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再行登基大典,沒有君臨天下的氣魄,場面有點太寒酸


公元1908年11月14日,在位三十四年之久的光緒皇帝帶著無盡的遺憾在中南海瀛臺病逝,享年38歲。同日一個年僅3歲的男孩即將走上歷史舞臺,慈禧太后發佈懿旨,命令醇親王載灃為攝政王,同時讓其長子溥儀入宮,“承繼同治皇帝為嗣,兼承光緒皇帝之祧。”圖右坐著的小孩就是即將登基愛新覺羅·溥儀,亦是清王朝最後一位皇帝。

作為晚清最後一任皇帝,溥儀的一生命運可謂多舛,即位之初大清王朝就處在風雨飄搖、內憂外患的情況下,最終在宣統三年武昌起義爆發。武昌起義消息傳來清廷一片慌亂,溥儀隨即下《罪己詔》已告天下,但面對革命軍的壓力,清廷還是選擇優待條件讓僅在位三年溥儀退位。圖為復辟後的愛新覺羅·溥儀,年僅12歲的溥儀正坐在乾清宮的龍椅上,一副君臨天下的姿態。

當時,溥儀雖然宣佈退位,但由於優待條件規定他依然能暫居宮中,對內仍然用皇帝尊號,史稱“遜清小朝廷”。正是如此,溥儀從小就把“恢復祖業”作為畢生的追求目標。在經過帝師們教授後,溥儀的腦子裡更是裝滿了“效法康乾”“光復舊物”“還政於清”等夢想。圖為復辟後的溥儀,在御花園天一門前。


終於在民國六年6月14日,前清遺臣張勳藉以調解段祺瑞代表的國務院與黎元洪代表的總統府之間的矛盾為名,率定武軍4000人入京,把黎元洪趕下臺。7月1日,張勳隨即兵變宣統復辟,年僅12歲的溥儀又一次坐上龍椅。不過此次溥儀登基只存在12天,便黯然下臺。圖為時隔17年後,末代皇帝溥儀再行登基大典,不在故宮而是在偽滿洲。

民國二十三年3月1日,末代皇帝溥儀第三次在“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改國號“滿洲國”為“大滿洲帝國”,改稱“皇帝”,改元“康德”。“康德”是康熙和清德宗光緒的縮稱,意在紀念並寄託了祗承清朝基業之願。圖為溥儀於早上8點由執政府出發,前往“新京”南郊杏花村舉行登基典禮。

作為一位襁褓之中初登皇位,少年復位,中年再繼位的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可謂命運多舛。生於亂世的他,已不再有中國曆代皇帝的尊嚴和威信,代之而來的是傀儡般帝王生活的屈辱和不幸。但對於再行登基大典溥儀卻是非常熱衷,或許是因為在古代登基典禮是帝王獨有的展示自己“君臨天下”的氣勢,以示萬象一新。圖為末代皇帝溥儀再行登基大典的皇家車隊,車隊兩旁竟無民眾前來祝賀圍觀。


溥儀曾經兩次登基,也兩次退位,大清的皇位對於他來說,似乎沒有君臨天下的氣魄,也沒有一統江山的豪邁,有的只是年幼時在惶恐中度日的那種無奈。而此時,在這個距離北京紫禁城兩千裡之外的"新皇宮",溥儀相信自己已經迎來了人生當中最好的一個機會,此刻他唯一想到的就是"不能愧對列祖列宗",但這個夢隨著日本侵略戰爭的步伐而迅速破滅了。圖為身穿龍袍的溥儀走向杏花村祭天“天壇”,身邊也只有幾個滿清遺老遺少追隨。

圖為溥儀第三次舉行登基大典時的祭天“天壇”。通過照片我們很明顯能看出溥儀此次祭天的“天壇”就是臨時裝點的土堆,與古代宏大的登基大典相比,這場面著實有點太寒酸!

作為日本人扶持的傀儡皇帝,溥儀的一舉一動都受到日本人控制,除了祭天時溥儀穿了一會龍袍外,其他登基大典上日本人嚴禁溥儀穿龍袍,只能穿關東軍給他定製的偽滿洲國三軍大元帥服。這也是為什麼我們見到末代皇帝溥儀第三次再行登基大典的老照片多是穿元帥服。

但就是這樣,溥儀對這次登基大典還是滿懷期待,他曾盛情邀請駐長春的各國領事參加,但最終的結果卻是遭到了大家一致拒絕。圖為登基大典完成後,溥儀任命各路軍事將領,簡易的梯臺很是有點寒酸。

圖為登基大禮殿的內部,象徵皇家威嚴的龍椅也被“沙發椅”所取代。

日本帝國扶持溥儀建立偽滿洲國當皇帝,實際上只是藉助他統治和和侵略中國。可以說溥儀始終都沒有真正感受到權力的滋味,自始至終都是日本人的傀儡。日本戰敗後,溥儀又想準備逃亡時被蘇聯紅軍空降逮捕,隨後被帶到蘇聯拘禁。圖為末代皇帝溥儀再行登基大典上吹號的士兵。

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既親歷了晚清的敗亡、民國初年的軍閥混戰到抗日戰爭、亦見證了一個東方古國——新中國的自強崛起。最終溥儀在半生漂浮不定後,幸賴新中國的成立,他才結束漂泊的生活併成為新中國一名合格的公民。圖為溥儀登基大典手持長矛的禮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