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民國文人的愛情往事裡,有反抗包辦婚姻的,有愛得轟轟烈烈卻分道揚鑣的,也有苦戀無果的,還有忘年戀的。

但是有一人卻集合了以上所有情節。

她就是毛彥文。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一、為愛逃婚

1898年毛彥文出生於浙江江山市。

她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和慈善家,然而最讓人印象深刻的,還數她年輕時期的愛恨情仇。

毛彥文家境優渥,父母也屬於開明人士。她先後就讀於杭州女子師範以及首都師範,一位名副其實的才女。

後來,毛彥文還參加了“五四運動”,是一位接受過新思想教育的進步女青年。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然而在她19歲時,父母為她定下了門當戶對的婚事。

父親將她許給了生意場上的友人方耀堂的兒子方國棟。

在毛彥文進杭州女師時,方家不放心,決意提前迎娶。

暑假,父親軟硬兼施,逼迫毛彥文就範。

毛彥文就是不從,決心與父親抗到底。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方家迎娶的花轎到了城門口,家中已開始大宴賓客。

母親勸阻再三,都不能打消她的念頭。後來,母親怕鬧出人命,乘父親酒後小睡的片刻,幫助毛彥文逃之夭夭。

方家當然不肯息事寧人,甚至告到了地方長官姚知事那裡,要求依靠官府的力量,逮捕逃婚的新娘。

好在姚知事思想開明,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勸得兩家最終和平解除婚約。

老一輩的人還是比較傳統,覺得毛彥文學業有成,希望她能夠找到人託付終身。然而毛彥文卻並不想嫁人,一方面是想去海外留學,另一方面就是芳心早有歸屬。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二、慘被拋棄

毛彥文最喜歡的人,是親表兄朱君毅。

原來在她保送去杭州女子師範學校讀書時,就經常和遠在北京清華上學的表哥朱君毅書信往來。

一來二去,兩人暗生情愫,但毛彥文礙於兩人是表親的關係,一開始沒有同意兩人的事。後來,她還是被表哥動情的告白信打動了。

所以,心有所屬的毛彥文,根本不可能同意父親的包辦婚姻。

她和表哥計劃好了逃婚,甚至鬧得滿城風雨。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親上加親是一件大喜事,兩家大人也喜聞樂見,很快就給二人舉辦了簡單的定親儀式。

後來朱君毅赴美留學,兩人也開始了長達六年的異地戀。

毛彥文此時正20出頭,對愛情和婚姻充滿了憧憬,雖然表哥不能常常陪伴自己,但感情卻一直如膠似漆。

痴心不已的毛彥文,不斷地給男友寫信,然而對方回信的頻率卻越來越慢。到了第6年,毛彥文的信件再也沒被回過,一去打聽才知道,原來朱君毅愛上了大學校園中的校花,對方年方17歲,貌美如花。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為愛逃婚的毛彥文,終究落得一個慘被拋棄的下場。

此時,毛彥文已經快30歲了,然而,卻被最信任的人辜負。後來,朱君毅迎娶了這位17歲少女時,毛彥文的心情更加鬱悶。

她當初也正值青春年華,為了愛不顧一切,如今卻被拋棄。

三、紅塵往事

與朱君毅分手後十年間,對毛彥文追求最熱烈者、最痴迷者當數吳宓。

他是朱君毅的清華同學。

當時毛彥文和朱君毅書信往來時,吳宓看到了毛彥文的情書,被她的文采所打動。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但因礙於是朋友之妻,他並沒有展開進一步行動,而是將這份感情埋在了心底。

當得知毛彥文和朱君毅解除婚約的消息後,吳宓不管不顧和陳心一離了婚,開始對毛彥文的追求。

但是毛彥文對吳宓是一點男女之情都沒有。

她被傷的太重了,於是離開南京去了北平。

在北平時,閨蜜熊芷為了安慰毛彥文,邀請她來家中做客。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而此時熊芷的父親熊希齡,痛失愛妻4年有餘,心神不振,意志消沉,正處於人生低落時期。

兩人在家中第一次見面。

熊希齡和毛彥文同是天涯淪落人,首次見面就相談甚歡。

後來,在閨蜜的撮合下,毛彥文答應了熊希齡的求婚。

不知道毛彥文是賭氣,還是對愛情已經失望了。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當時熊希齡已經是一個68歲的老頭了,這樁婚事一直備受爭議。

1935年2月兩人在上海舉行了盛大的婚禮.

據說,在被求婚時,毛彥文只有一個要求——讓對方刮掉留了20多年的鬍子。

這場轟動一時忘年婚禮,總歸是得到了大家的祝福。

兩人婚後也生活的美滿幸福,只是這場幸福的婚姻沒能維持很久,僅3年時間,熊希齡因突發心臟病與世長辭。

民國才女為愛逃婚,結果被告上官府,初戀一走了之:我喜歡年輕的

毛彥文守了寡,終身未再嫁,而是全身心投入到丈夫生前留下來的慈善事業中去。

1999年11月,毛彥文因病逝世,去世時101歲。

她一生經歷三段感情,一段刻骨銘心,傷的也最重;一段對方的單戀,更多的是困擾;而最後這段也許是兩個受傷之人相互依靠,相互取暖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