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楠耘智将四冲IPO 联席董事长回应:在任何市场IPO从未被否决

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实习记者 刘四红)曾三次冲刺IPO均未果的比特币矿商嘉楠耘智,于11月12日再次传出上市新进展。当日,有消息称嘉楠耘智将于11月20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嘉楠耘智联席董事长孔剑平已开始发送请帖。

嘉楠耘智将四冲IPO 联席董事长回应:在任何市场IPO从未被否决

对此,孔剑平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对此事不予置评。此外,对于嘉楠耘智此前为何屡次IPO未果一事,他指出,“嘉楠耘智在任何市场IPO都从未被否决过,只是在前几次IPO时,我们很多下游公司是一些过于‘前沿’的产业,很多审核机构对其不了解,所以才会影响IPO进度。“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沟通,目前只要合法合规就可以IPO。” 孔剑平补充道。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从接近嘉楠耘智处人士及嘉楠耘智合作方等多处了解到,嘉楠耘智此次上市消息为真。另有从业人士指出,从细节来看,嘉楠耘智近期宣传和公开活动都有减少的迹象,疑似进入上市前的缄默期。

北京商报记者查阅嘉楠耘智在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发布的最新IPO招股书发现,嘉楠耘智计划在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CAN”,暂定募资不超过4亿美元,由瑞士信贷、花旗集团、华兴资本、招银国际、华泰证券、老虎证券等担任承销商。

招股书称,本次募资主要用于区块链算法和应用相关的ASIC的研究与开发,以及进行战略投资和设立海外办事处,在全球范围内扩展AI和区块链业务等。根据招股书披露的财务经营数据,嘉楠耘智在2017年、2018的净收入总额分别为13.08亿和27.05亿元人民币,净利润为3.758亿元、1.224亿元人民币。截至2019年9月30日的9个月里,嘉楠耘智的净收入为9.59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2.36亿元人民币。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招股书在风险因素中提示,嘉楠耘智大部分经营收入来源于比特币矿机,一旦比特币矿机市场大幅减少或不复存在,其业务和经营将受到重大损害。

嘉楠耘智在招股书中称,“各种因素(大多数是我们无法控制的)可能会影响比特币价格,我们的经营业绩已经且预计将继续受到比特币价格急剧下跌的负面影响。如果我们无法在AI市场或其他新的应用市场中取得成功,我们的收入增长前景和财务状况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此外,嘉楠耘智还指出,其大部分收入来自向中国客户的销售,中国监管环境的任何不利发展都可能对业务产生负面影响。招股书数据显示,2017年、2018年及截至2019年6月30日止六个月,来自中国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嘉楠耘智总收入的91.5%,76.1%及87.9%。

值得关注的是,嘉楠耘智此前曾多次寻求上市但均未如愿。2016年,嘉楠耘智曾试图通过“借壳”的方式登陆A股;2017年8月则再次寻求在新三板挂牌上市;2018年5月,嘉楠耘智奔赴香港上市,申请结果为“失效”,此次在纳斯达克上市,已经是嘉楠耘智第四次上市。

看懂研究院专家李霁月指出,区块链行业不乏寻求上市的企业,头部交易所多走“借壳”收购,区块链项目多走“科创板或新三板”;在政策不明朗的行业探索阶段,涉及数字货币交易的区块链产业中、下游公司想通过IPO上市几乎是不可能。而唯一有可能破围的只有“另类实体经济”的矿机产业和区块链媒体等信息服务类企业。

至于此前嘉楠耘智为何多次上市未果,李霁月分析,一方面可以看作为,这是区块链行业 “先行兵”多次尝试突围传统资本市场和监管政策的结果,区块链企业总要有一个“试验品”;另一方面则可以看出,监管对区块链企业虽处于政策逐渐宽松但仍是以观察为主的态度。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滨江学院企业教授、中国自动化学会区块链专业委员会委员刘峰则分析,之前多次冲刺IPO未果,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嘉楠耘智为代表的矿圈企业整体估值因比特币价值暴涨才得以提升,成长过程和周期相对较短,在暴涨暴跌的币市环境中,外界无法评价该企业能否保持高估值;二是由于之前区块链监管和相关政策保留了大量的不确定性,在此背景下,IPO比较困难;此外,嘉楠耘智本身的盈利模式与目前股票市场上的其他企业有着太大的差异,因此监管机构也很难评估其盈利模式和相关量化数据的准确度和有效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