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帥中哪三人是南昌起義直接參加者 又有哪三人錯過

原題:10元帥因何只有朱德賀龍劉伯承是南昌起義直接參加者,哪三人錯過?

張雄文

1926年10月,北伐大軍拿下了武漢三鎮,飲馬長江一個月後,又在其他戰場節節勝利之時,前線急需大批中下級軍政骨幹,黃埔軍校第四期隨即畢業。

林彪走出軍校大門後,於這一年12月來到武漢,被中共組織分配到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25師第73團第三連,擔任兵頭將尾的見習排長、排長,不久又升任為連長。

元帥中哪三人是南昌起義直接參加者 又有哪三人錯過

黃埔軍校和北伐軍時期的林彪

第73團即赫赫有名的葉挺獨立團,是中共直接掌控的第一支正規部隊。北伐之初,獨立團作為開路先鋒,在葉挺率領下,一路斬關奪隘,所向披靡,從廣州一直攻上武昌城頭。它為葉挺贏得了“北伐名將”之稱,成為中共最早享有盛名的將領,也為其所屬的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贏得了“鐵軍”的殊榮。

但林彪到來時,獨立團隨著戰事最為激烈的第一期北伐結束,攻城略地的輝煌已經暫時沉寂下來,沒有了更多一展身手的機會。

此前,中共將眾多黨員黃埔畢業生分配在這支部隊。73團團長為黃埔一期生周士第,參謀長為黃埔一期生許繼慎,其下還有第二、三期生盧德銘、劉光烈,符節、吳光浩等,加上已犧牲或調離的黃埔一期生曹淵、孫德清、董朗、彭幹臣等人,黃埔四期的林彪也就顯得十分平常,並不格外醒目。

更重要的是,林彪畢業兩個月後才單槍匹馬趕到武漢加入73團,而他的黃埔四期同學黃剛、陸更夫、李天柱等人直接參加了73團的前身獨立團並參加了北伐,李天柱還在攻打汀泗橋時身負六處戰傷。

林彪超越周士第等眾多同門師兄,還要等待人生際遇的到來。

1927年4月至7月,國民革命軍總司令蔣介石與國民政府主席汪精衛一文一武相爭多年後,又開始一致對外,相繼發動“清黨”、“分共”,與已合作三年的中共決裂。中共中央隨即召開“八·七”會議,決定開展武裝暴動,以自己的槍桿子抗爭國民黨的槍桿子。

此時,林彪所在的73團已擴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四軍25師,師長為李漢魂,與葉挺任師長的國民革命軍第11軍24師、賀龍為軍長的國民革命軍第20軍等部隊一起,成為中共手中掌控的為數不多的“槍桿子”。

1927年8月1日,周恩來、賀龍、葉挺、劉伯承、朱德等人率領第20軍、第11軍24師與第10師、第三軍軍官教導團等部在江西南昌舉行了暴動,打響了國共之爭的第一槍。

令人遺憾的是,林彪未能趕上這第一槍。

暴動之前,周恩來指派聶榮臻前往南昌與九江之間的馬回嶺,傳令駐紮於此處的25師周士第率人率部趕赴南昌參戰,但因師長是國民黨人李漢魂,周士第最終只帶出了73團、75團及王爾琢任參謀長的74團一個重機槍連。他和聶榮臻率部趕到南昌時,已是8月2日,城內的戰鬥已經結束。

擔任73團一營7連連長的林彪,也就談不上嚴格意義上的南昌起義參加者。

與他情形相似的還有陳毅。

這時,陳毅隱蔽在國民革命軍第二方面軍教導團(黃埔軍校武漢分校改編)。8月2日,當教導團奉命“東征討蔣”,陳毅隨之離開武昌,坐船順長江東下時,還不知道發生了南昌暴動。

元帥中哪三人是南昌起義直接參加者 又有哪三人錯過

青年時期的陳毅

兩天後,陳毅的中共黨員身份暴露,已受國民黨張發奎控制的教導團裡無法立足,又偶然得知暴動的消息,他急忙與特務連連長蕭勁趕赴南昌。8月6日到達時,南昌暴動部隊已經撤出南下。他倆又一路追趕,第二天才在撫州趕上隊伍,被周恩來任命為73團團指導員。

因此,後來授銜元帥的10位將領裡,其實只有朱德、賀龍、劉伯承等三人是南昌起義的直接參加者。林彪、陳毅、聶榮臻等三人則均遺憾地錯過,未能“躬逢其盛”。

10位大將裡也只有兩位親歷了這“第一槍”。一個是粟裕,當時以國民革命軍11軍24師教導隊班長的身份,擔任南昌起義中共前敵委員會警衛隊班長;一個是陳賡,時任國民革命軍第20軍3師6團2營營長。

這兩個人,後來於1947年8月被陳毅在給毛澤東的報告中稱為可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並列的將領。他說:“我認為我黨二十多年來創造傑出軍事家並不多,最近粟裕、陳賡等先後脫穎而出,前程遠大,將與彭(德懷)、劉(伯承)、林(彪)並肩邁進。

”(選自《毛澤東和他的五大名將》,團結出版社2017年11月版,作者張雄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