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明星怎么炒作新电影?高,实在是高

张文艳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明星怎么炒作新电影?高,实在是高

和当今的宣传一样,当时的电影广告也是“无所不用其极”。

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报纸上,大版面的电影广告和电影介绍充斥其间,电影插图、海报更是放在醒目的位置。而夸张的语气和“惊悚”的事件,是吸引观众眼球的法宝。

影坛巨星李丽华,一生共主演了120多部影片,她的成名靠的便是一个成功的“炒作”。1939年,上海艺华影业公司拍摄《三笑》,准备捧新人李丽华,遂制造了一条新闻:当时在上海演出的马戏团刊登启事,称“职员于包厢中拾得上等钻戒一枚”,随后李丽华也刊登启事,称“遗失罕见钻戒”,之后又鸣谢马戏团归还。马戏团趁机将李丽华提供的酬金两百元捐给了上海救济难民儿童教养院,一来二去,李丽华和她主演的电影一战扬名。其实,李丽华与青岛缘分颇深。她的两任丈夫都曾生活在青岛。第一任丈夫张绪谱是个富二代,新婚后两人曾到青岛生活,第二任丈夫严峻也曾生活于青岛,他和耿震是铁路中学的优秀学生。严峻和李丽华夫唱妇随,合作过多部电影,是影坛上著名的伉俪。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明星怎么炒作新电影?高,实在是高

再说电影宣传。在青岛,电影广告和影院广告是上世纪20年代之后,报纸的一大广告内容。在1924年的《中国青岛报》上,就有卓别林主演《逃犯》的广告:“著名滑稽大家,世界笑林大王到矣。诸君之渴望可偿矣。真正贾波林(即卓别林),新近杰串四大本《逃犯》”。而在1935年1月26日的《青岛平民报》上,则刊登着《胡蝶的一件礼服》,描写了胡蝶价值1500元的新婚礼服,这在当时来说可谓天价。1935年7月4日的《青岛晨报》上还有“电影圈”专栏,既有《影迷须知:明星照片索取法》,也有《旧事重提:林雪怀胡蝶离异经过》《谈瑛隆腹之秘密》等追星方法、明星八卦等内容。当然,影片介绍、影评推介也不可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