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王”誕生記

“姜王”誕生記

濰坊新聞網訊(記者 孫瑞榮 通訊員 徐大華)“沒想到能拿大獎。拿到這個大獎很激動,種好大姜的勁頭更足了。明年我準備種20畝大姜,眼下地塊已經租好了!”陳兆壽興奮地說。11月10日,第二屆綠旺達中國山東(安丘)大姜文化節暨第九屆“綠旺達杯”姜王大賽在安丘落下帷幕,來自全省各地的兩千餘名大姜種植能手、農資經銷商、農業專家參加活動。本次大賽設置了每畝單產一、二、三等獎,最終,寒亭區朱裡街道南港涘村姜農陳兆壽種植的露天大姜以14046.25公斤的畝產量獲得“姜王”稱號,比上屆姜王整整高出了4303.25公斤產量,陳兆壽同時榮獲土壤改良、提質增效特殊貢獻獎,獲得50000元大獎;安丘市淩河鎮圈子村張建全以5.2公斤的成績奪得姜單芽墩重第一名。

“姜王”诞生记

初冬時節的一場寒雨沒能阻減姜農的參賽熱情,10日一大早,來自濰坊、東營、煙臺、青島等全省各地的兩千餘名種姜高手帶著他們精心培育的參賽大姜趕到位於安丘市政府招待所的大賽會場,參加本屆“姜王”的角逐。東營、濱州、煙臺各地科協、農技推廣、鄉村振興協會等十多個考察團專程趕來觀摩學習。

據瞭解,2019中國(安丘)“綠旺達杯”姜王大賽從去年11月開始籌備,至今整整一年,共組織農業專家、科技人員5000多人次深入大姜種植區,前後歷時近一個月的時間,進行了認真、細緻、科學的測產,共測產5000餘戶,並從中層層篩選出2057戶獲獎得主。其中鼓勵獎1980名,三等獎70名,二等獎6名,一等獎一名。曾連續五屆榮登大拱棚單產“姜王”寶座的淩河鎮小莊村姜農劉吉宗,今年種植的大姜由於受到前期乾旱少雨、後期洪澇災害的多重影響,大姜畝產量只達到了8823.05公斤,獲得了三等獎。

“姜王”诞生记

頒獎典禮上,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研究員逄煥成、山東省農技總站站長高瑞傑和山東省土肥總站站長劉延生等專家現場點評,對本屆大姜文化節和姜王大賽給予了很高的評價。

安丘是大姜種植出口大市,農民幾乎家家種姜,大姜是不少農村家庭的重要經濟來源。近年來,該市堅守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有機品牌,以姜王大賽作為打造“安丘大姜”品牌的重要平臺,自2011年以來已連續舉辦八屆,發展科技示範村710多個、示範戶18269個,年增產大姜8.2萬噸以上,有力地促進了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民增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