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唐縣:“蘋果經濟”圓了脫貧夢

行唐縣:“蘋果經濟”圓了脫貧夢

摘取下來的蘋果。

長城網訊(記者王林紅 通訊員張旭)“俺村的蘋果個大、皮薄,含糖量高,而且營養豐富。‘中秋王’‘紅富士’兩個品種還曾榮獲第十八屆中國廊坊農交會金獎和銀獎哩!”近日,石家莊市行唐縣南橋鎮東安太莊村果農劉國才一邊熱情地招呼著前來採摘的遊客,一邊介紹起自家的蘋果,幸福感和自豪感溢於言表。

近年來,行唐縣堅持因地制宜原則,將蘋果產業發展作為助力脫貧攻堅的主導產業,大力培育脫貧致富“蘋果經濟”。他們以南橋鎮東安太莊村為著力點,以打造全國優質果品生產基地和全省蘋果強鎮為目標,探索出了一條以蘋果種植為主,冷鏈運輸、果品加工、設施農業、生態旅遊等延伸產業融合發展的致富新路。

當地村民深知:要想生產出來的蘋果“飛”得高、“走”得遠,關鍵要看品牌的基礎是否紮實牢靠。

為提高蘋果的營業價值和口感,行唐縣將走出去“問計”和請進來“授計”相結合,多次組織果農到山東、陝西、井陘等地區參觀考察、問計尋策,學習蘋果先進種植技術和管理經驗。

“除了學習先進經驗外,我們每年還邀請全國蘋果技術專家和技術人員,深入田間地頭手把手地為果農傳授管理技術。”該縣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這不僅讓果農們學會了先進技術,也讓蘋果產量與質量不斷提升。

行唐县:“苹果经济”圆了脱贫梦

果農正在採摘蘋果。

2009年7月,東安太莊村成立了蘋果專業合作社,註冊了“安太”牌蘋果商標,著力提升了“安太蘋果”的經濟價值和抵禦市場風險能力。

“這不,前不久我們‘安太蘋果’被列為2019年河北省重點支持培育的25個區域公用品牌之一”。該縣相關部門負責人介紹說。

行唐縣還積極與河北農大、石家莊果樹所合作,在該村建起了國家現代蘋果產業體系綜合試驗站,指導該村引進了十餘個“三優”蘋果新品種,建起了3000多畝高標準蘋果示範園。目前,已成為河北省第二大蘋果生產基地。

同時,該縣圍繞“農業+旅遊”發展模式,積極培育生態觀光遊、民俗體驗遊、休閒採摘遊、度假養生遊等鄉村旅遊業態,在該村率先推出美麗鄉村旅遊觀光采摘項目,讓廣大遊客在吃農家飯、摘農家果、住農家屋中盡情地感受鄉村民俗風情和採摘旅遊帶來的樂趣,促進農業與旅遊業深度融合發展。

行唐县:“苹果经济”圆了脱贫梦

遊客正享受採摘帶來的樂趣。

目前,行唐縣東安太莊村已成為“省級觀光采摘果園”、“農業部標準化果園示範基地”、“全國鄉村旅遊扶貧重點村”。

蘋果產業的蓬勃興起,不僅帶動了村裡農家樂的發展,今年村裡還建起了潘龍坡旅客接待中心。

“今年全村3000多畝蘋果已有1500多畝進入盛果期,平均畝產突破4000公斤,年產量600萬公斤。僅蘋果種植,鄉親們就能收入4000多萬元。如今,全村402戶鄉親們依靠蘋果產業奔上了發家致富的小康路。”行唐縣南橋鎮東安太莊村黨支部書記劉金國介紹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