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好孩子,父母要懂自己的孩子

昨天是星期一,早上上幼兒園中班的女兒比我早醒,我估計她是睜眼就提問:“今天放假嗎?”我立馬驚醒:“今天是星期一要上學的”。聽說要上學,我姑娘立馬就開始打起哭腔:“我感冒了,今天不能上學(上個月感冒請過一次假),我不要爸爸(昨天晚上我有說今天爸爸送去上學)”就開啟了耍賴模式。我說:“幼兒園要去的,你看哪個小朋友不上幼兒園”。然後就開始梨花帶雨一把鼻涕一把淚,哇哇哇......的哭。

眼看形勢不妙,我立馬爬起來,鑽進了她的被窩裡,開始抱抱哄哄,接著開始問她:“你交了學費怎麼辦?”“找老師要回來”“你看其他小朋友都上幼兒園,小朋友都是要長大的,要長大是不是都要上學,學習知識?”不回答我。我只好接著又問:“成長的過程會遇到 很多問題需要解決,不能逃避,我們都要勇敢面對問題,需要戰勝困難,我們要開心快樂的成長。(我發現每次我姑娘情緒不好,說一些激勵的話,都會起作用)”“我不穿昨天晚上的褲子”(開始和我交流了)“為什麼呢?”“穿上不舒服”“那就換一條舒服的,我們現在就起床換褲子好不好?”“好”經過這些對話,成功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一切順利,出門的時候還是提出要媽媽送,八點準時送到幼兒園,進園的時候開開心心和我說再見,狀態一直挺好。

教育好孩子,父母要懂自己的孩子

養育孩子,真心是一個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也有人說孩子的成長 ,源於父母的修行。

當你在為“我家有子/女初長成”滿心歡喜的時候,是不會發現每天總有這樣那樣的狀況發生?你是否會抱怨:“我家孩子怎麼現在不聽話在了?為什麼孩子這麼不願意上學?孩子怎麼這麼倔犟,怎麼這麼"獨“?“不是孩子變化太快,真正的原因是家長沒弄懂孩子在想什麼,一旦你瞭解孩子 的心理特點後,這一切疑問能迎刃而解了。

教育好孩子,父母要懂自己的孩子

美國教育學家查爾斯指出:對於孩子而言,家是最重要的一個社會空間,在家庭中他可以學會很多,比如學會分享喜悅,要分擔痛苦,做人要大度,做事要思考等。孩子能學到多少,關鍵看父母能給予他們多少。所以家長們要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瞭解他們的情感走向、思維模式、行為方式等。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 ,從生活小細節中觀察孩子的心理;用正確方法處理孩子的心理問題。

教育好孩子,父母要懂自己的孩子

引導孩子健康快樂成長 ,需要家長做到:

一、家長要了解孩子在各個成長階段的基本特點,甚至整個兒童期的發展特點。

比如孩子的執拗期,“不”字當頭;孩子開始以自我為中心,希望做“指揮者”;孩子開始嘗試獨立,變得“不聽話”......掌握了這些,父母就能更好的培養孩子,而不是一味的讓孩子的需求受挫。

二、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的行為,不要只看事情的表象

比如,有些孩子缺少關愛,為了引起家人重視,有一些逆反行為。。。。。。如果家長只是一味的斥責,孩子會感到委屈,並且與家長產生距離感。

三、我們要努力與孩子成為朋友,鼓勵孩子表達感受。

在與孩子溝通交流的中,才能瞭解孩子更多需求和想法,才能更好的引導孩子。家長們要注意的是孩子需要被承認、被肯定、被激勵。

教育好孩子,父母要懂自己的孩子

希望父母們都能在養育孩子的這個過程中,幫助孩子成長同時自己也能得到成長,分享孩子的每一點成長和快樂,指引孩子走對每一個岔路口,最終培養出自信、思維開闊、情商高的好孩子!

(養育孩子,是一個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陪伴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我是認真的。參考文獻《其實你不懂孩子在想什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