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社融增量下滑七成至6189億 或因受“非標”融資等拖累

受“非標”融資、專項債發行縮水拖累

10月社融增量下滑七成至6189億

受季節性因素影響和“非標”融資、專項債發行縮水等拖累,10月社融大幅回落。央行11月11日公佈的數據顯示,10月,人民幣貸款增加6613億元,同比少增357億元;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6189億元,比上年同期少1185億元,環比9月的2.33萬億增量下滑73%。

不過10月中旬央行超預期端出2000億“麻辣粉”(MLF,中期借貸便利操作),整月來看貨幣供應穩定,10月末廣義貨幣(M2)同比增長8.4%,增速與上月末持平,比上年同期高0.4個百分點。

新增社融大幅回落至6189億元

在9月社融超預期放量後,10月社融增量明顯下滑,環比下降73%。在6189億元增量中,對實體經濟發放的人民幣貸款增加5470億元,同比少增1671億元;委託貸款減少667億元,同比少減282億元;信託貸款減少624億元,同比少減742億元;未貼現的銀行承兌匯票減少1053億元,同比多減600億元;企業債券淨融資1622億元,同比多99億元;地方政府專項債券融資淨減少200億元,同比多減1068億元。

可以看出,以信託貸款、委託貸款、未貼現銀行承兌匯票為代表的非標融資是拖累社融增量的因素之一。其中,受房地產信託監管收緊等因素影響,信託淨融資額已連續多月下滑。

10月信託淨融資額進一步惡化,且負淨融資額有所擴大。申萬宏源固收孟祥娟團隊分析稱,房地產類信託融資由9月的-84億元擴大至-130億元,工商企業類淨融資額為-77億元,基建類連續14個月淨融資額為正後首月轉負,淨融資額為-17億元。票據方面,上海票交所此前發佈的高頻數據也顯示,10月的承兌和貼現情況較9月明顯下滑。另一拖累因素是地方債發行。天風證券廖志明團隊指出,前三季度專項債基本發完,因此10月專項債發行少。

雖然環比降幅較大,但10月社融增量同比少1185億元,“這一增速算是維持了相對平穩。”孟祥娟對新京報記者表示。

中長期住戶貸款同比變化不大

新增人民幣貸款方面,6613億元增量中,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4210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623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3587億元;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262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78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2216億元,票據融資增加214億元;非銀行業金融機構貸款增加1123億元。

“受國慶假期影響,10月信貸規模季節性偏低。”多家機構表示。不過,住戶部門中,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房貸變化的中長期貸款增加3587億元,去年這一數字為3730億元,變化不大。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解運亮表示,10月以來,商品房銷售保持良好勢頭,房地產銷售增速與居民的新增中長期貸款的同比增量有較強的正相關關係。

華泰證券團隊表示,監管仍然嚴控地產企業信貸及居民短期消費貸款違規流入地產領域,但央行加強對製造業中長期貸款和民營小微企業信貸的引導,過去幾個月企業信貸有所企穩。預計貨幣政策維持穩健略寬鬆,主要通過擴信用的方式,著重投向“好”項目及類地產,但今年四季度信貸供需結構改善空間有限,擴信用效果將在明年一季度集中體現。

從貨幣供應來看,10月M2增速持平於8.4%。解運亮表示,10月流動性比9月波動性較大,10月中旬央行出臺的2000億MLF超出市場預期,繳稅高峰期央行注入大量流動性,這些對M2增速造成利好。但10月央行超預期地沒有下調LPR,也沒有出臺TMLF,這會制約M2增速上行,但作用可能會滯後影響,因此10月M2增速保持為8.4%。(新京報記者 程維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