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這4種魚情,我二話不說就釣鈍,中魚率比釣靈靠譜多了

新手釣友在釣魚的時候總會不知不覺的犯一些錯,不管是從餌料的搭配,還是釣位的選擇或者是浮漂的調釣都是如此。尤其是在浮漂的調釣和餌料的狀態上,新手釣友總是在追求“靈敏度”和“霧化”,其實在不同的情況下對浮漂的調釣和餌料狀態要求都是不一樣的。就拿調釣來說,不是所有時候都需要靈敏度的,在釣這幾種魚的時候反而釣鈍一點中魚率比較高,否則就會經常空竿,錨魚,要不了多久就會散窩。或許高手可以通過魚兒吃口的漂相來判斷準確的魚口,但是對於新手來說還是建議老老實實釣鈍。

遇到這4種魚情,我二話不說就釣鈍,中魚率比釣靈靠譜多了

一,警惕性比較高的魚

俗話說江湖越老膽子越小,自然水域裡的魚和養殖魚不一樣,它們每天都會經歷各種各樣的危險,時間長了之後警惕性會特別強。(警惕性不強的早就被吃掉了)比如說大鯉魚,它們發現食物並不會急急忙忙的一口吞下去,而是會進行各種試探,比如說蹭線,用尾巴扇動餌料,快速的吞吐餌料。尤其是在蹭線的時候,浮漂會出現比較明顯的動作,一個把握不準就很容易提竿刺魚。結果水底的大魚搖搖尾巴就走了。

在這時候釣鈍一點的優勢就出來了,能夠有效過濾魚兒試探的動作,只要把握好蹭線的動作,其他動作都騙不了你。而蹭線的動作很好分辨,黑漂後等一秒再提竿就好了。所以很多釣友在釣大魚的時候用調平水釣3-6目,甚至直接釣跑鉛。

遇到這4種魚情,我二話不說就釣鈍,中魚率比釣靈靠譜多了

二,嘴唇特殊的魚

不是所有魚的嘴巴都和鯽魚一樣,有些魚的嘴巴就是天生朝下的,在吃餌的時候是以“刮”的形式在吃餌。如果釣得太靈敏,虛假信號多不說,而且它們還不是特別方便吃餌。比如說釣黃尾鯝,釣土鯪,它們的嘴巴就是朝下的,一般都釣得偏鈍,比如說調平水釣2目。

就拿釣土鯪來說,當地還有種比較小眾的釣法叫做“梅州釣法”,採取空鉤調平水,釣1-2目,超短子線的方式(單邊子線長度約3-5釐米),這種偏鈍的方法出來的魚口非常真實,而且還能有效避免小魚鬧窩,非常受當地釣友歡迎。釣黃尾鯝,大毛老師和老化的視頻中已經說過無數次了,要釣鈍,這裡就不囉嗦了。

遇到這4種魚情,我二話不說就釣鈍,中魚率比釣靈靠譜多了

三,吃餌比較兇猛的魚

世上的魚種很多,不同的魚種習性也有所不一樣,有的魚警惕性比較高,喜歡反覆試探,有的魚鎖定目標之後就是一口吞。比如說大家很喜歡釣的黃骨魚就是如此,它們吃餌就是一口吞,你釣鈍一點根本不影響浮漂的信號。和它差不多的還有黑魚,鯰魚之類的。尤其是嘴唇比較堅硬的黑魚,在發現它們吃餌後還會可以吃一點提竿,讓它們將餌料吞得更深了再提竿。比如說有些釣友就等黑魚吃餌後水面浮出魚泡了再提竿,跑魚幾率會小很多。

遇到這4種魚情,我二話不說就釣鈍,中魚率比釣靈靠譜多了

四,特殊情況下的魚

我們都知道魚兒活躍度越低,吃餌的動作就越輕。為了方便魚兒吃餌,我們除了要減輕餌料的比重,讓餌料適口性更好以為,調釣上也可以略鈍一些。為啥呢?因為浮漂的調目越低,浮漂向上的牽引力也就越小,魚兒吃餌時口腔產生的吸力只需要大於餌料的比重就可以了。反而調高目的時候還要加上浮漂漂尾的浮力,吃餌會更困難一些。

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遇到滑口魚,其實滑口魚也算是警惕性高的一種魚,經過多次釣放之後它們發現餌料了並不會直接吃餌。而是通過各種手段來試探,涮餌,來試探餌料是否安全,這時候釣鈍一些反而能過濾掉這些虛假信號,有助於我們抓實口。

遇到這4種魚情,我二話不說就釣鈍,中魚率比釣靈靠譜多了

​結束語:之所以舉這幾個例子,就是想提醒新手釣友們,釣魚時不要太注重靈敏度,也不要刻意去記什麼調幾釣幾。我們釣的是魚,而不是靈敏度,在魚情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的作釣策略也全都會發生變化。不僅僅是調釣的變化,還有線組的搭配,餌料的狀態和味型,以及釣法本身也會發生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