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旧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每次国家发行新版人民币,新版和旧版都会并存很多年,然后旧币逐渐被淘汰。那么多旧钞,究竟到哪里去了?如果有人偷偷收集起来,是不是又能拿来用了?

很多人好奇这个问题。答案是,并不会。对于磨损到一定程度的旧钞,银行会集中交回到人民银行的专门机构,进行销毁,再从央行换取对应的新钞。

回收残损人民币是个常规性的工作,每天都在进行。按照人民银行的要求,残钞和低于7成新的旧钞,必须经过一系列程序进行销毁,不会再进入流通。具体流程包括打捆、运输、清分、复点、粉碎、压缩、回收。这么做一方面是为新钞让路,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持市面上人民币的整洁度。

废旧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为了回收彻底,人民银行会对每个银行下达任务量。如果回收的残钞不够数量的话,银行就要被人民银行扣分。据说任务量非常大,完成有难度,以至于曾经有银行传出用新钞顶替旧钞上交的新闻,不过后来银行出来辟谣,说绝无此事。

运钞车一般在白天到银行,把要被回收的人民币运输到城区外的废钞销毁点。在销毁点,旧钞并不是直接被销毁,而是要经过清分、复点,进一步筛选出严格符合标准的旧钞,再进行销毁。侥幸“逃生”的旧钞,仍然回到银行继续使用。

清分机器会从一堆钞票中,区分出达到销毁标准的钞票,剔除其中票面相对较新的钞票以及混入的假币。然后进入到复点车间,靠人工进一步精选。毕竟是钱的大事,工序必须得相当严格。第一轮清点后,机器会在成捆的钞票上先打两个大孔;接下来,经过两轮人工抽查验核,确认数量无误后,才能真正送去粉碎。

废旧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残损人民币源源不断从清分机出来,倒入销毁人民币专用的大型机械,绞成极小的碎片后,再进入下一环节,像压缩毛巾一样被压成小块。红色的柱体为100元的残骸,绿色的是50元,蓝灰色的方砖是10元。

如果捡到一些这样的碎片,是不是还能还原出几张百元大钞?这个问题,碎钞点也想到了,他们的解决办法是,在碎钞时把不同面额的钞票以约7:1的比例混合搅拌在一起,然后再进行压缩处理。

为了彻底销毁这些碎片,再也无法复原,相关部门把它们运到发电厂当燃料。到了发电厂,工作人员把压成块的钞票碎屑再次粉碎,同时往里面掺杂混合稻壳、秸秆等生物质燃料,让它更易于燃烧。用残钞废料来烧炉子,专家说发热效能高,残渣少。

一通操作之后,曾经钞票彻底沦为炉灰。不过,还是有用的。发电厂焚烧处理之后的炉灰,可以用来和泥做成砖头,据说效果很不错呢。除了做发电厂燃料,还能送到纸厂化浆,废泥可以充当蚯蚓的饲料。

钱币的一生,真正把物尽其用做到了极致呢。

废旧的钱,都到哪里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