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比吕布还要反复无常,投一家害一家,最惨的害得别人家破国亡,您认同吗?

徐老大


绝对不认同。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没有人是一成不变的,刘备出身一个没落的皇室家族,在一个乱世时代,能够白手起家,除了刘备所拥有的礼贤下士、坚韧不拔、折而不饶、永不言败的精神,成功创下一片基业,名垂青史,刘备还能依靠什么?



刘备在起兵过程中,为了生存,确实是投靠了不少的势力。如果不投靠其他势力,以刘备的实力,在乱世之中,无法生存,当年刘邦白手起家打下天,不是也投靠了项梁,刘秀打天下,也投靠了更始军的前身绿林军吗?

需要说明的是,刘备的投靠不是反复无常,也没有像吕布一样,卖主求荣,甚至杀主求荣!



吕布是丁原的人,投靠董卓时,杀了旧主丁原,这叫杀主求荣,投靠董卓之后,王允又引诱吕布杀了董卓,这同样是杀主求荣,这违背了君臣之道和世俗道德,这是大逆无道。

刘备靠着商人张世平、苏双提供第一笔资金起事,白手打天下,势力太单薄,不得不投靠自已的同学公孙瓒,刘备即使投靠了公孙瓒,也相当于拿着小股入伙一样,并不是公孙瓒的直系手下,始终是半独立的状态,后来刘备借着支援陶谦离开了公孙瓒,这也是经公孙瓒同意的,与刘备一起支援徐州的还有公孙瓒的部下青州刺史田楷。



刘备离开公孙瓒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看出了公孙瓒这个人过于残暴,成不了大事,而且会败给袁绍,刘备是有先见之明的,这也是刘备一直活着的原因之一。

刘备在194年就离开公孙瓒投靠徐州陶谦,5年后公孙瓒败给了袁绍,自焚而死,这能怪到刘备头上吗?



刘备在投靠了陶谦之后,被陶谦安排在小沛抵抗曹操,陶谦是在刘备投靠的当年去世的,并且陶谦还主动将徐州托付给刘备,刘备如果有加害陶谦之心,能在徐州立足吗?能得到他日后的金主糜氏家族的支持吗?

陶谦是病死的,与刘备没有任何关系,刘备在陶谦病死后还得到徐州军民的一致拥护成立徐州牧,并且得到糜竺这个徐州富商的金援,再也不用担心打仗的军费问题了,这是刘备的魅力。



刘备在主政徐州期间,因为收留吕布,刘备在前线与袁术作战时,吕布乘机夺了徐州,刘备走投无路,才投降了吕布,被吕布安排在小沛,后来吕布眼见刘备势力一天天大起来,再次攻打刘备,刘备走投无路,投靠了曹操,然后与曹操一起灭亡吕布。

吕布之死倒是有刘备的原因,但是徐州原本就是刘备的,是吕布靠不正当手段夺来的,刘备与吕布就像是战场对战的敌我双方一样,吕布最后被曹操与刘备的联军灭掉,能怪刘备吗?战场上失败了,能怪谁?



刘备之后投靠曹操,曹操当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刘备非常明白曹操是什么人,一山不容二虎,刘备只是短暂的投靠曹操,不久参与衣带诏,借着带兵拦截袁术之机,逃离曹操控制。

当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时,刘备趁机夺取了曹操占据的徐州,再次反对曹操,被曹操击败,关羽都被曹操俘虏,刘备狼狈逃到北方投靠了袁绍。



刘备投靠曹操是因为形势所迫,要对付共同的敌人吕布,吕布死了之后,刘备与曹操就没有合作的共同利益,刘备又不愿意屈居于曹操之下,所以与曹操决裂,刘备确实阴了曹操一把,不仅参与反对曹操的政变,而且还趁机夺了曹操的城池,这不过是政治斗争,况且即使刘备背叛,曹操照样活得好好的。

刘备离开曹操后就投靠了袁绍,这也是无奈之举,也只是袁绍离刘备最近,而且当时曹操和袁绍正在打官渡之战,敌人的敌人就朋友,刘备于是投靠了袁绍。



刘备投靠袁绍的时间比较短,前后不过一年时间,在袁绍还没有完全失败之际,刘备就看出袁绍将来会败,于是借着向南方联合刘表一起攻打曹操之际,离开了袁绍,注意是刘备离开时,袁绍还没有失败,是提前离开的,这就是刘备的预判本事。

袁绍在官渡之战失败2年后,就病死了,袁绍在官渡之战的失败与刘备没有任何关系,袁绍的失败是自找的,是被曹操在战争中打败的,怎么能怪刘备呢?



刘备之后投靠了荆州牧刘表,这是他投靠时间最长的势力,与张绣一样,刘备被刘表安排在荆州的最北边抵抗曹操,作为荆州的北方屏障。

刘备是以个人武力出卖给刘表,替他守卫北疆,换来双方合作,并不是刘表的直接下属,而是一股独立的势力。



在曹操解决北方统一问题后,开始对荆州用兵,刘表在曹操南下的路上,就病死了,刘表是病死的,与刘备无关,况且刘备南逃之时,诸葛亮劝他趁机攻取襄阳,刘备也没有落井下石,而是率领军民继续南逃,跟随刘备一起南逃的还有十万百姓,这些人都是自愿的。

刘表死后,荆州的主人也是刘琮,刘备反而投靠刘表的另一个儿子刘琦,与刘琦一起在赤壁之战抵抗曹操,曹操战败后,刘备还以刘琦名义收复了荆南四郡,刘琦生病去世后,刘备才完全独立的拥有了荆南四郡。



刘备在不断投靠各种不同的势力时,从来没有使用阴谋论,夺取或杀死旧主,不像吕布那样,刘备都是提前离开旧主,这些人之死也与刘备没有关系,相反,刘备一生还落下仁义的贤名。

所以,刘备不是反复无常,也没有投一家害一家,更没有害得别人家破国亡,这些说法都是不正确的。


一国之君历史研究


三姓家奴这个词出自猛张飞。

别看张飞外表粗犷,性情粗野,没什么文化,“三姓家奴”这个词被他一喊出来,还是震惊全场的,吕布从此之后,就与这个贬义词相伴一生,甩也甩不掉了。


吕布改过三次姓,认了两个干爹,每次都把“干爹”当做跳板,跳槽你就跳槽好了,吕布每次都把前任干爹给杀了,所以说,“三姓家奴”这个标签贴给吕布,真心不冤枉他。

那么,刘备呢?

刘备前半生蹉跎坎坷,跳槽次数比之吕布,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何他不是“三姓家奴”呢?

先来看看刘备跳过的那些槽。

第一个公孙瓒。公孙瓒是刘备的老同学,一起师从卢植。刘备跟着公孙瓒镇压黄巾军,立下了不少战功,后来获得了平原县令的小官。

就是在公孙瓒处,刘备挖走了猛将赵云,刘备做事有些不地道啊!


第二个陶谦。陶谦误杀了曹操的老爹,曹操为报父仇准备攻打徐州。陶谦四处搬救兵,刘备打着公孙瓒的旗号来到了徐州。

后来,陶谦病死了,刘备白捡了个西瓜,终于有了立足之地。

第三个曹操。刘备刚到手的徐州被吕布抢了去,刘备打不过吕布,只得依附于曹操,后来借助于曹操的力量击败了吕布,并捉住了他。

本来,曹操产生爱才之心,不想杀吕布,结果刘备来了句“公不见丁建阳、董卓之事乎?”,彻底要了吕布的小命。


曹操对刘备很好,提请汉献帝封他为左将军,封宜城亭侯,还获得了刘皇叔的名号。可是,刘备不思回报,以怨报德,私底下参加了“反曹联盟”。

曹操请刘备青梅煮酒,刘备担心密谋败露,就找了个“截杀袁术”的借口,准备离开此地。曹操很高兴,给了刘备一万人马,并把大印给了他,哪知道刘备经过徐州的时候,动起了歪脑筋,不仅强占了徐州,还杀死了地方官车胄。

刘备啊,翻脸比翻书还快,真心人品不行啊!

第五个袁绍。刘备呆在徐州没几天,就被曹操干败了,一人一骑逃到了袁绍处,老婆孩子顾不得了,兄弟更顾不得了,此时关羽投降了曹操,斩颜良,诛文丑,千里走单骑等故事就发生于此。


第六个刘表。在袁绍与曹操激战正酣之际,刘备离开了袁绍,投靠了刘表,他盯上了荆州这块大肥肉。就是在荆州,刘备找到了军师诸葛亮;就是在荆州,刘备搞得刘表家庭内讧,刘琦和刘琮争夺继承人之位,鸡犬不宁。

综合来看,刘备换了六个领导,跳槽次数,堪称三国第一人,而且凡是他依附的领导,无一例外都没有好下场,公孙瓒战死,陶谦病死,袁绍败亡,刘表病死,只有一个曹操幸存,但也被刘备祸害的够呛。

如果说吕布是“三姓家奴”,那么刘备就是“六姓家奴”。


一半秋色


吕布的反复无常是利益所趋。刘备的反复无常是志向所屈。。。刘关张自桃园结义,战黄巾,以军功封安喜县尉。都邮索贿,刘备怒鞭都邮走人。到冀州投同窗好友公孙瓒,时值十八路诸候讨伐董卓,刘关张随公孙瓒前往汜水关。董卓大将华雄耀武扬威,连斩十八路有候上将多人,关羽看不下去,出马斩了毕雄。在虎牢关,董卓义子吕布如狼似虎,连斩几将,公孙瓒出马,几个回合就招架不住,张飞飞马相救,拦住吕布厮杀,五十回合不分胜负。关羽纵马双战吕布,三十合后不能取胜,刘备持双剑加入战团,吕布遮挡不住,打马向虎牢关飞奔而去。三英战吕布,打出了刘关张名片。公孙瓒推荐刘备为平原相,助三千兵马。。。。黄巾贼围攻北海郡,北海相孔融叫太史慈请平原相刘备前来解围,太史慈妒忌刘备。徐州牧陶i兼部下杀了曹操父亲曹嵩,曹操前来寻仇,要血洗徐州,陶i兼遍请诸候前来相助,只有平原相刘备率三千人马赶到。因吕布袭击濮阳,曹操回师。陶i兼将刘备安顿下邳,表豫州刺史。陶i兼年已将老,二子无能,请刘备领徐州牧,刘备坚持不受,刘备三让徐州,成为美谈。陶i兼死后,在徐州官员士族的一再坚持下,刘备领徐州牧。。。吕布从兖州被曹操赶往徐州投靠刘备,刘备热情款待,安排在下邳。刘备外出讨伐刘辟,被吕布趁机夺了徐州。刘备联合曹操对付吕布,经过艰苦奋战,终于打败吕布,将吕布生擒,在白门楼曹操征求刘备对吕布的处置,刘备说公忘了董卓丁建阳之事否,曹操下令缢杀吕布。这是刘备要的结果,吕布武力太恐怖了,不能资助曹操,现在自己一无所有,将来有势力与曹操有得一战,有吕布在曹操方,是自己最大的障碍。。。刘备随曹操到许昌,晋见献帝,一查族谱,刘备是皇叔,献帝异常高兴,封刘备为左将军,领豫州刺史。刘备但且留在许昌,陪献帝打了一回猎,目睹曹操对献帝无礼,自己倍加小心。献帝请刘备入宫密授衣带诏,曹操也请刘备煮酒论英雄,曹操说天下英雄唯使君与孤也。刘备决定离开时非之地,向曹操借兵讨伐袁术,曹操爽快地给五万自己将领统帅的士兵给刘备,后又反悔派许褚去追,刘备哪能回头,快速占领徐州。曹操大军攻打徐州,刘备张飞突围出去各自分散,关羽及刘备家属在下邺落入曹操手中。。。刘备北上投奔袁绍,袁绍没迎献帝,迎来了皇叔,执礼甚恭。刘备在官渡之战袁绍败前逃离了邺城,关羽千里寻兄,三兄弟在古城相会,又相遇赵云,皆大欢喜。。。一路南下到荆州,刘表出城相迎,相谈甚欢。刘表属下建议,刘备野心不小,怕夺我荆州,刘表把刘备安排到抗曹第一线新野县。刘表年老体弱,死后怕异母的两个儿子不相容,小儿子刘琮母家势力天,娘舅蔡瑁掌管军事,只怕大儿子刘琦吃亏,有心将荆州让于有才能有领导能力的刘备。刘备在新野得到徐庶的辅助,打败了来犯的曹军夏候惇。一查是徐庶所为,抓其老母,逼徐庶回曹营。刘备徐庶难分难舍,徐庶走后回马推存诸葛亮。刘备求贤若渴,诚心三请诸葛亮出山相助,诸葛亮被刘备的执着和城心所打动,请刘备入草庐,畅谈天下大事,规划隆中策略。刘备得诸葛亮,如鱼得水,事业风生水起。于情于理不能接受刘表的荆州,强占荆州。诸葛亮联盟东吴,大破曹操,刘备在荆州占有一席之地。刘备领兵进取益州,攻取汉中,在219年称王,222年称帝,达到人生顶峰。纵观刘备一生,从小志向远大,一生颠沛流离,寄人篱下,只是寻求发展,是故人朋友关系,不是上下级关系,也没有损害属主利益。刘备的反复无常,是人生困境时寻求生存,寻求发展,这是正常的,也没有直接导之哪家诸侯家破国亡。对刘备投一家害一家的说法是不认同的。


刘坤忠120


《三国演义》,并非正史,题主一定是全信了三国中的说法。

“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本来就是胜利者书写的,谁对谁错也难说得很。就算吕布这个真正的“三姓家奴”胜利了,史官也保证把他写得英明神武,还夸他“审时度势”呢!

其实,刘备先后投奔公孙瓒,陶谦,曹操,袁绍,吕布,刘表,他也是没有办法啊!实力仍然在弓箭的射程之内,自己还是别人向猎物,不依附强大的地头蛇,就被人消灭了。那个时候刘备只是一条逃命的丧家之犬而已。

但是刘备虽然投奔多家地头蛇,却从未和吕布一样杀了“义父”丁原和董卓,所以他的名声比吕布好。刘备还有一个优点,他在曹操追杀时,还注意保护老百姓,在刘表处,跟他过江的老百姓有好几万啊,这些都是“民心”啊。

所以,刘备比吕布强。而且刘备投奔谁,谁就倒霉,也只是偶然。凭曹操军事集团的强大实力,统一天下是必然趋势。







南雷霆峰


完全同意,事实如此,不容狡辩!

但是,必须声明,不是刘备故意要坑人家!而是他带给人家的灾难!!!

就拿陶谦来说,刘备本是来帮助陶谦抵挡曹操的,可以说是成功了,刘备凭着他的一封信就让曹操退军了,这是事实。为此,陶谦推荐他为豫州刺史,也算是回报了。但是,他在徐州,曹操怎肯干休?于是,曹操大举进攻徐州,按照诸葛瑾的说法:“故土沦陷,生灵灭绝。离弃祖坟,携老带幼,披荆斩棘”,陶谦和徐州就这样被灭了,难道是刘备的问题?

在看看荆州,刘备曾经拒敌夏侯惇于博望坡,郭嘉建议曹操南下荆州,来了,刘备是反对投降的,刘琮不争气,荆州之襄阳、樊城投降,江陵也被拿下,最后,刘备不得不在赤壁与曹操相拒,打得顺手,曹操出师不利,于是大疫!曹操虽然退兵了,刘表也就家破人亡了。明摆着这件事与刘备没有关系!而且刘备抛妻弃子坚决抵抗,是应该给👍!事实确实是刘备来了之后,曹操才打荆州的。😄

张鲁就更与刘备没有任何关系了,当时刘备还没到汉中呢?张鲁在逃亡巴中时。刘备接受黄权的意见,以黄权为护军率部准备迎接,一片好意!张鲁愤怒的说道:“我宁愿为曹公的附属,也不为刘备的座上客!”于是投降曹操。这就是著名的”宁为曹公作奴,不为刘备上客”,张鲁投降曹操后,曹操对张鲁非常厚道。家没有亡,不但没亡,还与曹操结亲了。

最后说到刘璋,对于刘璋,刘备完全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小人!卑鄙无耻的手段,无所不用其极。

首先说刘璋是想请刘备协助抵抗曹操、张鲁的,刘备从江陵率军赶到涪城,刘璋率领步、骑兵三万多人,车驾幔帐,光耀夺目,前往与刘备相会;刘备所率将士依次前迎,大家欢聚宴饮百余日。刘璋以大批物资供助刘备,让他去讨伐张鲁,然后两人告别。

结果刘备调转兵力攻打刘璋!哈哈哈😄,刘璋奋起抵抗,双方战争历时近三年,期间刘璋军杀死了刘备军军师庞统,使得刘备陷入苦战。后来诸葛亮、张飞、赵云三路援军由荆州支援刘备。即便如此,刘璋还是非常仁义!!!必须给大👍。

益州从事郑度向刘璋建议以坚壁清野拖垮刘备,刘备知道后十分忧虑。法正这个王八蛋!却说:“刘璋虽然没有什么才能,但还算是个爱民的州牧,因此不可能采纳这个会损害百姓利益的计策。”既然知道刘璋是爱民得州牧,还要用如此卑鄙无耻的手段去对付爱民得州牧,可见他混蛋到什么程度!!!说归说、骂归骂,法正毕竟是说着了,刘璋说:“吾闻拒敌以安民,未闻动民以避敌也。”为此,我不得不给刘璋点👍。

可想而知,结果刘备进兵包围成都,并派简雍劝降刘璋。当时城中有三万精良部队,粮食够支持一年,官吏百姓都想抵抗。刘璋说:“我父子在益州二十多年,没有给百姓施加恩德,却打了三年,许多人死在草莽野外,只是因为我的缘故。我怎么能够安心!”于是打开城门,出城投降,部下没有不哭的。

最后,把刘璋打发到了荆州……家破人亡了!强取豪夺,毫不掩饰,卑鄙无耻!

所以我太同意了。


公明淏


这是一个好问题啊,值得仔细品味。

对于历史人物的感知,可以尝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这样更有意味。

站在汉献帝也就是老板的位置来看,家族企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没有过硬的产品,就靠那个百年老店的牌子,不断地开设分店,目的就是生存下去。

可刘备不认真打工,就依仗跟老板同姓,到处忽悠。人家好不容易开了家分店,老板一分钱不出,只给了个牌子,刚刚有点起色,刘备就来挖墙脚,想当店主,人家能干吗?

献帝也不高兴啊,心想,你只要好好干,不必说叫你皇叔,就是让我叫你皇大爷也行啊!

看看刘表、刘焉那些大爷们,尽管也讨厌,起码守着一个地方不惹事也行啊。

诸葛亮想啊,圣人说“三十而立”,我二十好几,也老大不小了,虽说有点小名气,可不出去做点事的话,后世就真以为我“自比管仲、乐毅”是在吹牛逼。我真没有啊,我说的是真的。可就是没几人能相信。看来必须要下狠手了,否则,后世真以为“三个臭皮匠,就会比我强”。

挑来挑去,曹操这老头还行,能听得进意见去,可就是本事太大,心更大,手下有本事的人太多。即便他坐了天下,也轮不到我发号施令。那可就是真得替人打工,成就不了自己。

孙权这家公司还不错,就是老板太年轻,恐怕熬不过他。只要他不死,就没有自己的出头之日。

其他的小门头,实力太小,老板还不咋地,没啥指望。

刘备哪,虽说是个卖鞋的,目前跨行业经营不算成功。但有几个员工还不错,虽说都牛皮哄哄,但年龄都很大。正好再出几年力就挂掉,那时候,自己说了算,没有人控制得了。

于是乎,诸葛亮决定出山。有人就替他做了个广告,说“孔明得其主,不得其时”。不仅夸了诸葛亮,顺便夸了一下老板。

关羽、张飞是万人敌,更似一个侠客,自有行业的道。既算是规矩,也算是信仰。那就是不可以朝秦暮楚,三心二意,必须从一而终。捆在一起,坚持到最后,不管结果如何,成就别人的同时,也会成就自己。

刘备要成就自己,必须要依赖一些人。不给一些人一些东西,他们不会给你卖命。这些东西不仅仅是金钱、美女,这就靠忽悠的功夫啦。

毕竟是成者王侯败者寇,刘备占了个地盘,还称了帝,不失时机的挂了。恰巧后世还需要拿他来做教化,继续忽悠后世,也就不能把他等同于吕布。

如果站在公孙瓒、袁绍、刘表等店主的角度看,刘备还有点用,手下几个员工还不错。

但刘备不是真心替你打工,总想做老板,只可以使用,不可以信任。

益州牧刘璋想啊,怪就怪自己瞎了狗眼,引狼入室,这怨不得别人,自认倒霉就是,愿赌服输。

法正想啊,幸好有刘备这么个人,跟着混个饭吃,不然这辈子就稀松了了啦。

张松想啊,我靠,这个大耳朵贼,的确是像传说中一样啊,谁招惹谁倒霉。

庞统想啊,知道这伙计是假装的,你装就要装到底哦,起码咱们把益州弄到手,再把狐狸尾巴露出来哦。这么早就露出了尾巴,看来道行还不行。估计将来没啥好果子吃,那就先撤吧。

一千个人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豹眼在想啊,没有刘备这帮子人东跑西颠,留下这么多的料,如何有那么多的问题来回答呢?

没有问题回答,悟空就不给发红包哦。

起码在豹眼看来,刘备不错。如果他在一家公司混到底,就没有这么多故事,许多问题就不好回答啦。

说了半天,似乎还没有回答题主的问题。

一句话,不好说啊。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关键是我们咋看不重要,重要的是当事人咋看哦!

在历史中探寻历史真相还是比较有味道,你们咋看呢?


豹眼看历史


不认同。吕布是豺狼,忘恩负义,只是自私自利。贤德胸怀天下,志在四海,时时不忘救民于水火。天下不是一个人的天下,有德有能者居之。刘备仁德宽厚,各路英雄贤良群起拥护。而那些上位者只图自己安逸,尸位素餐,不思进取,刘备取而代之,顺天应民,何错何过之有!





殷定国


刘备前半生四处飘零,只能依附各路诸侯,可以说是很惨。但是如果要说他反复无常,我是不认同的。他去投靠任何诸侯,都是诚心的,都是想在对方那里混一碗饭吃,只是他不会臣服这些诸侯,他想出人头地,建立不世之功,匡扶汉室。


我之所以说刘备不会臣服这些诸侯,可以从他平常的行事中看出来。刘备之所以和关羽、张飞结义为兄弟,应该是看中对方有本事。像张飞一个猪肉的,关羽一个流窜犯,和出生刘氏宗亲的刘备是不能比的,要说刘备和他们兴趣相投,我是万万不会相信。

刘备曾师从卢植、郑玄,这两人都是东汉朝廷有影响力的官员。特别是郑玄,他的“六天说”一直影响着曹魏的政权,在文人里面很有影响力,是当世的大儒。而卢植也是东汉有名的武将,在攻打黄巾军的战役中,一直都是主力。刘备在他们身边学习过,他的眼光和对自己的定位应该是相当高的。

刘备能放下自己的骄傲,与关羽、张飞结拜,就能看出他胸有大志,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将来建立地盘需要这两人的相助,才用仅剩的身份拴住两人。所以刘备即使再落魄,也从来没有想过臣服于任何一位诸侯。


至于提问者说刘备投一家害一家,这就太没有道理了。想当初刘备投徐州的陶谦,徐州是已在曹操的兵马围攻之下,有没有刘备,陶谦也保不住徐州之地。而且陶谦把徐州推让给刘备,也是为了让后世子孙避祸。

至于荆州刘表,刘备到他那里去了七八年,一直在新野屯军,帮助刘表守城。荆州之失,是刘表实力比不上曹操,他错失了扩充势力的最佳时间。他死后,他儿子刘琮因为恐惧曹操,觉得无法抗衡,才投降了曹操,与刘备一毛钱的关系都没有。

刘备之所以一直投靠不同的诸侯,最大原因是他缺少地盘,这样就缺少发展的机会,募集不到足够的兵力与天下英雄争雄。如果他早年有机会,有一块合适的地盘,不至于飘零十几年,若是于此,以他的实力和曹操争雄,未见就一定就是输。


昊阳闲看历史


大耳贼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织席贩履之辈,平时不愿吱声,表面呆憝,实则内心城府,反复无常的小人?

落难时惶惶如丧家之犬,投靠一家坑害一家,主人好生相待,他却总想雀巢鸠占,渔翁得利? 寄人篱下还不忘奸人妻,嫂,女儿禽兽不如?害人家破国亡,据之己有?

吕布辕门射戟救其一命,当吕被曹操活捉,满以为刘念救命之恩,帮他在曹面前求不杀之情,不料刘劝曹立杀呂布,以绝后患,呂破口大骂″大耳贼刘备忘恩负义的小人也"?


鑫挺83563181


笔者绝对不同意题主这个定论,刘备跟吕布的工作履历虽然看起来很相似,但实际上天差地别。

很多人理解刘备在北方混的那段时间里,频繁跳槽,跳槽不说,还不地道地调转枪头干前老板,其实,这只是表象,大家并没有仔细分析,刘备的种种行为背后的原因。

我们先不提刘备,先说一说“三姓家奴”吕布。

“三姓家奴”这个诨号对于吕布来说,确实没有冤枉他。吕布家庭条件差,放在汉末那个讲出身家世的时代,是很难混出头的。虽然三国演义中把他塑造成三国第一武将,但实际上,他的武功,大致上跟张辽、他的同乡张扬一个水平,与后来他干掉的老板董卓大概也不相上下。

那么肯定有人会问,笔者的依据是什么?

当然是陈寿的《三国志》咯。《三国志》中关于吕布武艺方面的记载,只有“飞将”这个外号和“辕门射戟”这个故事,其他的就一点都没有了,而对于董卓,却说他臂力惊人,跑起来飞快不说,还能左右开弓射得贼准,对张辽的描述也有一个“武力过人”的形容词。

言归正传,吕布的出身确实很难混出头,但他事业的起点,也就是所选的平台比较好,那就是东汉边疆,所以依靠军功能够快速成为地方大佬的部将。但是,这已经是他人生的顶点了,因为一个没有出身的武将,一辈子只能给人打工,完全是不可能成为一方诸侯的,那些地方大族是不可能去支持一个他们眼中瞧不起的泥腿子的。

吕布这个人人格确实有问题,他因为一匹马(这匹马是赤兔马的原型)就干掉了自己的第一个老板,因为一个侍婢(貂蝉的原型)又干掉了第二个老板,这里需要补充一点的是,正史中并没有王允的“美人计”,吕布除掉董卓,是因为睡了人家的侍婢,怕打击报复,所以主动联系王允干掉老板的。

吕布的问题,并不在于他频繁跳槽,也不在于他干掉自己的老板,而在于他的人品,换言之就是说,他背叛老板不是因为不受老板信任重用,或者被老板陷害,而是出于一些个人私利,而愤然弑主的,这样的人,怎么可能会有好名声。

说完吕布,我们再来说刘备。

很多人觉得刘备前期在北方混,先投公孙瓒,再投田楷,又协助孔融打黄巾军,之后又帮助陶谦对抗曹操,在得到徐州后,不幸被无耻小人吕布偷袭,无奈投奔曹操干吕布,吕布干掉后,又因为衣带诏背叛了曹操,跟之前自己对抗的袁绍联合打曹操,衣带诏事发后,曹操亲征刘备,刘备战败,逃亡青州,最终辗转到了荆州投靠刘表。

这么一份工作简历,看起来确实不光彩,但实际上,刘备的种种作为,并不是因为他不讲道义,忠诚,而是恰恰他给自己立的“仁义”人设,促使他做了这些事情。

刘备跟吕布一样,草根出身,人生的起点还不如吕布,如果没有黄巾之乱,大概刘备一辈子都不太可能混出什么名堂。幸好天下大乱,所以有了刘备出头的机会。

但是刘备没有家世,没有家产,也没有公知大V给他背过书,这就决定了他的事业要从零开始,所以刘备深谙立人设的重要性、既然没有人名士给自己背书,那么就自己去刷声望就好了。

所以刘备以汉室宗亲,中山靖王之后的名号为立足点,以匡扶汉室的光伟正事业为奋斗目标,这样以来,所有想要割据一方,称王称霸的家伙,都成为了他的敌人。这叫抢占道德制高点。但是刘备没有势力,谁也对抗不起,所以他还需要另外一个武器,这个武器叫做“仁义”,他投的第一个老板公孙瓒,因为公孙瓒是他老同学,当时对抗袁绍,是因为袁绍确实有不臣之心,,后来去徐州帮助陶谦,也因为曹操为了私仇发动战争,之后被吕布偷袭占了徐州,跟曹操只能说是合作,并非打工。后来反曹操,也是因为曹操看出了他的野心,本来董承搞衣带诏的时候,刘备是不太敢加入的,最后失因为曹操对其忌惮,他才加入的。

刘备这个人没有什么过硬的技术才能,最厉害的就是卖人设,可以说他一生都能把这个“仁义”的人设立的稳稳的,哪怕他做的那些事情多么不地道,他也能找到刁钻的角度,把人设经营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