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老粗张作霖的聪明之处

大老粗张作霖的聪明之处

张作霖

张作霖出生于游手好闲的小杂货铺店主的家庭,没念多少书,只在私塾读了几天,磕磕巴巴认几个字,后来又投身绿林做了土匪。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却两次问鼎中原,成为不是皇帝的皇帝。有这样历史的人,却能有这样的功绩,想来自会有与众不同的超人地方。在所有的军阀中,要数聪明,谁也比不过张作霖。别人的聪明是小聪明,而张作霖的聪明是大聪明。

善于用人

识人用人上,“英雄通病是轻儒”,但张作霖并没有轻儒,深知自己绿林之为是不能办大事的。王永江是善于智谋更善于理财之人,张作霖重用他,可他害怕有人在张作霖眼前说闲话,影响自己所定措施的实行,就委婉地向张作霖说起他的担心。张作霖对此掷地有声:“你只管干,我什么也不听!”

手下的武将十分不满王永江的做法,跑到张作霖那里汇报。张作霖大骂:“枪杆子能打天下,不会治天下,你们懂得什么?给王岷源(王永江)牵马扶镫都不配!”

结果,在王永江的努力下,不只解决了财政赤字问题,而且东北的经济大幅度地增加,为张作霖进军关内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作霖又大力网罗人才,先后寻求到了许多文武之才。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创立东北大学,不惜重金聘请一流教授到东北来任教,教师的待遇在全国首屈一指。最高时,教授的薪水在360-800元大洋。而当时南开大学教授是240元,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是300元,还常常欠薪。很多全国著名教授像梁漱溟、章士钊、梁思成等都到这里授过课。

善于拉拢人

知道如何用文人,也知道如何用武人。张作霖手下一个叫姜登选的师长曾讲过一件事:一个姓吴的旅长,做大豆生意,亏空军饷24万。这旅长正在打算逃跑自杀时,被张作霖知道了,马上把他叫去,当面询问说:“你最近有没有什么事?”

旅长说是做大豆生意,亏挪了军饷。张作霖愤恨地指责他:“你这小子有几个脑袋,你敢亏挪军饷,现在怎么办?”

旅长说正想自杀,来生报答大帅。张作霖说:“你这小子太没出息,一个人的生命,岂只值24万?你跟咱们做事,还怕没钱用吗?你好好把军队带好,这笔钱我拨给你好了。”

郭松龄倒戈失败后,郭松龄的手下人惊恐不安。为缓和内部的紧张恐惧心理,张作霖举行了一次庆功宴。

在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之时,宴会厅的大门突然大开,4个全副武装的副官抬进来一只皮箱,放在地中央,然后敬礼说:“报告大帅,这只箱子是从郭鬼子(郭松龄)军部搜出来的!”

张作霖问:“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副官大声地回答:“报告大帅,这箱子里装的全是我们城里人私通郭鬼子的密件和信函!”

张作霖环视四周,满脸怒气地说:“竟有这样的事,好大的贼胆!”

然后,他又微笑着说:“算了,算了,既然郭鬼子已经死了,事也就算了,其余的人一概不究了,把箱子抬出去烧了吧!”

这出好戏,一看就知道是张作霖一手导演的。虽然模仿了曹操烧毁他手下人和袁绍联络书信,以及楚庄王熄灭灯火的办法,没文化的他却做了这样一件聪明之事。把这些人紧紧地围拢在自己身边的目的,就这么轻易实现了。

说实在的,军事谋略上他敌不过吴佩孚,在权谋使用上他敌不过段祺瑞,在学问钻研上他敌不过冯玉祥,在纵横捭阖上他敌不过蒋介石,但有一样他永远可以超越他们,那就是他的识人用人的胸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