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近年来,吉安县深入贯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人居环境提升和增加农民收入,党员干部带头、群众全程参与,以“小支点”撬动乡村大变样。

走在安塘乡棚下村,一座座美丽的小洋房掩映在绿树丛中,村口河塘碧波荡漾,村庄干净整洁,绿树成荫,农户房前屋后柴火堆放错落有致,浓浓的人文乡愁扑面而来,铺开了一幅“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江南乡村美丽画卷。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棚下村党支部书记彭广生介绍道:“我们棚下村是四十年代就移民到这里,相当于是逃难到这里的,现在也是个少数民族村。在当时生活困难的情况下,都是住茅棚。”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棚下村庄环境的大变样,是因为在创新实践中找到了一个撬动的支点。棚下村把村庄干净、文明、整洁、宜居作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的主抓手,通过召开村民会议做好动员,广泛宣传发动,营造“人人动手、户户参与”的浓厚氛围,由每个家庭为单元,每天按时、按地把垃圾分类投放在村口垃圾桶,再由保洁员统一把垃圾运走。推动全体村民养成自觉维护农村人居环境的良好习惯。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安塘乡乡长陈泽亮表示:“安塘乡在农村卫生环境整治工作中,每月开展一次督查,由书记或乡长亲自带队,我们的村干部每月轮流当环境卫生整治的监督员。所以村干部,既是战斗员,又是指挥员,也是监督员。每个月我们还在村里评选出一些最美清洁户,最大范围的调动我们乡村干部和群众参与农村环境卫生整治的积极性,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横江镇公塘村,是有名的葡萄村,然而20年前的公塘村和一般的村庄差不多。村民们过着脸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公塘村党支部书记肖光明回忆道:“以前公塘村就是一个荒山荒坡,到处都是杂草丛生。”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自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公塘村按照“发展生产,保护古迹、突出生态、开发旅游”的思路,各项建设同步推进。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公塘村的干部党员带头,利用村周边的荒山荒坡,大力发展横江葡萄。2006年以来,公塘村在担保、现金奖补、贷款贴息、产业保险等“四轮驱动”产业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全村共发展葡萄1300多亩,户均种植葡萄13亩以上,户均收入10万元以上,被誉为全县“横江葡萄第一村”。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肖光明说:“全村90%的人通过种葡萄建了新房子,70%已经购买了小汽车,还有超过50%的人在县城购买了商品房,以方便孩子上学。”从荒山坡到葡萄园,公塘村完美地完成了它的蜕变。而葡萄产业,就是公塘村村民致富的支点。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这些“小支点”,撬动吉安县村庄大变样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近年来,我县坚持农业优先发展,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全面进步,农村面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民幸福指数也得到了大大提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