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年前一幅古画,放大10倍后,发现戴眼镜的男人,这是什么情况

现在戴眼镜的人非常多,尤其是学生和老年人,根据有关数据统计,全球有24%的人患有近视,而眼镜这种“高科技”据说是欧洲人发明的。但是在我国一幅明朝的画作中,却发现了戴眼镜的男人!这是什么情况?

500年前一幅古画,放大10倍后,发现戴眼镜的男人,这是什么情况

《南都繁会图》

这幅画叫做《南都繁会图》,是明朝著名的画家仇英创作的,距今已经500多年了。仇英小时候家里很穷,经常吃了上顿就没下顿,所以家里也没什么钱供他读书。仇英对绘画非常感兴趣,所以十几岁的时候他就去做了漆工,给人们在指定的物品上画上彩色花纹,赚一些收入。长大后,仇英在绘画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天赋,通过自己的努力,他成为了著名的画家,与沈周、文徵明、唐伯虎并称为“明四家”。

500年前一幅古画,放大10倍后,发现戴眼镜的男人,这是什么情况

放大10倍,发现戴眼镜男子

《南都繁会图》这幅画中描绘的是南京街市三月庆春游艺活动场面,在街道中央有一个戏台,周围还有很多桌椅板凳,围观的人非常多,热闹极了!但是将这幅画放大10背后,却发现画中竟然有几个戴眼镜的男人。这幅画的创作时间大约是1520年,也就是16世纪前半叶,那么在欧洲眼镜还没普及的时候,明朝画中的普通人怎么会佩戴眼镜呢?眼镜是中国发明的吗?我们来研究一下!

500年前一幅古画,放大10倍后,发现戴眼镜的男人,这是什么情况

相关资料显示,在13世纪末的时候,欧洲出现了眼镜这种东西,但是并没有普及,只有少数富人和学者才拥有。14世纪中叶的时候,眼镜才开始普及。而我国宋朝学者赵希鹄在他著作的《洞天清录》中记载:“叆叇,老人不辨细书,以此掩目则明。”赵希鹄出生于1170年,卒于1242年,也就是说13世纪前半叶的时候,中国就已经有眼镜了。

500年前一幅古画,放大10倍后,发现戴眼镜的男人,这是什么情况

欧洲人在13世纪末期才能制作出玻璃,那么中国的眼镜是用什么制作的呢?清朝的赵翼在《陔余丛考》33卷中这样记录:“史沆断狱,取水精十数种以入,初不喻,既而知案牍故暗者,以水精承幕照之则见。”著名的眼睛史专家聂崇候指出,文献中记录的史沆正是用水晶石片来制作眼镜的,而不是西方的玻璃。

500年前一幅古画,放大10倍后,发现戴眼镜的男人,这是什么情况

原来眼镜这种物品我国13世纪前半叶就有了,而西方人在13世纪后半叶才发明出来,我们领先了对方好几十年!那么在仇英所画的《南都繁会图》发现有人戴眼镜,也就很正常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