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價格會持續上漲嗎?什麼時候賣糧合適?有答案了

進入11月,因眾多利好因素在玉米市場持續發酵,進而推動大部分地區玉米價格出現“瘋漲”。

在傳統新玉米上市階段,國內玉米現貨價格表現強勢,尤其是在東北玉米已經開始上量的情況下,大多數地區價格仍呈現出穩中有升的狀態。

玉米價格會持續上漲嗎?什麼時候賣糧合適?有答案了

玉米價格區域上漲

11月份以來,國內玉米價格再度上漲。除南北港口糧價分別觸及2000元/噸和1900元/噸關口情況下,華北產區玉米價格早已穩步在2000元/噸附近徘徊。唯獨東北地區,在區域新糧上市節奏不均勻,至港口運費上行背景下,糧價不漲反跌,範圍有限,且不乏部分深加工密集區域出現“搶糧”。

◆◆

近期各地玉米價格一覽

◆◆

截止目前,山東深加工企業玉米掛牌價1880-2000元/噸,較上週同比提高10-50元/噸;

黑龍江青岡龍鳳有限公司收購價格1674元/噸,較前期下調10元/噸;

吉林公主嶺、黃龍有限公司收購價格1740元/噸,較前期上調10元/噸;

遼寧益海嘉裡澱粉廠收購價格1800元/噸,較前期累計上調60元/噸;

北方錦州集港1840-1870元/噸(720容重),理論平艙1890-1920元/噸,周比提價10-30元/噸;

廣東港 15%水分散船國標二等玉米報價1990-2010 元/噸,上漲10 元/噸;

廣東港玉米庫存 26 萬噸,比上週五減少 4.9 萬噸,同比減少 38.8 萬噸。

農戶惜售心理或將支撐漲幅

據瞭解,截至目前,除黑龍江部分地區以外,全國大部分地區玉米已收穫完畢;賣糧進度方面,運費上漲不利於外運,關內糧價上漲造成部分農戶出現階段性惜售心理,預計對大部分地區糧價將存在支撐作用。從歷年經驗來看,每年11-12月份氣溫全面降至0℃以下才是玉米批量上凍銷售的時機,在糧價趨於第一波猛漲階段下值得特別關注。

玉米價格會持續上漲嗎?什麼時候賣糧合適?有答案了

深加工企業盈利“縮窄”

據瞭解,目前,國內玉米酒精價格大體持穩,玉米澱粉局部小漲,玉米蛋白粉、DDGS等副產品價格窄幅波動,近期我國深加工企業生產利潤有所縮窄,而華北深加工效益虧損小增。以深加工產品報價估算,近一週吉林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盈利133元,山東企業每生產一噸玉米澱粉理論虧損110元,黑龍江西部每生產一噸玉米酒精理論盈利107元。

除此以外,與10月飼料企業庫存普遍下降不同,東北深加工企業有前期臨儲玉米庫存“壓艙”,關內深加工企業相對缺貨,使得關內外糧價走勢出現分化。

生豬仔豬頭均利潤可達2000元每頭

近期豬肉價格依然呈現偏強態勢,豬糧比目前已經達到18.7:1,遠超過預警線9.5:1,生豬價格已經遠遠超過它的正常水平,而且在豬價的上漲帶動下禽蛋類、牛羊肉也出現較大幅度的上漲。隨著天氣漸冷和南方臘肉製作需求,生豬供不足需的局面將會持續到年底,預計豬肉價格還會強勢上行。

為了保證生豬市場的穩定運行,政府或繼續採取投放儲備肉以及加快生豬產能恢復的措施來調控市場。養殖利潤方面,生豬外購仔豬頭均利潤達到2000元/頭左右刷新歷史記錄,利潤高位疊加各地區政策扶持,養殖戶補欄積極性會進一步提升,生豬養殖產能快速恢復中。

總的來看,此輪國內玉米價格瘋漲,主要與東北新玉米批量上市時機未到,部分先行上市區域因前期天氣因素延遲上市,疊加上半年非洲豬瘟影響下終端和流通領域庫存普遍偏低,嚴查超載,多地運費上漲有關。

玉米價格會持續上漲嗎?什麼時候賣糧合適?有答案了

未來價格走勢預警

眾多因素共振下(包括生豬養殖拐點出現),

玉米價格一路上行的走勢能持續嗎?今冬明春糧價真的沒有回調的機會了嗎?

我們分析認為“未必”

01

惜售心態或致未來集中上量

當前,國內新玉米市場價格保持相對堅挺態勢,與糧農惜售的確有一定關係。尤其是東北糧農在玉米水分合適的狀態下,並不急於將手中玉米拋售。但這絕對不能作為長期看多玉米價格的理由,畢竟糧農的售糧心態會隨著時間推移而發生變化。

進入11月中下旬乃至12月份之後,隨著年關臨近,多數糧農都會選擇將手中的糧源出售一部分變現。這也是東北產區糧農多年來養成的“售糧習慣”。一旦糧農惜售心態鬆動,勢必會造成階段性玉米集中上量,屆時想要保持當前的價格水平難度可想而知。所以,

糧農惜售不能成為長期支撐玉米價格的因素,當前的惜售心態必然會導致未來某個時間段集中上量。

02 若進口量增加,將對國內玉米市場產生一定影響

10月31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聲明,中美雙方經貿團隊一直保持密切溝通,目前磋商工作進展順利。雙方將按原計劃繼續推進磋商等各項工作。市場人士普遍預計,豆類以及穀物當中的高粱、大麥等或成主要進口品種,將直接衝擊國內市場,對國內玉米而言是不利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