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胎出現4種情況,萬萬不可再上高速

很多車主都有愛車的心,車漆有點劃痕心裡就很難過,內飾稍微有點髒就得第一時間清乾淨,甚至輪轂被劃了也要想辦法修復,但是卻很少關注幹“髒活累活”的輪胎,然而,輪胎卻是行車安全的第一道屏障。無論常跑高速,還是偶爾一次,輪胎有下面4種情況,萬萬不可再上高速!


輪胎出現4種情況,萬萬不可再上高速



1、胎壓過高或過低

大多數車主都沒有按照原車的建議設置胎壓,往往都會調高,很多人都知道胎壓過高,在高速上可能導致爆胎的危害,但卻不知道胎壓過低也會產生危險。胎壓過低,不僅會使油耗上升,也會使輪胎與地面的摩擦力成倍增加,胎溫急劇升高,強度極具下降,在高速上行駛也有很大可能導致爆胎。

2、單條輪胎補胎3次

補胎是很常見的事,日常生活中幾乎就不存在沒補過胎的車。如果單條輪胎補胎次數達到3次,整體強度就會大幅下降,此時已不再適合高速行駛,尤其是在有負載的情況下跑高速,很有可能導致爆胎,所以,補胎達到3次的輪胎要麼當備胎用,要麼就換掉。實際上,為了安全起見,3年或3萬公里以上的輪胎,補胎超過2次就不建議跑高速了。

3、輪胎老化

很多人對輪胎老化並沒有正確的認識,輪胎老化大多因為使用年限過久,一般來說,使用年限達到5年的輪胎已經會出現非常明顯的老化特徵,很容易看到大量細密的龜裂紋路。有些人只關注里程卻不關注輪胎年限,這樣是很危險的。如同多次補胎一樣,輪胎老化會使性能、抓地力、負載力和強度都大大降低,在高速上爆胎也是家常便飯。

4、磨損過度

這裡所說的磨損過度是指正常情況下已經接近或達到“磨損指示線”,這樣的輪胎從理論上來說還有一定的安全性,但是已經不適合高速行駛了。可以跑跑市區或者換做備胎,接近或達到磨損指示線的輪胎,胎紋會變得很淺,抓地力已經大不如前,如果在高速上遭遇溼滑路面、長下坡或多彎路況,很容易導致車輛失控,發生危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