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清帝國當皇帝,也確實是挺慘的一件事兒

就在小編和同事們快被食堂裡的大師傅齁死、酸死、難吃死的時候,樓上的編輯小姐姐們不服氣,非得說天下食堂一般黑!為此,她們拿出了這本《傳膳啦》,告訴我們原來大清皇宮的食堂也是千般滋味在心頭(這一點,大概道光最有體會)。

在看完了這本書,得知大清皇帝連窩頭都吃不到好的,小編頓時覺得好安慰——畢竟,窩頭是我們食堂的招牌菜!這本書寫得很有趣,裡面記錄了很多美食,但更有趣的是美食背後的故事。小編列舉了其中的五個故事來跟大家分享。

在大清帝國當皇帝,也確實是挺慘的一件事兒



滿漢全席根本不是你想的那樣


其實清宮裡根本沒有滿漢全席。

皇上原本為了招待朝廷剛入職的新員工和主考官們,備了一桌子飯菜,既有滿人愛吃的餃子、羊肉,也有漢人喜歡的雞鴨魚鵝、水果蔬菜,但這樣的宴席最多稱為“滿漢席”。

乾隆時期,別說熊掌猩唇、魚翅鮑魚,御膳房裡甚至連魚都找不到。後來到同治、光緒年間才有了“滿漢全席”的記錄,裡面最硬的菜也不過是烤豬和燒鴨。直到慈禧掌權,極盡奢華,大臣們想盡辦法獻殷勤,餐桌上才出現魚翅、鮑魚、海參這些山珍海味。

滿漢全席在晚清時開始興盛,也只是為了兼容滿人漢人的飲食習俗,而不是強調數量和珍稀食材。後來的滿漢全席動輒駝峰熊掌、魚翅燕窩,完全偏離了滿漢全席原本的精髓。

在大清帝國當皇帝,也確實是挺慘的一件事兒




皇后的生日party也太慘了吧


道光皇帝,別名“摳門皇帝”。

以前到了夏天,皇宮裡雖然沒有空調風扇,但好歹會備一大堆西瓜,分給各宮解暑。但是到了道光這裡,入伏當天下令“明日取消西瓜,只飲水”,還規定“宮中歲耗不得超過二十萬”“宮中用膳,每日不得超過四碗”。

對其他人摳門就算了,道光連自己老婆也不放過。皇后過生日,道光連生日會都不想辦。一位不怕死的大臣好說歹說,道光終於大手一揮,下旨“每位大臣賞打滷麵一碗!”

哦,對,是豬肉滷!為了犒賞幾千大臣,可是殺了御膳房的兩頭豬呢!

在大清帝國當皇帝,也確實是挺慘的一件事兒


哪個小孩,連續一年每天吃餃子還不吐?


溥儀。

溥儀三歲當皇帝,按理說就是贏在起跑線本人啊!御膳房每天排著隊把飯菜端到溥儀桌上,然而這些不過是走個形式,因為菜單從!來!沒!變!過!

早膳:鹹菜、餑餑、燒餅、粥(餑餑即餃子)

飯後甜點:鹹菜、燒餅、粥

晚膳:鹹菜、餑餑、燒餅、粥

還好隆裕太后擔心溥儀小小年紀吃得不夠好,經常派人送吃的過來。

據記載,宣統二年十二月初四,“皇太后賜萬歲爺早晚膳餑餑各七品,粥各二品!”

在大清帝國當皇帝,也確實是挺慘的一件事兒


後宮嬪妃的地位都體現在她們的奶茶裡


清朝的御膳房,是最早的“網紅奶茶店”。皇上為了喝奶茶,還專門組了團隊研發新產品。但皇宮畢竟等級森嚴,各宮裡的奶茶,從數量到質量,都有嚴格規定。

嬪妃們按照自己的身份,每月可以去內務府領固定數量的茶葉。至於牛奶,可不是一般的搶手。因為奶茶都是鮮奶製成,而且每頭牛每天最多隻能取兩斤奶。所以,各宮主子能喝多少奶茶,全看能分到多少奶牛。

據記載,康熙年間,皇帝皇后共用100頭,太皇太后24頭,皇貴妃7頭,到了貴人,就只有2頭。

這麼一看,嬪妃們互相炫耀的,恐怕不是皇上賞的金簪玉鐲,而是……

“姐姐,你瞧!那是皇上今兒賞妹妹的兩頭奶牛!”

在大清帝國當皇帝,也確實是挺慘的一件事兒


白水煮肉,就是吃個光榮


豬肉,向來是清宮重大宴會的主角。

尤其是祭祀時,宮裡依照薩滿教習俗,挑選兩頭上好黑豬,宰殺、去皮,清水下鍋,什麼都不加的那種,體現的就是對神最純粹的敬意。

別看是清水煮白肉,也不是你想吃,想吃就能吃的。除了王爺貝勒,就算是一品大官都得皇上欽點。更過分的是,吃肉的時候不僅不能蘸料,還必須當場吃光,謝絕打包。

但是,這種難以下嚥的肉,在大臣們眼裡,代表著無上光榮。很多漢族大臣臨終前,都會要求後人在幡牌上刻五個大字:“坤寧宮吃肉”。

特別推薦


在大清帝國當皇帝,也確實是挺慘的一件事兒


《傳膳啦!: 清朝篇》

袁燦興 著

中信出版集團

2019年6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