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2B]創業型B2B平臺如何解決“資金”痛

From 東方網

[B2B]創業型B2B平臺如何解決“資金”痛

  一、為什麼要做B2B互聯網行業的金融板塊?

  第一個原因就是供應鏈金融能給大家做什麼?其實“資金”這個問題永遠是B2B產業鏈裡的痛點,因為B2B行業處於從上游向下遊的結算方式的變化當中。“賒銷”是從上到下傳導的過程,所以資金的痛點是永遠存在的,如果你想讓客戶跟你一起做生意,那客戶的痛點是你的需求,一定要去幫他解決。

  第二個就是B2B行業在前期,做信息服務、媒體撮合、賣SaaS是早期做的事情,這些事情可以掙錢,但前期要燒錢,你從哪兒掙錢?其實做金融也是一個B2B行業掙錢的點,而且如果線上交易做大了,這是有互補的,就是金融帶交易,交易帶金融,也是我們第三件在做的事。如果你給一個傳統的B2B行業,你去賣SaaS給他,你去買ERP給他,說實在的是一件挺困難的事情,哪怕最傳統的行業,就用excel表管理績效存,如果你通過借錢的方式跟他談,要在系統裡面走完交易流程,其實有很多客戶是能接受的,這就帶來你想增加跟客戶的黏性,你想完成線下的傳統客戶向線上的轉化。這個過程當中,金融能給起到很大的作用。

  二、B2B行業在金融領域的發展歷程

  很多人開始是從信息服務、廣告媒體、引流這些業務開始的。後面會經歷“撮合”階段,從“撮合”帶來的線上化交易,解決合同流、現金流、支付這些問題,再往下因為交易而帶來的倉儲和物流服務,因為倉儲和物流服務,又帶來了供應鏈金融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再往下有些行業更適用於現貨和期貨的業務,又帶來了可能會有大宗產品的期貨經濟業務服務,可能有些行業還涉及進出口,這個時候還會再帶來外匯和外匯衍生品的服務。

  在這個過程當中,早期的信息服務、撮合到後面的外貿服務、大宗期貨交易,這裡面有大量跟客戶之間在資金流方面的交互,這個也是我們當初去做金融板塊很重要的一個問題。想幫客戶做生意,那你就要有一個很好的線上環境,線上環境裡頭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怎麼幫客戶解決資金問題、怎麼解決結算問題,這是客戶天然的需求,做B2B是不可以跳過這個階段。

  三、供應鏈金融需要解決額問題

  我建議創業型的B2B公司不要自己去自建金融板塊,因為金融板塊本身門檻是相對比較高的。

  1、牌照

  我們前期做了很多的努力,現在牌照的組合是銀行、小貸、租賃、保理、支付和基金,為什麼這樣?

  B2B行業客戶的金融需求是多樣化的,傳統金融牌照很難滿足客戶全方位的服務,所以你需要有這幾塊牌照,因為金融行業的監管本身是比較嚴格的,它的產品線也是相對單一的,如果你想為客戶服務好,那就需要很多牌照,這些牌照本身,無論是拿到牌照的過程,還是資本金,都是相對比較高的過程。當你走到後期階段,你能夠自建金融板塊的時候,這都是必須克服的困難。

  2、人

  早期做金融業務的時候,平均貸款餘額就有幾個億的水平就不錯了,你要自己去培養人。一個是純招金融行業的人比較貴,還有一個就是純金融行業的人也不太懂行業,所以我對“人”的看法,應該是金融機構出身的人+產業中的業務人員。

  3、數據

  數據問題可能是一個比較大的門檻,因為你要有場景,你要跑起來之後,你才能夠談到評分模板。談到風控產品,這需要長時間的積累。海量數據,無非是做兩件事。一個是做客戶交易行為的分析,第二個是對商品價格的趨勢判斷。如果你的網站上交易除了給客戶提供服務之外,你能夠給客戶提供指導,在產品價格的趨勢分析上提供一些指導和判斷,這個對於你去做金融,去控制風險,都能夠更好的幫助客戶,也能提高你的資產質量。

  四、創業型B2B需要做哪些準備?

  打通線上交易環節:信息流、合同流、資金流和物流。

  1、信息流

  交易信息的撮合。

  2、合同流

  合同流要讓客戶在管理成本可控的情況下,又能做到線上化,必須把電子合同問題解決,這是所有B2B行業一定會遇到的問題。還有標準化合同的問題,因為很多B2B行業它的合同是非標準化的,如果想用線上化的方式去提高效率,必須要有一個相對標準化的合同文本,這也是需要大家在線上交易撮合當中。

  3、資金流

  要做兩件事,一件事是支付,一件事是借錢。

  支付這個問題,B2B行業解決的不是很好,因為B2B行業的支付有很多問題,B2C支付是現金支付,但B2B行業的支付很多是表外支付方式,不管你是用體外的商票銀票支付,還是線上的交易支付,至少要創造一個可以完成支付的環節,才能去解決這個支付問題。

  第二個就是借錢的問題,早期解決借錢的問題,你可以跟有產品的專門做金融的金融公司去合作,把客戶需求變成產品化的東西,同資金方公司和合作,把你的產品設計出來。

  4、物流

  物流還包括倉儲這一塊,無論是內貿還是外貿,一定要解決客戶的物權的轉移,無論是用自建倉庫的方式,還是找到物流節點,通過畫信息流地圖,反向租用物流的方式,不管什麼方式,把物流問題解決,才能完成線上交易環境的打通,這個可能是做一個B2B網站最前面要做的事情。

  五、供應鏈產品

  供應鏈無非是三個階段:第一個是預付階段,中間階段是現貨階段,第三個階段是應收。

第一個階段其實能做的事情就兩件事,代採和集採。我建議剛開始做平臺或者自營業務,早期先從代採集採業務開始,尤其是大宗行業為主。如果你能把集採和代採這件事做好,你可能就能和上游談出比較優惠的商務條款,把商務條款轉化成你的收入,或者轉化成你下游客戶降低採購成本,這可能是一個相對容易的事,而且這個過程當中,對於物權的控制是相對比較清晰的,所以我建議在代採集採環節,去做未來貨權的業務可以先做,而且核心廠商和核心客戶都是比較容易找到的。

  再往下就是現貨質押業務,我列了兩類,一類是傳統金融機構的,一類是電商的,現貨質押業務無論是電商還是傳統金融機構,對於物權的實際控制是可以把握到的。有兩個發展階段,一個是動態庫存階段,一個是靜態庫存階段。靜態庫存階段比較簡單,後面會有動態庫存,且能把握數量和商品價格的時候,動態庫存對於客戶的服務滿意度會相對比較高。

  傳統金融機構有一些弊端,最大的一個弊端是金融機構只能看到過去的數字,根據過去的數字借給客戶的額度,也通過過去商品的價格來去做質押率和借款週期的判斷。但是在你只能判斷過去商品價格的時候,未來的價格波動是很難判斷的。我們曾經經歷過世界原油從一百二三十美元一桶跌到了三十多美元,現貨質押業務現在是一個很尷尬的問題,就現階段國內因為曾經走過一段時間的經濟危機,導致大宗商品現在的價格處在比較低的問題,控制質押率現階段是比較安全的。

  在未來價格波動的時候怎麼做,這是傳統金融行業的弊端,所以所有的傳統金融行業都願意跟做B2B的電商公司合作,因為你有客戶行為和現貨價格的交易數據,這也是電商的好處,因為電商手裡是有交易數據的。

  傳統的銀行做的都是生客生意,什麼叫生客生意?就是你跟銀行之間原來沒有關聯,銀行無非就看你的股東背怎麼樣,第二看報表。但是電商不一樣,電商大多數做的是熟客生意,因為客戶在你的系統上跑數據,他的物流管理、撮合交易都是在線上完成的,所以你更能跟客戶貼近,你也更懂產業。

  但是也有一個問題,當你認為能夠把握價格趨勢的時候,會忍不住去做自營業務,到底應該做自營,還是做平臺?其實自營跟平臺沒有對錯的區分,但是當你覺得你掌握到數據的時候,你用你的交易數據,用你對趨勢的判斷,甚至很多人在做交易的過程當中,有偷看別人底牌的行為,用這種方式去做自營業務。但這個時候如果你把金融業務加進去,風險是自己的,可能電商在這件事上是相對比較大的風險。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這個事只能是看你處於哪個階段,看你去做一些自營的買賣交易的時候,你的目的是什麼?是盈利還是拉動交易,還是在某個貨品上的控制,不管怎麼樣,現貨質押業務有一定風險,但大多數都在拆改。

  這一頁是應收賬款的管理者。因為中國是製造業大國,在很多行業上都是買方市場,嚴重的供大於求,就會帶來供應鏈上應收賬款的賒銷在整個供應鏈上的傳導,所以應收賬款的管理工作,也是一個在我們有了數據,有了環境之後應該做的事情。講到產品,不管是傳統金融還是電商,無非是兩個事,一個是對於核心企業的把握,還有一個是對於商票的管理,其實核心企業是做應收賬款管理比較核心的東西,無論這個核心企業是賣方還是買方,你對核心企業商品價格的判斷,它的市場定位,他對他的物流和應收賬款管理規則,其實是你做應收賬款管理的時候比較核心的東西,大多數核心企業都會有自己的CRMB系統。

  第二就是商票問題,其實應收賬款裡面比較好用的是商票,你可以用商票的票據法去鎖一手客戶的付款時間,如果用賬期去做貸款,應收貸款質押去做貸款,你的期限和融資成本,和最終業務能不能掙錢直接掛鉤,商票是比較好的方式去做應收賬款的管理。

  再往下我著重想說說產品價格趨勢的分析者。當你擁有海量的數據的時候,你可以用保證金來去釋放你對商品價格趨勢的判斷,這時就會有人願意和你玩,用這些數據能不能變成對你所處行業的商品價格趨勢分析者,如果你做到的話,可能在金融這件事上能夠做的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