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為何孝莊還說她是無福之人

康熙是清朝入關後的第二任皇帝,其生母佟佳氏,原本並不受順治寵愛,康熙能夠當上皇帝,還是有賴於祖母孝莊的扶持。其中也有些許運氣成分,因為順治最喜愛的兒子夭折了,這才給了康熙機會。

康熙的生母原本姓佟,來自正藍旗漢軍,順治十年入宮為妃。一年之後,佟氏生下皇三子玄燁。順治十八年皇帝駕崩,年僅八歲的玄燁繼位,也就是康熙皇帝。

眾所周知,清朝自康熙皇帝開始,就步入康乾盛世。康熙擒鰲拜、平三藩、定臺灣、驅沙俄、徵漠北,《清史稿》這樣評價他:

“經文緯武,寰宇一統,雖曰守成,實同開創焉。”

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為何孝莊還說她是無福之人

不僅國內對康熙評價很高,就連外國人,都將康熙視為中國最偉大的統治者之一。二戰時期的日本人,在研究異族征服中國的歷史時,對我國康熙皇帝尤為敬佩,甚至將他當作自己未來統治中國的榜樣。

朝鮮人曾評價康熙:

“千古英傑也。”

美國人評價康熙:

“他統治的大清帝國是世界上最強大、最富庶的國家,就連那些自命不凡的歐洲來訪者都不得不承認這一點。”

英國人更是這樣說道:

“他(康熙)是少有的可以隨心所欲的改變人類歷史進程的人!”

康熙得到國內外如此高的評價,作為他的生母,佟佳氏應該感到極其自豪。然而孝莊太后卻說,佟佳氏是個無福之人,孝莊為何要這樣說呢?筆者認為,這和以下這些原因有關。

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為何孝莊還說她是無福之人

一、不受皇帝寵愛

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這是她這輩子最自豪的事。可惜除了這件事以外,佟佳氏便沒有任何值得開心的事了。

順治十年,十四歲的佟氏入宮,成為順治皇帝的小福晉。這裡筆者要解釋一下,為何她當了妃子,還會是小福晉呢?當時清朝入關不久,順治的后妃等級還不完善,所以後妃等級劃分為:

皇后、皇貴妃、妃、嬪、福晉、小福晉、格格。

小福晉在當時后妃等級中,是排在倒數第二的,由此可見,佟氏初入宮時位分就極低,這與她來自漢軍旗有很大關係。而她進宮以後,也並未得到順治的寵愛,只是為了延綿皇嗣,才有機會被順治寵幸,可皇帝心中並沒有她。

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為何孝莊還說她是無福之人

二、沒有母憑子貴

佟氏進宮一年後,生下了皇三子玄燁。古代后妃生下皇子,一般都能母憑子貴,要不就是提升位分,要不就能被抬旗。可佟氏生下皇子,什麼都沒有得到。有的人會說,她不是被抬入鑲黃旗了嗎?

其實在順治時期,佟氏並未被抬旗,是佟氏去世後,康熙為母親孃家抬的旗。可見順治根本不喜歡她,不僅絲毫不在意她生下皇子,更沒有因為皇子,讓佟氏享受應有的待遇。要知道,這時候董鄂妃還沒有進宮。

想想董鄂妃在生下皇四子前,就被晉封為皇貴妃了。皇四子出生後,順治不僅接受群臣朝賀,還屢次稱皇四子為“朕的第一子”。別人都是母憑子貴,皇四子卻是“子憑母貴”,反觀佟氏母子,則成“子憑母賤”了。

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為何孝莊還說她是無福之人

三、無緣享受兒孫福

順治十八年,順治皇帝駕崩,皇三子玄燁繼位。康熙登基後,將生母與孝惠章皇后一起,並尊為皇太后,佟氏為聖母皇太后。如今兒子當了皇帝,自己也成為皇太后,這下佟氏的日子,總算是苦盡甘來了吧。

誰知康熙二年,佟氏突然生了重病,結果不治而亡,年僅二十四歲。同年五月,康熙為母親上諡號:“孝康慈和莊懿恭惠崇天育聖皇后。”與清世祖合葬於孝陵。直到康熙八年,康熙才將母親家族抬入漢軍鑲黃旗,改姓佟佳氏。康熙二十七年,又抬入滿洲鑲黃旗。

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為何孝莊還說她是無福之人

所以說佟佳氏這一生,除了生下康熙之外,並無任何可以稱得上“有福”的事情發生。她因為漢軍旗的身份,無法得到過高的位分,順治也並沒有看上她。加上後來董鄂妃進宮,就更沒佟佳氏什麼事了。

如果董鄂妃的兒子沒有夭折,康熙這個皇位,都很難坐上去。可惜皇四子早夭,這對順治、董鄂妃來說,是人生極其痛苦的事,可對佟佳氏來說,卻成為唯一“慶幸”的事。沒有皇帝的寵愛,就只有靠兒子的孝順了。

康熙倒是十分孝順,奈何“子欲養而親不待”。佟佳氏去世時,康熙未滿十歲,還沒有親政,他能夠給母親的東西很少。所以直到康熙八年,皇帝親政已滿兩年時間,一切已經穩定,他才給母親一家抬了旗。

佟佳氏生下康熙,兒子成為千古一帝,為何孝莊還說她是無福之人

為何孝莊說佟佳氏是無福之人呢?因為她一不受丈夫寵愛,二享受不到兒子侍奉,三不能安享晚年。如果佟佳氏能像乾隆的生母那樣長壽,她就能親眼見證,自己的兒子怎樣開創出一個盛世。她或許也能像孝莊那樣,被更多的後人記住,從而流芳百世。

(參考文獻《清史稿》《清實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