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公司有望“嚐鮮”再融資新規

11月11日晚間,三安光電發佈擬募資70億元投向半導體研發的非公開發行預案,格力電器、長沙國資委下屬基金有意包攬。

雖然這份重磅再融資方案仍是根據舊規擬定,但隨著再融資新規不久後的正式實施,公司有望搭上 “首班車”。

按照新老劃斷的適用規則,修改後的再融資規則發佈施行時,再融資申請已經取得核准批覆的,適用修改之前的相關規則;尚未取得核准批覆的,適用修改之後的新規則,上市公司履行相應的決策程序並更新申請文件後繼續推進,其中已通過發審會審核的,不需重新提交發審會審議。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11月11日,已有約250家公司發佈了再融資計劃(包括75家重組配套融資)並且尚未拿到證監會的核準批文,其中創業板58家、滬市主板85家、深市主板32家、中小板74家。

按照新老劃斷的適用規則,上述250家擬再融資的公司有望率先適用本次再融資規則的修訂。

再融資調整九大 “權限”

根據證監會11月8日發佈的《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簡稱“《主板再融資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簡稱“《創業板再融資辦法》”)及《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簡稱“《實施細則》”)等再融資規則修訂徵求意見稿,上市公司享有九大核心調整“權限”:

1、非公開發行對象擴容:從原先不超過10名(主板)、5名(創業板)均調整為不超過35名。

2、鎖定機制:由36個月和12個月縮短至18個月(預案公告的控股股東、實控人或關聯方及戰投)和6個月(詢價投資者),提高投資者參與定增積極性。

3、價格:將發行價格不低於前20日的9折調低為8折。

4、適當延長批文有效期:從6個月延長至12個月。

5、減持:不受減持規則限制,投資者鎖定期結束後減持不再受比例約束,提升市場參與者資產的交易效率,靈活性更強。

6、新老劃斷:新修訂的再融資辦法的適用將實施新老劃斷,修改後的再融資規則發佈時,已經取得批覆的公司適用老規則,未取得批覆的適用新規則。

以下修訂僅適用於創業板:

7、降低發行條件: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盈利兩年的條件,擴大創業板企業再融資功能,利於支持實體融資,尤其對可轉債和配股有更大促進效應。

8、取消資產負債率要求: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5%的條件。

9、資金使用:舊規要求前次募資基本使用完畢,且使用進度和效果與披露情況基本一致,意見稿將此調整為信息披露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再融資規則的適用範圍不僅包括非公開發行,還有資產重組的配套募集資金部分。

有投行人士表示,重組配套融資與發行股份購買資產雖然屬於同一個資產重組交易,但募集配套資金部分與購買資產部分應當分別定價,視為兩次發行。

也就是說,重組募集配套資金部分應當按照《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等相關規定執行。

約250家公司有望首批“嚐鮮”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截至11月11日,A股有249家公司發佈了再融資計劃(包括75家重組配套融資)並且尚未拿到證監會的核準批文。

從再融資規則修訂內容來看,創業板公司受益最大,以下是已經計劃再融資的58家創業板公司名單:

再融資新規的兩大核心條款(同時適用於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當屬:恢復定價發行的定價基準日選擇,以及縮短持股鎖定期。

其中,在定價基準日選擇上,徵求意見稿明確:上市公司董事會決議提前確定全部發行對象且為戰略投資者等的,定價基準日可以為關於本次非公開發行股票的董事會決議公告日、股東大會決議公告日或者發行期首日。也就是說,此類公司具備定價基準日“三選一”的權利。

記者注意到,目前約有30家公司在董事會環節已確定了定增認購對象,包括大股東或關聯方全部認購等情況。其中,實達集團明確定增是為了引入戰略投資者。也就是說,這些公司或將具有選擇定價基準日“三選一”的權利。

實達集團今年6月20日披露定增預案稱,公司擬定增不超過13億元引入戰略投資者興創電子,增強其股東背景。興創電子控股股東興港投資系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管理委員會下屬的國有獨資公司。

隨著再融資新規的落地預期明確,A股再融資市場有望再次活躍。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