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出爐:寶駿加碼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大贏家

前段時間,乘聯會公佈了10月份最新的銷量數據,據統計,國內狹義乘用車市場銷量達184.3萬輛,相比上月,環比增長3.5%。只不過,在車市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同比依舊下降5.7%。此外,10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6.3萬輛,同比下降46.0%,環比增長2.0%;1-10月累計銷量82.3萬輛,同比增長16.6%,累計增長率加速攤薄。

10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出爐:寶駿加碼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大贏家

10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出爐:寶駿加碼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大贏家

北汽新能源勢頭依舊強勁

10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出爐:寶駿加碼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大贏家

在上個月,北汽集團正式發佈了北汽自主乘用車“BEIJING”品牌,品牌煥新後也意味著北汽集團開啟自主發展的新起點。話雖如此,在此之前,北汽新能源依靠在共享汽車、網約車等出行領域上的大量投放,這才讓其銷量能夠始終保持大幅度領先。銷量領先不假,但是技術卻相對落後,在一線自主品牌都紛紛推出自家的純電專屬平臺、三電技術時,北汽新能源仍舊只有“油改電”技術,純電專屬平臺則還需要等到明年。因此,北汽新能源相較於去年同期27958輛的成績,下滑近7成。

燃油車領域不行扭頭髮力新能源

10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出爐:寶駿加碼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大贏家

沒錯,說的正是寶駿E200,一臺不到7萬元的微型車,目前還有5000元左右的優惠。作為一臺微型車,寶駿E200擁有250km的續航里程,身材短小的它不僅能夠在城市擁堵道路中來回穿梭,更重要是停車非常便捷。不過,對於這種車而言,存在兩種弊端,一種是寶駿的傳統弊端——做工差,另一種是最高車速不高,同時過彎側傾也比較大。不過呢,曾經大打“低價牌”的寶駿510,如今已經慢慢跌落神壇,在新能源領域用此同樣策略,又能堅持多久呢?

新造車勢力陣營威馬首度登頂

10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出爐:寶駿加碼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大贏家

在新造車勢力“三巨頭”中(蔚來、小鵬、威馬),威馬EX5依靠2056輛的成績成功登頂新造車勢力銷量榜,也是首次入圍新能源車銷量榜單前十。在“三巨頭”中,威馬是相對低調的,1-9月累計銷量中,威馬銷量實現12,656輛,要領先於小鵬和蔚來。面對這番成績,威馬創始人沈暉說到“越是寒冬,越能凸顯實力派”,可誰知道,1.2萬輛的成績,要遠低於威馬今年的銷量計劃,而未來威馬還計劃進軍網約車業務,銷量能因此暴漲嗎?大咖看難。

不負眾望的“黑馬級”產品

10月新能源車銷量榜出爐:寶駿加碼新能源;威馬成為最大贏家

要說今年年初廣汽新能源推出的“黑馬”產品,非Aion S莫屬了。採用全新的設計以及眾多黑科技的Aion S,還未上市,其關注度就已經要比幾何A高上不少。此外,不到16萬就能買到能量密度140Wh/kg,510km續航版本的能量密度更是達到業界最高的180Wh/kg。同時,在10月份上市的Aion LX,更是以650km的綜合續航和4.8s的百公里加速,比肩特斯拉。

大咖點評:

其實,從銷量榜上已經可以明顯看到新舊勢力之間的分水嶺了。當新造車勢力率先踏入新能源領域,卻一直沉迷“圈地”而遲遲不能量產下線;反之,傳統造車勢力擁有一定的造車經驗,在穩紮穩打下,它們實現了新造車勢力們當初設想的黑科技。但不管怎麼樣,還是由衷希望自主品牌能夠靜下心,否則政策“鬆綁”下,就再沒有“彎道超車”的捷徑可走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