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县有老虎?这真不是传说

攸县有老虎?

这真不是传说。

在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口中,

经常可以听到关于老虎的论述。

时至今日,

华南虎在野外几近灭绝,

但在几十年前的攸县,

还直有关于老虎的故事。

攸县东、西两面群山环绕,丘陵相嵌,山地和丘陵面积占县域总面积的将近一半。这里气候适宜,雨量充沛,植被茂密,有利于野生动物的繁衍生息,曾经是野生动物的乐园。那时,山区和丘陵地区时常出没着虎、豹、野猪、鹿等大型食草或食肉动物,就是在平原地区的村落周围,也活跃着黄鼠狼、猫狸等小型食肉动物,它们随时在窥伺着村民的家禽。天空盘旋的鹰,会冷不防地叼走地面的鸡鸭。

甚至在1960年代,有人还在县城体育场的沙地里捕到穿山甲。下面我讲述几个关于“百兽之王”—老虎的故事。

为民除害,猎人张和击毙巨虎

高楼原属银坑乡,今属莲塘坳镇。这里崇山峻岭,森林茂密。虽然野生动物时常可见,但虎这类猛兽并不常见。1932年11月初,附近深山突然发现一巨虎。“盘踞全山,势极凶猛。”这可吓坏了当地居民,人们谈虎色变,每日夕阳刚落,家家都关门闭户,即使要外出,也要七、八人相伴而行。高楼来了老虎!这消息不胫而走,传到了猎户耳中。当月十六日,突来猎人张和等数人,声言捕虎。凭你们几个人,能捕到老虎?当地居民颇不以为然。然而,当天傍晚,张和即用药剑将虎击毙。一过秤,该巨虎重达四百斤,身长约七、八尺。据业内人士讲,该虎为近年来南方第一巨虎。第二天,巨虎被抬至县城中山北街,“一时观者人山人海,街道顿塞”,见者无不称奇。这一天,攸县县城比过节还闹热。尔后,老虎被船运往省城长沙销售。

与虎争食,杨牛仔捡到194斤的水鹿

凉江居民杨牛仔做一百个梦也没有想到,他能从一巨虎口中捡到一头194斤的水鹿。这个故事发生在1939年10月23日,这天上午,杨牛仔提着一个铁皮桶往沈家洞买煤油。行至山岭一树荫处,忽见一虎正猛追一怪兽。虎从杨牛仔藏身处数米外一掠而过。杨牛仔哪见过如此近身的老虎,顿然吓得晕倒在地。待他苏醒时,只见虎已扑倒怪兽,正在撕食。杨牛仔战战兢兢,全身发抖,不慎将铁皮桶砸在石头上。砰得一声巨响,宛如猎人枪声,老虎丢下口中猎物,迅疾逃窜,一口气翻过几座山,越过数条垅,径往阳升观方向遁去。许久,杨牛仔缓过神来,慢慢地朝老虎的猎物走去。只见这怪兽似牛非牛,似羊非羊,头上有一个丫形的角。首尾均象羊,而毛色足蹄又颇似牛(该兽学名水鹿,攸县俗称山牛)。杨牛仔喜出望外,返回村里召来数人抬至家中,称之重达194斤。附近一药店老板闻讯后赶来,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68元光洋成交。杨牛仔与虎分食,成为坊间争相传诵的笑谈。

护牛群,陈寒二奋力驱虎

1962年冬天的某日上午,漕泊公社七里大队和尚岭生产队社员陈寒二赶着队里的牛群在马家冲山上放牧。山坡上,安静的牛群有的正贪婪地采食青草,有的正悠然地反刍,牛犊则尽情地吸吮母乳。忽然牛群骚动不安,牛脖子上系的竹筒铃咚咚作响。陈寒二顿然警觉,锐利的目光四处搜索,突然一阵疾风掠过,一只猛虎扑击中向牛群,尽管恐惧,但为了保护集体财产,陈寒二一边朝山下村庄大声疾呼:“快来人,老虎吃牛!”,一边捡起一根手臂粗的树枝向老虎冲去,一连击中数下老虎。这时,山下的村民有的拿着锄头,放声呐喊;有的敲打着铜锣,都朝山上奔来。在人们的驱喊声和铜锣敲打声中,老虎很不情愿地逃跑了。

为牟利,贺某吊死幼虎

时间到了1980年,由于无节制的捕杀,华南虎等一批野生动物濒临灭绝。此时,国家政策由过去的鼓励支持猎杀野生动物转为限制、禁止猎杀,并因此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但是有些人为了个人利益,还在实施猎杀野生动物的行为。1986年12月10日清晨,黄丰桥镇志木山村村民贺某急匆匆地往附近山上奔去,原来几天前他在山上安放了几只吊(一种捕兽工具),因此每天要巡视一次。走到跟前,贺某喜出望外,吊住了一只重50斤的幼虎,可怜的幼虎已奄奄一息,濒临死亡。贺某将幼虎背回家,将虎肉、骨、内脏分割出售,得款500元。这一情况反映到了县林业局和县环保局,两职能部门马上派出工作人员,核实情况后,责成贺某写出检讨发至全乡,并没收销售收入,罚款500元。这是攸县首次对猎杀老虎行为作出处罚,也是最后一次关于老虎的报道。华南虎在攸县消失了,这固然是华南虎的悲哀,但又何尝不是我们人类的悲哀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