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第四次工業革命”是前所未有的革命,它是我們這個時代的真正大事件,而這個大事件將席捲一切,改變一切。2019年10月27日,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主辦,《文化縱橫》編輯部協辦的“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在公共管理學院302會議室舉行。不同學科學者以及業界的實踐者,圍繞如何理解第四次工業革命及其帶來的影響,以及未來學的可能性展開跨界討論。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鄢一龍主持。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研討會現場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致辭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已經到來,世界範圍內圍繞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討論也正在進行中。如何認識這場革命帶來的影響,需要我們打破學科的限制,進行跨學科的、跨領域的思想碰撞。胡鞍鋼提出了一些可供探索的方向:什麼是第四次工業革命?為什麼會發生這次革命?中國在這次革命中扮演什麼樣的角色?這場革命有哪些戰略機遇期,又將帶來哪些重大挑戰?

第一個環節,業界人士分享了來自科技前沿的實踐與思考。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阿里研究院學委會秘書長、資深專家陳濤

阿里研究院學委會秘書長、資深專家陳濤認為中國已經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我們能夠看到的未來發展,有四大關鍵的要素:可實現、可靠易用的雲計算方式,全局智能的大數據,雲端一體的智聯網,隨時隨地的移動協同。這四大要素是實現綠色普惠發展的底層基礎要素,組合在一起才有可能支撐起第四次工業革命。全面邁入數字經濟時代,對政府和企業的領導者而言,帶來的挑戰都將是巨大的。可喜的是,在數字中國方面,在政府治理能力現代化方面,我們已經做出了一些可取的實踐。陳濤指出,今天來看,我們所生存的物理空間與數字空間的深度融合,對每個人的精神層面的影響,甚至每個智能化以後的物體精神化的影響,正在發生。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快手科技副總裁何華峰

快手科技副總裁何華峰認為,以2015年為界,中國已經從文字時代進入到視頻時代。作為一個記錄的工具,視頻成為新時代的文本,成為人工智能的第一次大規模應用。這得益於智能手機的普及,4G流量資費的下降,支付的普及,以及物流在全國通達,而這四個條件目前只有中國同時具備。中國在基礎設施的長期巨大投入,一定程度上抹平了數字鴻溝。何華峰認為,人工智能革命剛剛開始,並且將大規模應用。未來,5G、VR、全息影像等等這些技術的發展,數據的數量將以幾何級數增長,浪花淘盡英雄,企業也將面臨著不斷更新迭代的生存壓力。從國家層來看,我們也從中看到了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智慧星光總裁李青龍

智慧星光總裁李青龍認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要旨是數字化和智能化。當前社會可以進行數字化的方面主要有:機器與設備生產過程的數字化,典型的互聯網公開數據的數字化,在政府企業各個領域當中存有的固有的內部數據的數字化,行為數據的數字化。李青龍認為,非結構化數據在人工智能時代會有更多應用場景。從長期來看,NLP技術(自然語言處理技術)將在未來數字化轉型到智能化的過程中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互聯網公開數據是第四次工業革命中一個關鍵的要素,在於它本身所體現的虛擬化社會是現實社會在互聯網上的映射——社會感知型數據。通過對這一數據的深入分析,可以評測、瞭解某個政策或者某個事件在社會中產生的實際反響。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博士後劉皓琰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博士後劉皓琰梳理了海外未來學的發展歷程和研究現狀。科技公司的研究重點在於把握未來科技的發展方向與應用場景,從而獲取研發上的先動優勢,同時引領消費市場。高等學校研究內容更加針對人類未來發展過程中的科技、環境、貧困、軍事等前沿問題,研究方法更具科學性和學術性。協會或俱樂部則更注重學者間的思想交流,思維方式和研究領域更具靈活性和多樣性。

第二個環節是專家研討。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公共管理學院教授胡鞍鋼

胡鞍鋼發言指出,作為前三次工業化的後來者、落伍者,未來中國的工業化道路將走向何方,要進一步實現什麼樣的戰略目標,從未來學角度來看,這不僅僅是科學家、學者需要去構想的,也是一個國家的核心目標。人類正在經歷前所未有的第四次工業革命,中國率先參與其中,成為這場工業革命的倡導者、推動者,又率先提出新型工業化發展戰略目標,成為這場工業革命的創新者、引領者。胡鞍鋼指出,中國的企業走出去,不僅是自己賺錢,還要把模式和方式,特別是共享的方式提供給全世界。70年的中國工業化道路,可以為南方國家工業化發展提供了有益的啟示,為全球進入第四次工業革命進程作出重要貢獻。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蘇世民書院特聘教授王紹光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特聘研究員、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蘇世民書院特聘教授王紹光提出了一些疑問和思考。技術上的重大革命,對經濟將產生巨大影響,對社會科學的方方面面也會產生影響。國家在推動數據化、智能化的過程中可以扮演什麼樣的角色?數字化和智能化可以如何運用於國家能力建設?智能化和數字化可以加強國家能力,也可能削弱國家能力。第四次工業革命,對整個國家的性質會不會產生一次顛覆性的變化?一旦發生,我們所熟悉的一切社會關係都會發生顛覆性變化,這種變化我們如果不及時把握,到那天到來很可能是災難性的。這些思考是王紹光想要更多地瞭解技術及其所帶來的含義的原因,也是多學科探討的一個重要意義。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南京財經大學教授,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

南京財經大學教授,科學院虛擬經濟與數據科學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劉鋒認為,50年的時間,互聯網從一個網狀架構發育成為一個大腦模型。這個通過互聯網大腦產生的超級智能對21世紀一輪的科技浪潮,人類社會的產業變化,企業競爭、國家博弈、城市建設、人工智能突破、哲學發展等等領域都帶來深遠的影響。劉鋒提出了未來超級智能系統的三個規範或者標準:一是建立世界範圍統一的神經元節點的技術框架;二是必須要有一個人類用戶控制權是最高的,這是保證未來整個超級智能系統不失控的最重要的準則;三是和現實結合更為緊密。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石海明

國防科技大學副教授石海明從人類戰爭的角度出發,認為人類的戰爭經歷了從冷兵器、機械化,到信息化,再到未來的智能化的過程,科技的較量也經歷了從裝備級、平臺級到系統級,再到未來的體系級的發展過程。生物技術與納米技術、信息技術,特別是認知技術等等正在加速融合,併產生重大突破。人工智能技術和生物交叉技術是未來的方向,這一技術融合使得腦意識領域的較量成為可能,也將成為未來人類戰爭巔峰的較量點。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副教授白鋼

復旦大學思想史研究中心秘書長、副教授白鋼從世界歷史的角度考察所謂高度發達的人工智能時代。白鋼認為,如果把這個時代用一個更好的特徵進行概述的話,大概是作為舊的經濟學前提的“稀缺性”假設被動搖乃至被消解的時代。一個真正高度發達的人工智能和超級智能時代當中,當稀缺性不只是在信息當中存在,而是遍及各個領域,對於人類既有文明形態將提供什麼樣的可能性。同樣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點,在於伴隨著稀缺性的,至少是極大的弱化,人在過去幾千年當中,乃至從類人猿生存之後被認為是牢固的堅不可摧的所謂人性概念,都會受到極大的挑戰和相應的動搖。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文化縱橫》執行主編陶慶梅

《文化縱橫》執行主編陶慶梅指出,伴隨第四次工業革命,《文化縱橫》雜誌從2018年開始刊載關於新型工業化與中國發展道路的研究,希望在全球範圍內帶動一些後發國家,走上不同於原來工業革命的發展道路。同時,也特別關注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給社會生活,尤其是社會關係帶來什麼樣的影響。雜誌期待與學術界、業界共同關注未來社會可能出現的新的形態。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副院長、公共管理學院副教授鄢一龍

鄢一龍發言指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核心是智能化,使得整個經濟社會體系更加智能,第四次工業革命本質是“超級智能”革命,由超級數據、超級終端、超級傳輸、超級存儲、超級計算五部分構成。第四次工業革命確實是一場翻天覆地的革命,將深刻的影響人類,而這一革命還處於一個早期的階段,未來潛力巨大,誰佔據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制高點,誰就擁有了未來。人類正處於一個“非線性時代”,未來比歷史與當下更具現實必然性,“立足當下,展望未來”的思維已經轉變為“立足未來,把握當下”,觸摸未來、想象未來、理解未來、預測未來、把握未來變得空前重要。鄢一龍認為,探討中國未來學的問題,可以從《易經》中的非線性模型、毛澤東思想中得到一些啟示,探索中國未來學需要形成開放的、跨學科的、跨界的思想研討平臺、知識協作平臺。

與會人員就人和機器之間的共生共融,數據所有權與控制權的問題,中國參與第四次工業革命全球競爭,互聯網時代的社群化現象、數據應用與國家能力現代化等等問題暢所欲言,展開頭腦風暴式的大討論,引發沉思。最後,

王紹光總結指出,今天的參會人員是一個異質化非常高的群體,分別來自不同的專業領域。希望國情研究院可以繼續發揮穿針引線的作用,找到更多有思想的、背景不太一樣的人,共同探索和推進新型的國情研究路徑。(文字:阮萍晶,攝影:于娟)

未來已來,第四次工業革命與中國未來學研討會召開

合影留念

Editor's Note: The 4th Industrial Revolution is the real big event of our time, which would sweep and change everything. In order to correctly understand the impact of this revolutio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futurology, we must break the discipline boundaries and engage in interdisciplinary thought collisions. On October 27, 2019, we organized a seminar on the topic "Future is Coming: The 4thIndustrial Revolution and Futurology", in which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nd industry representatives sit together and interdisciplinary discussion was made.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