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我们把这个问题化简单点说就3点:

1.洲际导弹的确非常重要,但战略轰炸机作为空基核平台在核战争中同样重要。

2.战略轰炸机的筹载能力和任务灵活性都远远高于洲际导弹。

3.战略轰炸机在政治和外交方面的震慑作用高于洲际导弹。


先说下第一个问题:有个词叫“三位一体”核打击,它是指同时具备从陆地、空中和海上投放核武器的能力。洲际导弹作为一种有效的陆、海核武器投放工具具有极大的核投送能力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为了中保证核反击的效率和生存能力最大化依旧还是要保证空中核武器投送平台,也就是三者缺一不可。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既然是要保证完整的海陆空核投送能力,那么单单靠洲际导弹本身是不行的,核打击手段必须多样化。在这种情况下,载弹量达到20吨以上的战略轰炸机是强有力的核武器运载平台。下图为美国W80型核弹头,当量20万吨TNT,安装在上射程2500公里的“战斧”巡航导弹和AGM-86空射巡航导弹,由战略轰炸机空中发射。还有下图2的B81型自由落体热核弹头,当量5万吨,每架B-2轰炸机可以携带16枚。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至于为什么是隐形轰炸机,这么说吧:防空系统的发展使得轰炸机的生存能力越来越差,在60年代后期还可以依靠速度进行突防,典型的是B-1A/B、Tu-22M系列和Tu-160。但是防空导弹动辄上百公里和3倍音速的攻击能力使轰炸机靠速度也越来越没有胜算。既然高空、高速都无法躲避防空系统的追踪,那么干脆让雷达看不到你,这才是目前战略轰炸机突防最有效的手段。如果再投入巨大的资金去研制类似B-52和B-1这类轰炸机那么就是本末倒置,所以我们直接一步到位搞大型隐形轰炸机。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第二个问题:战略轰炸机是一种核常兼备的空中打击平台,除了用于核战争之外还可以用于常规战争的空中打击,论利用率和费效比远远比洲际导弹要高。我们说,洲际导弹作为核打击的特定武器他的有效载荷就是战略级核弹头,当然,我们不是说他不能带常规高爆弹头,但是作为单价5000万美元以上的武器带1吨炸药?显然这不现实!洲际导弹是一次性武器,打出去就回不来了。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但是战略轰炸机就比洲际导弹灵活的多,他既可以携带核武器也可以携带常规武器执行各种打击任务。我们换个角度说,洲际导弹自1957年诞生以来从未应用在实战上,但是战略轰炸机却几乎出现在每次大大小小的战争或冲突,单次出动花费不到洲际导弹的几十分之一。下图为美国B-2隐形轰炸机的载弹,既可以携带常规的MK-82自由落体炸弹,也可以携带B-83/61核炸弹,还可以携带JDAM精确制导弹药。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从载荷上讲,世界上最大的洲际弹道导弹R-36M最大载荷10吨,最大射程16000公里(二者只能取一个)。但是战略轰炸机载弹量动辄20吨以上,甚至Tu-160可以达到45吨,如果航程不够可以由空中加油机协助。美国在1991年海湾战争开始之初由本土巴克斯代尔空军基地起飞的7架B-52轰炸机跨越半个地球对伊拉克发射巡航导弹,又在空中加油机支持下返回美国本土。而美国在美韩军演期间也曾经由本土派出B-2隐形轰炸机直飞朝鲜半岛,在不降落的情况下由空中加油机支持返回美国本土。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正在接受空中加油的B-1B轰炸机


第三个问题:战略轰炸机往往在政治和外交斗争中产生个更明显的震慑作用。虽然洲际导弹作为极有力且几乎无解的核打击平台,但是政治威慑不是真刀真枪的实战。所以像这种“一次性”的洲际导弹一旦发射就无法回收,而且洲际导弹攻击速度较快,一般1小时完成全部飞行,主要飞行阶段也在外太空。说简单点:洲际导弹的威慑过程别人都看不到。但是战略轰炸机不同,他可以长时间在某个空域滞留,甚至携带巡航导弹滞留,这种实实在在的战略威慑能力显然比看不见的洲际导弹更强。

为什么有了洲际导弹还要研制昂贵的战略轰炸机?

2019年中俄轰炸机联合巡航纪念臂章


所以,虽然洲际导弹很厉害,但这不意味着没有必要发展战略轰炸机,只是很多国家因为技术财力问题根本没有精力去搞那么多核打击手段,比如英法两国都已经放弃。目前世界上拥有完整洲际三位一体核打击能力的国家只有中美俄三个最大的军事国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