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已过,高考报名也即将开始,高一年级的同学你们选好科了吗?

随着期中考试的结束与2020年高考报名的开始,不少新高一的同学也要开始为自己的高中学习生涯做个简单的规划了。一些学校为同学们进行了选科的相关讲座、活动,也让同学们了解很多高考改革下的新政策。那么能否借助这次期中考试的成绩来帮助自己选科呢?小编这里就和同学们简单探讨一下。

期中已过,高考报名也即将开始,高一年级的同学你们选好科了吗?

选科的根本目的要明确

对于所有新高一的同学来说,一定要认识到“选科”的基本大前提并不是让你的“得分”能“提高”,而是让你的“真实得分”更加接近于“实际水平”。

在高考改革的政策当中,对于大部分同学来说“选科”实际上只是一个偏好上的选择。因为学习策略好的同学,往往每个学科都会很好;而那些尚未适应高中学习节奏的同学,往往很多科目都一塌糊涂。即使是所谓“偏科”的学生,偏理的可以选择物化生,偏文的可以选择史地政或是“两文一理”。

所以说“选科”的最基本大前提是:你已经熟悉了高中的学习节奏,并已经逐步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

如果你还没有掌握,那么建议同学你先去向老师探寻高中学习的方法。“磨刀不误砍柴工”,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后续的工作只会成为一纸空谈。

精细化探讨“选科”策略

探讨“选科”的过程中,很多同学会以“理科思维”或“文科思维”作为探讨分类。这里小编稍微修改一些分类的方式:“逻辑推理关系”,“知识记忆”,“感性推断”。

“逻辑推理关系”不仅限制于理科,文科阅读当中的因果推理内容(比如英语阅读)也包含在其中。“知识记忆”也并不仅限于英语的单词、语文的课文,理科当中的公式也在此列(例如三角函数和差公式等)。

我们接下来针对6个学科,在这三个维度上进行排序,以展现该能力对于不同学科的要求程度。

  • 逻辑推理关系:化学≥物理>生物≥地理>历史>政治
  • 知识记忆:历史≥物理>政治≈化学>地理≥生物
  • 感性推断:历史≥政治>物理≈化学≈地理>生物

通过这里大家恐怕就能知道为什么物理和历史两门学科大家都觉得很难了吧?这两门学科虽然文理有异,但都需要运用我们多种能力才能学好。(之所以将物理排在化学之后是因为:化学元素以族的特点关系建立的逻辑关系更强,有机物部分亦是如此,而物理知识在高中阶段并未讲明内在关联公式和推导,关联逻辑性较化学略低,比如热力学之间,这也是很多理科生也感觉物理又多又杂有难的重要原因之一)

根据这三个特质,同学们就可以判断哪些学科更适合你去学习。再加上较早之前官方发布的《2020年拟在津招生本科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这张表。同学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出相应专业后,看看目标几个院校对该专业是否有科目限制。

然后结合科目限制和上面所说的学科能力需求,我们就可以判断出1-3种科目的组合方案。然后再结合同学所在学校的情况和老师的建议挑选出最适合自己的学科组合就可以了。

希望通过期中考试的磨砺,同学们能够更好的找到自我,找到适合自己前进的路。

  • 编辑:Chaos
  • 审核:Tong
  • 来源:网络收集整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