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學增評傳》通過專家評審

近日,嶺南師範學院嶺南文化研究院陳國威博士主持的《黃學增評傳》課題獲深圳市寶安區“一大”課題組通過結項評審。經深圳寶安“一大”課題評審會評議,專家組認為:“該專著在採用大量的檔案史料基礎上,對我黨早期的著名農民運動領袖黃學增短暫而光輝的一生進行了深入研究並作了客觀評述,是黨史上第一本詳細評述黃學增一生的著作,填補了黨史上的一項空白。”

《黄学增评传》通过专家评审

10月12日深圳寶安黨校結題會現場。通訊員 謝寧 攝

加快推進課題立項

去年6月底,本報聯合嶺南師範學院嶺南文化研究院、黃學增後人、黨史專家等人員組成“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沿著革命先烈足跡前行”採訪考察調研團,赴深圳開展為期三天的紅色文化之旅,深入挖掘黃學增革命史料。期間,深圳市寶安區委宣傳部、寶安燕羅街道辦與採訪考察調研團的專家學者進行座談。

《黄学增评传》通过专家评审

陳國威在東莞霄邊村調研。記者 許冰 攝

在座談會上,嶺南師範學院嶺南文化研究院副教授、博士陳國威透露,自己在研究大革命時期廣東農民運動時發現,學術界對於黃學增的研究不夠,使用的史料也較單一。於是,在遂溪墩文村文史館館長黃海及我市一些黨史專家的支持下,陳國威開始涉足對黃學增的相關研究。本報於2018年7月6日第5版刊登《深入挖掘史料 為黃學增立傳》的報道。

黃學增是湛江遂溪墩文村人,是廣東四大農民運動領袖之一,也是寶安黨組織的創始人。寶安區委書記姚任表示,寶安是一塊承載光榮革命歷史的土地,具有深厚的紅色基因。為了完善寶安“一大”的歷史,2019年3月,寶安區委黨校聯合該區文體旅遊局、燕羅街道、區檔案館等單位,成立中共寶安縣“一大”黨史研究課題組,深入挖掘寶安“一大”紅色史料。通過競標,陳國威的《黃學增評傳》獲得了中共深圳寶安區委黨校的立項。陳國威博士說:“正是由於課題的立項,才加速了《黃學增評傳》的撰寫速度。”

《黄学增评传》通过专家评审

2018年7月6日《湛江晚報》第5版版面圖。記者 許冰 攝

英烈事蹟鼓舞眾人前行

陳國威一面有意識地收集文獻資料,一面進行田野調查。在這幾年裡,他上北京、去廣州、跑深圳、下遂溪等,獲得了不少有關黃學增的文獻資料。

例如在深圳、東莞調研時,他發覺東莞的霄邊村與寶安其實就是隔河而居。大革命時期茅洲河,一邊是東莞的霄邊村,另一邊則是寶安的第四區、第五區,這裡主要是黃學增活動區域。而霄邊村則是黃學增的一個同事蔡如平的家鄉。陳國威望著兩地交界處的崇山峻嶺,彷彿看到在血雨腥風中,黃學增不畏惡劣環境,一直堅定的革命信念和大無畏的精神。“黃學增不畏艱辛的革命精神,真的令人敬佩!”陳國威對同去調研的寶安區委黨校的領導說,“我時常深思當時黃學增是如何上廣州尋找革命真理的?是什麼理念支撐黃學增的?”陳國威找到了黃學增1926年在吳川遇到土匪脫身後,給省農協的報告所講到的一句話:“不過為著黨和農民的利益,不得不去,而且一個真正的革命黨人,時刻是準備犧牲的,故大膽地絕不畏怯。”

為了《黃學增評傳》這一課題,一大批熱心人士給予支持與幫助讓陳國威不勝感嘆:他們不僅僅是幫助我,更是被先烈的英勇事蹟所感動。“很感謝本單位的王欽峰常務副院長,他給予了我大量支持。”此外,在這個項目的調研與檔案的收集過程中結識了陳充、符銘、黃海、何傑等人,他們發現史書上有關於南路革命時期的資料,特別是有關黃學增蹤跡的片言隻語時都第一時間告訴陳國威。有一次,符銘大姐到海南旅遊,原本不經過陽江鎮,但聽到陳國威說希望在瓊崖蘇維埃政權成立的舊址拍一張圖片,符銘大姐馬上調轉車頭向陽江鎮方向奔去。誰知道遇到修路,其中大約26公里的路程走了兩個小時還不到一半。大家紛紛感嘆:“現在都如此艱難,想當年黃學增真的不容易啊!”

《黄学增评传》通过专家评审

《黃學增評傳》。記者 許冰 攝

傳承發揚革命精神

對黃學增的研究被寶安黨校立項之後,陳國威加快了收集資料及寫作的步伐。他通過各種方式大膽想象,小心求證。

如獲得黃學增在廣東省宣講員養成所的同學錄,在該同學錄裡獲知黃學增還曾採用過“道傳”這個名號。陳國威說:“這對於我們理解黃學增的信仰信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雷州檔案館,他發現譚平山在雷州中學一份早期文獻,瞭解到譚平山與黃學增在革命的道路中是存在著密切的關係;在高州,發現了一份有關黃而祀的檔案,而據說1922年黃學增發起成立雷州青年同志社的地方恰好就是在墩文村黃而祀的家……

目前,陳國威博士通過評審的《黃學增評傳》,文字達二十三萬字,圖片數十幅,主要是採用檔案史料以及當時的文獻資料撰寫,目前正與出版社聯繫出版事宜。

寶安區委黨校常務副校長、課題組組長鬍雨青表示,《黃學增評傳》課題結項,這對於正確敘述廣東南路紅色先驅、廣東南路紅色之子黃學增的歷史有較高的價值和深遠意義。該課題能讓更多的幹部群眾瞭解到革命先輩的事蹟,堅定理想信念,珍惜美好生活,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革命先輩為榜樣,以革命先烈不怕犧牲、甘於奉獻的優良傳統激勵自己,弘揚革命精神,傳承紅色基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