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莊浪雲崖寺石窟

雲崖寺石窟坐落在甘肅省平涼市莊浪縣境內,這裡是六盤山南麓的關山地區,也是中華文明發祥之地。附近的山谷曾經是蘭州通往西安的古代重要道路,附近歷史人文豐富,沿途留有眾多石窟群,其中雲崖寺石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個。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雲崖寺石窟開鑿在丹霞山體之上,是最為顏色血紅的一座北魏時期就開始開鑿的石窟。丹霞地貌最突出的特點是赤壁丹崖,而這座石窟建在丹霞山峰的山腰,周邊的多座山峰都曾經開鑿過石窟,這裡是佛教的一處聖地。來到雲崖寺景區的入口,就能看見附近山崖上的一處宋元摩崖石窟,這座石窟被叫做竹林寺石窟,崖壁石窟中的一佛兩菩薩兩脅侍弟子的造像讓人讚歎,不過雲崖寺還在裡面的山谷深處,乘坐景交車到達山上的一處水庫,然後從水庫邊的小路,要步行近一個小時才能到達雲崖寺。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沿途都可以見到丹霞地貌,這裡有突兀的丹霞奇峰,道路在丹霞峽谷中穿行。走了很久,終於見到了雲崖寺,雲崖寺建在一處山谷的丁字路口,寺廟背靠山峰,所在的丹霞山峰頗有麥積山的感覺,這裡也被稱為“小麥積山”。紅色的丹霞與青翠植被相結合,讓這裡的景緻非常的美。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因為山體是紅色砂岩質地,所以洞窟裡留存至今的壁畫不多,很多都已經風化剝落。用無人機航拍,可以發現前後山上,開鑿的洞窟其實有很多,不少洞窟風化和破壞的比較嚴重,不過這種自然風貌是其他地方石窟看不到的,這些都是石窟完全是原始本色的歷史遺蹟。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目前主要存留下來較好的,是雲崖寺正上方的位置的佛龕洞窟和造像,這裡的僧人千年以來都守護這一片石窟群。寺廟後面有山路,可以登上懸空崖壁上棧道,通過棧道可以見到很多石窟遺蹟,不少佛像佛頭有損壞後修補過的痕跡,修補的時代年度跨度很大。其中最上面一層,需要攀登垂直的梯子上去,上面是六號窟與七號窟特窟,這兩處特窟很少對外開放,平時攀登的梯子是被鎖住的,不過也可見這兩窟,是整個石窟群中最為珍貴的。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機緣福氣,最終得以看到了這兩處特窟。其中6號窟為方形平頂窟,正壁為一佛二菩薩,均為石胎泥塑,表現為釋迦遊四門的傳說,在佛像雕塑的背後,還能依稀見到殘存的佛像背光光環壁畫。在洞窟在上部牆角,還能看到殘存的浮雕樓閣和人物雕塑,四周還有泥塑羅漢、菩薩和天王雕像,保存的都非常完好。據說上面對的中國式樓閣建築,是為了反應佛祖放棄宮廷榮華富貴生活出家修道,中國工匠不知道天竺宮廷的樣子,所以以中國樓閣建築作為天竺建築塑造了出來。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7號窟為五方佛窟,內容為密教題材,表現的為五方如來,四周均有泥塑,共有五佛十菩薩和其他精美泥塑浮雕。洞窟中的壁畫保存下來不少,佛像周邊擺放了不少殘破的雕像,據說這些都是從牆上掉落下來,或附近洞窟中收集而來,這些珍貴的佛像都是非常難得的藝術珍品。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在雲崖寺這條丹霞山谷之中,裡面還有其他一些寺廟和石窟,有西寺、蛇頭寺、大寺、紅崖寺等,不少寺廟建築都很特別,整個山谷如果全部要遊覽一遍,至少需要大半天的時間,參觀和攀爬的時間,比看中國四大石窟的參觀內容和距離都長。如果以後要來雲崖寺遊覽,一定請留足時間,至少3~4個小時以上,否則很多山谷中的寺廟和石窟內容精彩會被錯過的。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莊浪朝那湫

甘肅平涼有一座神秘美麗的天池,隱藏在六盤山南部餘脈關山之中。這座天池名字,曾記載在諸多中華文明歷代文獻裡,不過也許你卻從來沒有聽說過,它的名字叫做“朝那湫”,天池位於甘肅莊浪縣鄭河鄉關山山頂,這裡美若“瀘沽湖”,聖如“三江源”。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朝那湫”這個名字,出處過於歷史久遠,甚至都不屬現代的發音。此古地名有兩種不同讀法,一種讀朝(zhu)那(nuo)湫(jiu),另一種讀作朝(zhu)那(na)。專家們考證“朝那”一詞,可能來源於古羌語(傳承下來的一種非常古老的西北部古語),古語中是“龍”的音譯,朝那湫的含義就是“龍澤”。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湫”單從本字釋義,是“水潭”、 水池,即為:湫泊(水潭)、湫水(潭水)之意。後來人們多以山頂湖,或者“海子”“天池”等來稱“湫”。湫是深溝大澗地下水滲出地面的泉水,後世人們傳叫“湫”,這是幾千年來的關隴地區民眾的一種習慣稱謂。關隴地區乾旱少雨,但“湫水”不幹。於是人們視“湫”為“神水”,加之古籍“索隱”說:湫淵“即龍之所處也”,所以,歷朝歷代的民眾向“湫”求雨,求雨之後,果真降雨,人們便以為“龍”顯靈威,普降甘霖,後來人們就叫它“靈湫”。這種渴望雨水而向“湫龍”索雨的民俗事象一直延續到今天。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先秦儘管曾先後三次遷都(其都城依次為秦亭、上邽、雍州、咸陽),而它卻並沒有忘記其祖先的發祥地。滅六國之後的公元前220年,躊躇滿志秦王嬴政得意於統一中華,開始了一次浩蕩出巡,尋訪各處名山聖蹟,專門又取道隴西,由雞頭道穿越六盤山,來到當時還名叫朝那縣進行巡遊,並祭祀了朝那湫。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作為秦國聖地之一,秦惠文王十三年(公元前312年),在秦楚爭霸處於膠著狀態時(楚國是當時國土和人口最多的強國),秦惠文王祈求於天,除在雍州、洛陽投放石刻祭天文告《巫咸》、《亞駝》外,在朝那湫也投放了石刻祭天文告《湫淵》,祈求上天的力量幫助秦國。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甘肅平涼的朝那湫,目前已經建成為景區,門票只有區區幾元錢,整個景區規模巨大,可以玩大半天。從景區山門口的始祖之母華胥廣場開始,可以沿著木棧道登山,這裡沿途有流下山的溪水相伴,對於甘肅平涼這樣較為缺水的地區來說,這種溪水潺潺的景色屬非常難得。山頂的朝那湫天池,由前後兩個大湫和周圍許多星星點點的小湫組成,遊客按照登山路線會先到前湫,最後到達後湫,然後原路折返回來。兩大天池各有特點,後湫像是瀘沽湖的草海,而前湫很像瀘沽湖以前的情人灘。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朝那湫的天池在山頂,距離景區山門還有一段的距離,當地有些公交交通班車,會提供到達山頂天池的短駁運客服務,坐車可直接來到山頂的停車場,沿途山道比較窄。在前湫和後湫附近,分佈有多座小型寺廟,還有朝那祠、華胥洞、大腳丫痕跡等歷史古蹟可參觀,這裡的祭祀祠香火不斷,當地人對這裡非常的崇敬。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前湫到訪的遊客比較多,景色也是最美的,沿著湫潭周圍有一圈木棧道,可以圍著走一圈,沿途有涼亭和長廊,夏天時候周邊開滿鮮花,景色非常優美。這裡的水質清洌,透明見底,據說有大魚,水邊有紅色的水草生長,讓水的顏色有明顯的漸變,色彩很豐富,景色迤邐,不像是在甘肅高山上的天池,而像是在雲南的瀘沽湖的感覺,這種景色甘肅境內極為少見,是六盤山地區絕對的自然勝景。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莊浪陳家洞石窟

陳家洞石窟以前不曾聽說過,也是特地查詢莊浪縣的歷史古蹟時才發現的,這個石窟位於關山西側的一條山溝之中,較為偏僻,不在任何主幹道邊上,需要專門自駕前往。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來到陳家洞石窟,可以看到石窟建在丹霞崖壁之上,和雲崖寺頗有幾分相似,寺廟是石窟在公路上面,而古塔和晉代的石雕像在公路的下方。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這座石窟用天然崖坎鑿造而成,共有窟龕9座,內多為宋代以後的泥塑和彩繪。其保存最完好、最有藝術和文物價值的,是成像於晉太和年間、鐫刻在一巨石上的三尊摩崖雕像,帶有濃厚的西部民族特色。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這座石窟的寺廟階梯在山崖裡開鑿,非常隱蔽和險要,就和軍事堡壘相似,攀爬到頂部一層需要穿山洞和從垂直的梯子洞爬上去,行走在沒有護欄的崖壁邊緣,還是較為險峻的。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由於這裡較為偏僻,所以遊客很少,原始的保留裡自然原始狀態,是一座非常小眾且有趣的石窟古蹟,喜歡獵奇的旅遊者應該會很喜歡這裡。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樂遊平涼】追尋歷史長河,穿越古蹟長廊的甘肅平涼自駕之旅第六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