的地獄,這個形容是太恰當了!
江中游老師
中國的教育最需要創新。
我所說的創新 有很多 很多。
國家的固執的教育體系。固執的只用考試作為唯一的標準。
這個需要改變,有的孩子天生具有天賦,但是不是成績的天賦,是很多種天賦。
可是漸漸的都被學校泯滅了。
家長要善於發現創新,發現孩子的天賦。
我舉個例子,以前我一個鄰居家的孫女,從幼兒園就覺得她畫畫非常好。
後來一年級的時候我建議她媽媽給她報了畫畫班。
還好,她媽媽聽了我的話,可是孩子的奶奶就說,畫這些有什麼用,孩子很調皮,特別調皮。奶奶總是要她在家待著。不讓她做別的事情,就是看書,寫字。
她很調皮和男孩子一樣,後來成績不是很好。後來我聽說,她媽媽也沒有讓她去學畫畫課了。
孩子喜歡畫畫,後來應該也沒有再畫了。
我不知道她以後會怎樣,不過看她小時候的畫,真的很美。畫的一個個小動物像極了。我想這方面可以有一定的水平的。最起碼可以是另一個飯碗。
還有就是社會,社會的攀比,
很多家長覺得自己沒有成功的,就把希望全部放在孩子的身上。
讓孩子學習很多很多,
沒有去問孩子想學什麼,願意學什麼。
老師也是以成績為準。
創新沒有了,
未來需要創新,教育真的扼殺了很多孩子的創新。
綠樹成蔭sharon
前幾年孩子上小學,老師違背上級有關部門的規定,強迫孩子買一些課外讀物和試卷,上級領導到學校檢查工作時,老師又不讓孩子們說實話,還告訴孩子們,把讀物都藏起來別讓領導看見。回家後孩子很委屈地對我說,爸爸讓我做個誠實的孩子,但老師讓我們這麼做,我還是個誠實的孩子嗎?我真的很無語呀。
鄰居家一個孩子上幼兒園了,每次開學我發現小朋友都帶一些禮品到學校去,成人服裝高跟鞋等,我問孩子帶這些東西上學幹嘛呢?孩子,非常認真的說,給老師送禮呀,不然的話老師就不喜歡我了。幼兒園的孩子都知道送禮物能討老師喜歡。這不是每個家長願意看到的,而是這個畸形教育的下產物。不能不說是我們現行教育的悲哀。中國教育現在缺失的是良知公正……。
真正的知識不見得有多高,前三年的時候,在我同一辦公室來了一碩士生跟我一起工作,他是生態學專業的,第一天來上班的時候,我很崇拜他,問了好多我不太懂的書本知識,那時真的感覺自己知識實在太少了,過了一段時間後,我發現他一直在炒股,喝茶,關於工作的上的事,什麼也沒做,結果過了半年就沒來上班了。從此我對碩士生也沒什麼好感了。
難道說中國的碩士生多是這樣的嗎?我一直不相信,所以有一次,一個同事也是碩士生,我問了好多問題後才徹底明白了,原來同樣的碩士生,還要看是哪個大學畢業的呢,有些985大學的,那當然是歷害之極了,還有些是211大學的也還可以,但有些大學及學院的碩士就不怎麼行了,可以說就有一張文憑,沒有真才實學,因為在大學的時候有些就是打打遊戲玩玩的,這種也可以畢業的。我對當前的教育有以下幾點看法:
一、道德教育:孩子剛上學的時候,就像是一張白紙,什麼都不懂,只聽老師的,這時候一定要抓好道德教育,讓孩子知道為什麼要讀書,怎麼為人,人生的意義是什麼,光有課本知識是遠遠不夠的。最好學些古文,比如四書五經之類的。
二、思維教育:孩子們學習的課本大多是一些死的知識,很少有一些讓小朋友自由發揮特長的課,比如國外的孩子,當父母或是老師看到孩子有某一特長時,會讓這一特長充分發揮,讓孩子的潛能挖掘出來,把孩子培養成某一領域的尖端人才。
三、自由教育:現在的孩子們生活很幸福,但也可以說很可憐,他們從生活基本能自理開始就要上學前班,上了小學開始只要一有空,父母就幫他們安排了這樣那樣的補課,孩子們根本就沒有主動權和發言權,就被家長們送到了補課的地方去了,根本就談不上童年的樂趣什麼的,孩子的童年只有一個,過了這個時候也就沒有了,也應當讓孩子們多玩玩,找找自己的樂趣,這樣對孩子的身心健康都有好處。
教育的目的是讓人真正成為人,真正的人一定有自己對於事物獨立的看法,不受制於人,更不能阿諛逢迎!記得北大蔡元培提出辦學核心“思想自由,兼容幷包”,之後北大的發展可謂蒸蒸日上。不缺創新,不缺大師,更不缺前赴後繼的優秀學子。從這,所有人都應該明白,我們的教育裡到底缺少些什麼。再也見不到走上街頭想抒發一下內心感慨,富有情懷的學子們,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是唯一判斷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