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今天在和一位家長聊天的時候,家長一直在誇孩子如何如何聽話,大人說什麼孩子都會去做。我相信這是很多家長都羨慕的孩子,但是這個孩子最近有點反常,

在幼兒園出現了打人的情況,半夜也會有哭醒的情況發生。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家長說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很順利,不像別的孩子哭著鬧著不願意去,為什麼短短几週會出現在家裡不常出現的事情呢?家長不以為然,我卻告訴家長,這是危險的訊號,需要家長改變育兒策略,要不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孤僻。

我相信每個孩子都不願意去幼兒園,和父母“長期”的分離,跟陌生的人一起玩耍,這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孩子的哭鬧,不願意去都是正常的現象。如果這個時候孩子反而很“聽話”,家長就應該注意了,是不是孩子把真實的感受壓制住了,為了成為父母眼中的“好孩子”?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但是情緒壓制的越深,等到它爆發的時候,會更劇烈。像上面家長提到的,在幼兒園打人,半夜哭醒,這些都是孩子在宣洩內心的感受,家長應該引起重視了。各位家長想一想,這麼小的孩子,為了得到你的肯定,而把真實想法壓抑下去,這樣孩子的家長,對孩子是有多強的控制慾?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很多家長都對自己的育兒觀念引以為豪,自己教育出來的孩子既聽話又懂事。但是對於孩子來說,過早的聽話,其實在心理是壓制的絕望。對於“懂事”的孩子來說,家長的一句閒話,可能讓孩子壓抑住自己的想法。孩子無意識犯的錯誤,可能會給孩子留下不好的陰影。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看到很多家長,孩子想要一個玩具的時候,家長悉心的教育,最後讓孩子無奈的說出“我不要了。”看似孩子很懂事,其實壓制住了孩子應該有的任性。

孩子為了成為父母眼中“聽話”的孩子,不敢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慢慢孩子會變得自卑,每天要小心翼翼的看大人的臉色行事。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那麼如何讓孩子找回屬於他們的任性呢?

一、讓孩子真正的聽話

曾經聽到過一句話,三週內的孩子不反抗,就是不正常的孩子。

我們家長要培養孩子不能盲目的聽話,孩子有自己的想法,我們要嘗試讓孩子說出來。對於家長,生活中不要過分嚴肅,最好能和孩子做朋友,這樣孩子才願意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二、保持孩子的本真

每個孩子都有天性,我們要尊重孩子的天性,不要奪取他們應該有的任性和放肆,這樣的孩子對生活會沒有激情。

保持孩子的本真非常重要,尊重孩子的想法,孩子說出想法時要給予鼓勵。

孩子很小的時候,發脾氣屬於正常現象,因為他還不能表達自己的情感,只有靠發脾氣來表達。這時候家長切忌不要威脅孩子,或者很生氣的教育孩子不能亂髮脾氣。家長應該等孩子發完脾氣以後,好好的安慰孩子,並找出發脾氣的願意,一起幫孩子解決。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三、可以讓孩子適當的“不懂事”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有些家長願意讓孩子少玩會,多學習一會,或者多看會書。但是孩子也有自己的事情做,不能剝奪孩子的玩,來達到父母的期待和要求。懂事的孩子,有時候是因為家長的要求太高,由不得你不懂事。在兩家人中,你是喜歡懂事的一家人呢,還是喜歡幸福美滿的一家人呢?值得我們所有的家長深思。

孩子太聽話,反而是壞事,家長需要分清,培養真正“好孩子”

每個孩子都有他自己的成長規律,我們做家長的,要讓孩子保持那顆純真的心。讓孩子擁有當下應該有的任性和放肆,跟孩子一起快快樂樂的長大,讓孩子真正的聽話,只懂該懂的事。

您家的孩子是聽話的孩子嗎?歡迎留言區討論,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煩請小手點贊轉發,讓我們一起為孩子健康的成長而努力

希望有心看到這篇文章的寶爸寶媽,能夠幫助到您,這樣,我覺得我的分享就很值,最後,謝謝大家的認真閱讀,我是晴爸育兒,往後我會分享更多優秀的文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