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吃抗过敏药对身体有什么害处?

老福169030761


临床上常用的抗过敏药主要包括抗组胺药、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和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抗组胺药又分为第一代抗组胺药和第二代抗组胺药,其中第一代抗组胺药包括扑尔敏、苯海拉明、赛庚定等,这类药物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抑制过敏介质组胺的合成与释放,发挥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疗湿疹、荨麻疹、皮炎、皮肤瘙痒等过敏性疾病,也可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但是这类药物脂溶性较强,易穿透血脑屏障,与中枢的组胺受体结合,具有较强的镇静作用,长期服用可导致嗜睡、困倦、乏力等中枢症状,同时,这类药物对组胺受体的选择性较差,还具有抗胆碱作用和α受体阻断作用,长期服用可导致口干、便秘、眼压升高、心动过速、排尿困难等副作用。

第二代抗组胺药主要包括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特非那定等,这类药物与第一代抗组胺药作用相似,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荨麻疹、支气管哮喘等过敏性疾病,与第一代抗组胺药相比,这类药物脂溶性降低,对血脑屏障的穿透力弱,很少出现嗜睡、困倦等中枢作用,抗胆碱作用也相对减弱,长期服用可引起恶心、呕吐、口干、胃胀、消化不良等胃肠道反应,偶见头痛、嗜睡、眩晕、乏力等中枢作用,罕见QT间期延长等心脏毒性。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主要为孟鲁司特,通过选择性地拮抗白三烯受体,抑制过敏介质白三烯的合成与释放,发挥抗过敏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和轻、中度支气管哮喘,长期服用可导致腹泻、腹痛、口干等胃肠道症状,以及头痛、咽炎等,少数可引起皮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转氨酶升高等,临床上有引起抑郁、烦躁、失眠、震颤、激惹,甚至敌对、攻击等精神系统紊乱的报道。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主要包括地塞米松、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这类药物可抑制过敏介质白三烯和组胺的合成与释放,具有抗过敏作用,可用于治疗严重的支气管哮喘、过敏性休克等过敏性疾病,长期服用可抑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导致内源性皮质激素分泌不足,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甚至功能不全,表现为恶心、呕吐、体位性低血压、抑郁、乏力等症状,还可引起高血糖,甚至导致糖尿病,引起腹痛、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胃肠道症状,严重者可导致消化道溃疡,并可诱发感染或加重感染,增加骨质疏松、骨折的风险。

总之,抗过敏药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切忌自行长期使用,以免引起不良反应,甚至严重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中国国家处方集(2013版)


南开孙药师


  一般常年需要服用抗过敏药的话,多常见在过敏性鼻炎这种情况了,说起过敏性鼻炎,是比较难的一件事情,🌬常年累月地复发,很多人吃了一辈子的抗过敏药可能都没什么效果,常年服用抗过敏药,⛈副作用也是不小的。

  💥抗过敏药引起嗜睡,是比较常见的副作用,还会有⚡️口干、恶心等症状。此外,服用抗组织胺药还会使人的贲门松弛,易产生饥饿感。服用抗组织胺药的患者经常在服药一段时间后,体重会明显增加。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的肥大细胞稳定剂,也易引起嗜睡和体重增加。🌝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有些患者仅仅服药3~4个月,就出现了极强的耐药性。抗过敏药最好换着吃、或者减少服用量和次数。

  现在对于过敏性鼻炎的问题,很多人开始选择外用的,只要简单的涂抹就可以,不用吃,这样相对于直接服用,副作用可以减少到最低,另外,如果选择的纯中药的外用,基本上是目前很流行的做法了。

  过敏性鼻炎的常见用药,🍀鼻之草鼻通精油🍀这个最近比较火,纯中药的!完全是很多人跟风入手的,(👉可以在淘-**宝找一下)早晚2-3次涂抹到鼻腔内就可以,消炎、抑菌,清除鼻粘膜肿胀,改善鼻及鼻窦的通气,可以能明显的改善和鼻腔通气,缓解过敏性鼻炎效果很好。坚持按周期使用可以达到长期稳定恢复状态,注意保持好就行。

  ✊度过了过敏性鼻炎发作期后,也不要大意放松,平时可以多备一瓶放着,有时候刚刚开始的鼻炎并不是很严重。只是我们不在意了就会让它复发得更厉害。避免复发只能提前准备。有点迹象就抹一下。也可以起到预防的作用。

  过敏性鼻炎也建议穴位按摩🤲🤲

  1、揉捏鼻部用手指在鼻部两侧自上而下反复揉捏鼻部5分钟,然后轻轻点按迎香(鼻唇沟中,平鼻翼外缘中点处)和上迎香(鼻唇沟上端尽头各)各1分钟。每天用手指推迎香穴36~100下。

  2、推按经穴依序拇指交替推印堂(两眉中间)50次,用手的大鱼际从前额分别推抹到两侧太阳穴(外眼角与眉梢连线中点)处1分钟,按揉手太阴肺经的中府(胸前正中线旁开6寸,平第一肋间隙)、尺泽(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合谷(在一、二掌骨间,平第二掌骨中点处)各1分钟,最后按揉风池(颈后侧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相交处凹陷中)1分钟。

  3、提拿肩颈用手掌抓捏颈后正中的督脉经穴,以及背部后正中线两侧的经穴,自上而下,反复4-6次。再从颈部向两侧肩部做提拿动作。重占提揉肩井穴(两手交叉搭肩,中指尖下处),🙌做3分钟,按揉肺俞穴(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1分钟。

  4、揉擦背部用手掌在上背来回摩擦按揉,感觉到皮肤透热时为度。

  以上按摩手法每天做1次,10次为一周期。

  5.按揉脚下按揉脚下的肺、气管、支气管、呼吸道、肾上腺和脾反射区。






白芍3043


抗过敏药主要用于过敏性疾病,包括皮肤过敏(如荨麻疹、湿疹、皮炎、皮肤瘙痒)鼻炎、鼻充血以及药物或食物过敏等,属于一大类药物,不同作用机制的药物,副作用也不同,不知道题主应用的哪一种过敏药物,所以只能为其讲述每一类的代表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

根据每种药物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

1、抗组胺药:

临床应用较多,主要通过选择性拮抗外周的H1受体而缓解过敏反应所引起的各种症状。代表药物有氯雷他定、西替利嗪、氯苯那敏、特非那定等。由于其作用在外周的机制,导致其不良反应相对较多这一类药物,如心动过速、体重增加、嗜睡、肝功能受损、视物模糊等。

特非那定:主要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常年性过敏鼻炎、治疗急、慢性荨麻疹。用药后可见头痛、头晕、疲乏等,也包括胃部不适或是口干等,并可以引起严重的心脑血管的不适如心率补齐、心动过速、低血压等。用药期间避免食用葡萄柚,可阻碍特非那定的代谢,同时要避免饮酒,会出现精神不振、倦怠乏力、头晕、出汗 。有肝功能损害或是心脏病都应告知医生。

2、过敏介质阻释药

色甘酸钠:可以预防支气管哮喘、用于过敏性鼻炎或是预防过敏性结膜炎。

色甘酸钠喷雾剂可见咽部刺激感、呛咳、恶心等,整体不良反应并不多见。用于预防支气管哮喘时不能突然停药,以免哮喘复发。且吸入给药起效较慢,需要连用数日甚至数周后才起作用,故对哮喘整在发作的患者是无效的。

3、其它抗过敏药

复方甘草酸苷(盐酸半胱氨酸)主要用于治疗肝病改善肝功能异常和治疗湿疹、皮炎、荨麻疹,应用后最主要的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乏力、肌痛、情绪不稳、恶心、呕吐等。

总之,无论哪一类抗过敏药,决定其是否长期服用?要先评估其安全性,没有出现不良反应,且存在明显的治疗作用,症状得到改善,可以坚持服用。反之,如果治疗作用不明显就没有必要长期服用了,如对于治疗一些过敏性鼻炎的患者要尽量避免过敏源,进行生活环境和饮食的干预,而能长期依赖药物。尤其前面提及的抗组胺药物更要注意不良反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