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最近有档很火的演戏类节目很多,嘉宾李成儒有段很热辣的点评说,“家国情怀、忠人义士,我们可写的东西太多了!”。

这部《河山》就是这样一部既有家国情怀,又有忠人义士的优秀作品!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在王新军和秦海璐夫妻联合出品的这部新剧《河山》中,大柳镇父老送乡中子弟东进抗日,有一长者慷慨颂辞,随着镜头流转,每个父老脸上都是满满的不舍,眼中都是欲滴的热泪。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全词如下:

自盘古开天,三皇定国,五帝开疆,凡国遇大事,男 必在祀与戎 泯躯祭国!

即燹骨成丘,溢血成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

士披肝沥胆,将寄身刀锋,帅槊血满袖,王利刃辉光;

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讨欺吾之寇,伐蛮夷之戮!

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任尸覆遍野,唯精魂可依!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那些父亲、儿子、兄长、幼弟们,放下锄头,拿起刀枪,在亲人的目送下,毅然奔赴战场。等待他们的,更多的是血与火,是牺牲!

彼时,几十万一直以善战著称的东北军被日本人从东北打到了陕西;淞沪战场还在鏖战,精锐国军伤亡惨重,偌大的华北旦夕间也沦陷了。

彼时,平型关战斗还没打,台儿庄也还安静,在内地的很多百姓们看来,日本人还是青面獠牙,难以战胜的,毕竟有几十个浪人就占领一个县城的故事。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用剧中卫大河的副手,参谋长段德午的话说:“我打了几十年仗,都没见过这种炮,你拿什么拼?”。

即便是平型关一战“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那也侧面说明那时候战胜日军还是很困难的。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那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柳镇的子弟前出抗日,无疑是抱着极大的牺牲精神的,我们可以想象和预见,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是回不来的,甚至连尸骨和姓名都不会留下。

对大柳镇的镇民而言,他们之前还在对土匪妥协,最多是想着自保,未有反抗的念头。可是在日军逼近时,他们却做了这一番选择,这当然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更多的是揉进骨子里的血性。

所以有了这段送别祷词,苍凉而悲壮,听得人热血沸腾!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吾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先后贵贱,必同心竭力,倾黄河之水,决东海之波,征胡虏之地,剿倭奴之穴,讨欺吾之寇,伐蛮夷之戮!

国难当头,每一个有血性的中国人都选择了抗争,宁死不屈。

即便平日里胆小怕事,蝇营狗苟,瞻前顾后,甚至屈身为匪者亦挺身而出,力御外辱,保家卫国!

昨日里还打生打死的各派军阀、国共两党,今日里就能携手并肩,共御外敌。

兄弟可以阋墙,但是对外,咱必须是一致的!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即燹骨成丘,溢血成河,亦不可辱国之土,丧国之疆!

笔者以为,这就是《河山》在歌颂的国之精神,也是剧名的外延涵义。我们今天怀着无比的敬意回头看这段血泪的历史,除了满足我们视听娱乐的需求之外,如能还能把冷血热一热,自然是极好的。

那场战争里,国共双方投入了超过560万的军队,军民伤亡超过3500万人,说“燹骨成丘,溢血成河”是不过分的,绝对是一寸山河一寸血

遂沧海横流,儿立身无愧;任尸覆遍野,唯精魂可依!

确认了!这段话才是《河山》这部剧最核心的灵魂

左权、杨靖宇、赵尚志、佟麟阁、赵登宇、张自忠、郝梦龄、王铭章、戴安澜......,还有许许多多连姓名都未存留的义士,如同剧中跟随卫大河出镇的乡党们,每个人都被太阳塑上了金光,每个人的身影都被无限拉长了,愿先烈们永垂不朽!

今日河山依旧,但愿忠魂长存!

君不见山河流转间,总有慷慨悲歌;草木葱茏处,应是猛士守四方!

(图片来自视频截图和网络,侵权可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