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金沙!

金沙!

又是金沙!

毕节旅游业发展将有大动作

目前

毕节已为自身旅游业发展定了一个小目标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到2020年,建成一批设施完备、功能多样的农业休闲观光园区、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共享农庄、田园综合体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点。

力争将金沙县、织金县、黔西县创建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每个县(区)至少新增1个乡村旅游示范点,建设2个精品民宿示范点。

全市10个乡村旅游区(点)成功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级以上旅游村寨(含标准级)达30家以上,三星级以上乡村旅游经营户达200家以上,标准级乡村旅游客栈(含标准级)达100家以上;

新增精品客栈、民宿等客房3300间以上,新增乡村旅游住宿床位数5000个以上;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年均增长25%以上,乡村旅游综合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10万人以上。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西洛荷花

主要任务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1.编制乡村旅游发展规划。

编制(修订)市、县乡村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注重与乡村振兴规划、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强化规划落地实施。按照乡村旅游“七个一工程”(

一个游客服务点〈中心〉、一个生态停车场、一个旅游厕所、一条特色游览步道、一套完整的标识标牌、一个特色旅游商品、一批旅游扶贫经营户)标准,因地、因时培育具有鲜明地域特征的乡村景观型、民族村寨型、休闲观光型、田园综合型、特色商品型、文化创意型、康养基地型等不同类型乡村旅游品牌,分步培育打造一批乡村旅游扶贫示范带,优化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加快带动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受益脱贫。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农业农村局、市扶贫办,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大田杜鹃花

2.提升乡村旅游基础设施。

按照“政府统筹、多元投入、部门共建、各记其功”的原则,加大对涉农涉旅项目、资金的统筹力度,保障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乡村旅游公共服务项目建设方面的资金需求。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移民搬迁等工作,实施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提升乡村景观,改善乡村旅游环境。加快交通干道、重点旅游景区到乡村旅游地的道路交通建设,提升乡村旅游的可进入性。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澳斯特酒店

完善农村公路网络布局,深化乡镇、建制村硬化路“畅返不畅”整治,提高农村公路等级标准,鼓励因地制宜发展旅游步道、登山步道、自行车道等慢行系统。

鼓励有条件的县(区)开通城区与游客相对聚集乡村旅游区之间的乡村旅游公交专线、乡村旅游直通车。加强乡村旅游供水供电、垃圾污水处理以及停车、环卫、通讯等配套设施建设,提升乡村旅游发展保障能力。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交通运输局、市财政局、市水务局、市生态环境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体育局、市水务局、毕节供电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金沙夜景

3.完善乡村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深入推进“厕所革命”新三年计划,结合乡村实际因地制宜进行厕所建设、改造和设计,积极组织开展文明如厕公益宣传活动。推动建立乡村旅游咨询服务体系,鼓励在有条件、游客数量较大的乡村旅游示范区建设游客咨询服务中心,进一步完善乡村旅游导览解说、信息咨询、安全救援、志愿服务等服务体系,完善餐饮住宿、休闲娱乐、户外运动、商品购物、文化展演、民俗体验等配套服务,促进乡村旅游便利化。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后山一居

加快乡村旅游医疗服务配套建设,完善涉旅医疗急救服务体系,提升重点乡村旅游区(点)、乡村旅游集聚区基本医疗服务保障能力。加快推动乡村旅游信息平台建设,完善网上预订、支付、交流等功能,推动乡村旅游智慧化。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卫生健康局、市财政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市大数据局〉、市精神文明办团市委,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金沙县将创建成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

后山古镇

4.引导农家乐转型升级。

加大政策扶持和示范引领,依托各地特色的农、文、产、居、境等乡村要素,引导农家乐经营户加大与各类社会主体合作力度,共同开发乡村度假类、避暑养生类、休闲运动类、健康养老类等新产品,积极发展自驾车房车营地、帐篷营地、户外运动基地等新业态,重点开发一批特色村寨、民宿客栈、田园综合体、农事乐园、森林人家、山地运动、摄影基地等新项目,切实丰富产品供给,优化产品组合结构,推进农家乐品牌化发展。

(责任单位: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市发展改革委、市农业农村局、市科技局、市水务局、市卫生健康局、市林业局、市财政局、市体育局,各县〈自治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