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一种随社会消亡而产生的政治产物:考迪罗主义

1808年拿破仑入侵西班牙、葡萄牙。西班牙王室被俘、葡萄牙王室流亡巴西,这一事件正式引发了拉美独立运动。大批印第安人和获释黑奴加入起义军,形成了墨西哥、南美洲北部和南美洲南部几个主要战场。在南美地区,玻利瓦尔与圣马丁领导的起义军形成了南北呼应的局面。1824年,随着西班牙殖民者残余部队被击溃,独立战争宣告结束。

历史上一种随社会消亡而产生的政治产物:考迪罗主义

拉美殖民主义

考迪罗主义原意是首领、头领。考迪罗制是拉丁美洲特有的军阀、大地主和教会三位一体的本土化独裁制度。在19世纪至20世纪拉美国家盛行,考迪罗经济上依靠大地产大庄园主,在政治上靠军人专政来维持其政治统治。对外投靠外国势力,对内残酷镇压人民反抗。

历史上一种随社会消亡而产生的政治产物:考迪罗主义

拉美独立战争

随着独立战争胜利,西班牙殖民统治被推翻,拉美西班牙语国家迅即出现了政治真空。战争结束后,军队在新生国家中的分量大为增强,成为左右各国政局走向的关键力量,在缺乏政治调节机制下,以暴力夺取政权成为势所必然。考迪罗主义自然地在政治上获得了举足轻重的发言权。一些人依靠军队的支持成为国家领袖。一些人则在幕后操控政局,成为实际上的统治者。从其历史观念来说,考迪罗主义只有在中央政权消失或倒台时才能出现”,它是“一种社会消亡时的政治产物。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封建大庄园制是拉美长期存在的产物。大庄园主在19世纪初动乱的年代里,为了财产和生命的安全,或请求考迪罗主义保,护保护庄园并扩大自己势力,成为考迪罗式的人物。拉美大庄园是19世纪初产生考迪罗的温床,也是考迪罗获得支持、赖以生存的基础。

历史上一种随社会消亡而产生的政治产物:考迪罗主义

罗马天主教势力

宗教上,罗马天主教势力它在拉美政治上是一个封建堡垒,在经济上是拉美最大的大土地所有者。在19世纪初叶革命烽火燃遍拉丁美洲的关键时刻,他们同考迪罗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毫无疑问,在独立战争期间和以后混乱的年代里……教会是同军人和土地贵族站在一起,以反对进步立法和民主政府。

考迪罗主义的出现对于刚刚独立的拉美诸国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稳定作用。但是长远来看,却是阻碍了拉美国家近代化的发展。而且拉美的考迪罗制度一直影响到20世纪拉美诸国的政治走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