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次“絕地逢生”,連續利好未改變*ST華業退市命運

四次“絕地逢生”,連續利好未改變*ST華業退市命運

​四次逆轉面值退市險境後,*ST華業(600240)的A股之路還是要走到盡頭。近日兩次釋放的“利好”最終沒能挽救*ST華業再臨“懸崖”邊的股價,11日跌停後股價報0.86元,觸發連續20天收盤價低於1元的面值退市規則。

11日,*ST華業以跌停價開盤,全天股價被牢牢按在跌停板,收盤時賣盤仍堆積了188.75萬手。至此,*ST華業已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按照上交所有關規定,如果公司股票連續20個交易日(不包含公司股票停牌日)的每日股票收盤價均低於股票面值,上交所有權終止公司股票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百億債務爆雷引發*ST華業流動性危機後,公司股票今年4月29日起被ST,之後股價步步下行,6月6日起收盤價跌破1元。6月以來,*ST華業股價五次面臨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1元的退市風險,但之前四次均出現逆轉站上1元,而且往往伴隨公司釋放的種種“利好”。

*ST華業6月6日起到6月25日時,股價連續13個交易日收盤低於1元。6月26日,有多家媒體報道時任*ST華業董事長的徐紅參加訪談時稱,公司已經啟動包括重組在內的三方面解決方案,解決百億債務爆雷引發的流動性危機,並透露重組不排除控股權轉讓。當天*ST華業股價漲停,次日再漲停並站上1元,首次面值退市警報解除。

不過,就在6月27日,*ST華業卻發佈了關於媒體報道的澄清公告,稱目前未籌劃資產重組和控股權轉讓事宜。7月2日,大眾證券報還曾刊發文章就徐紅訪談提到不排除控制權轉讓,屬於先於公司披露重大事項還是誤導市場而提出疑問。

再如9月、10月兩度面臨面試退市“懸崖”邊緣時股價逆轉,也伴隨著*ST華業釋放的“利好”。然而,第五次面臨退市風險後的*ST華業,兩次出手釋放“利好”,卻沒再能上演此前四次的股價關鍵時刻的逆轉。

連續16個交易日收盤低於1元之後,*ST華業先是11月7日公告金寶礦業鑑於公司具有挽救價值,擬部分要約收購上市公司5%股份,然而當天股價跌停、收於0.90元。次日,*ST華業再發公告,稱金寶礦業已繳納要約收購履約保證金1600萬元,當天股價漲停、收報0.95元。

*ST華業此番連續“自救”操作,引發了上交所的關注,下發問詢函要求*ST華業補充披露相關情況,包括本次要約收購資金的具體來源和資金安排,說明是否存在向他人借款的情況。同時,要求披露實際控制人擬無償注入重慶思亞部分股權的進展情況。

而有公開報道稱,工商信息顯示,金寶礦業曾經是華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華業發展(深圳)有限公司則是*ST華業的控股股東。這意味著金寶礦業曾經是*ST華業的關聯方。

11日公司股價跌停收於0.86元,宣告了*ST華業此番“自救”失敗,其也將成為A股市場第7家低於面值的退市公司。

記者 陳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