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有一種說法很有意思,牛市出百元股,熊市出三元股。

牛市出百元股的主要情況是牛市,大家的情緒非常的高漲,因此股票的估值都會炒作的比較的高,所以牛市會出現大面積的超過100塊錢的股票。

而熊市就不太一樣了,大家都說牛市重勢,熊市重質,也就是說熊市大家更看重於質量,都有一些朦朧利好,大家都視而不見,只對公司本身已經發生的事實作為判斷股票價值的基礎。而且熊市本身會導致上市公司大股東大面積的虧損和破產,因此股票的價格也會被壓的特別的低,甚至不得不賣殼求生。

現在可以說是熊市的末期,而最近一段時間的上漲,很多人也都高喊牛市要來了。現在市場上有大量的兩元到三元左右的股票,而老百姓很多人都喜歡炒作低價股,覺得低價股可以買的更多,甚至從心底裡覺得低價股的上漲空間會更大。

事實上,股票的價格取決於股票的收益和市盈率,和股票本身是高價股還是低價股並沒有必然的關係。中弘股份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因為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一塊錢被強制退市。而茅臺,卻以超過700元的價格位列兩市第一大高價股。

當然有一些低價股也是很好的投資標的,例如一些位於價格底部的基建股,以及一些股本特別大的大盤股。如果做好功課,選擇股票市盈率低,成長空間大的股票進行長期投資也會獲得很好的收益。

一句話,高價股有高價股的道理,低價股也有低價股的道理。

在初入股市的時候,自己也是喜歡投資“低價股”,從直觀上感受“低價股”未來具有很大的上漲空間,具有豐富的想象空間。一旦自己抄到了底部,那麼就能夠獲得最大收益。

對於“低價股”自己是這樣看待的:

低價股,通常就是常見的每股3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當然,低價股深受廣大股民的喜愛。為什麼?通常,低價股給人的感覺則是,跌不下去,估值已經到底,下跌幅度有限等。

在有行情的時候,通常將上市公司每股10元價格以下的股票統稱為低價股。這就對於低價股的區間有著不同的選擇。

如果是低於10元價格的上市公司股票,在3600餘家上市公司中有1600多家符合條件。要是低於3元每股的上市公司呢?則只有80餘家上市公司。

一、“低價股”與“高價股”,其實道理是一樣的。

從股票的價格對比來說,雖然低價股給人有豐富的想象空間,但是與高價股,並沒有實質性的區別。

如果A上市公司與B上市公司,除總股本數量以外的條件都是一樣的。A公司總髮行股票數量為1萬股,B公司總髮行股票數量為200萬股。A公司的股票價格為400元錢,B公司的股票價格為2元錢。

那麼,從股票的價格來看,A公司的股票就是“高價股”,而B公司的股票價格是“低價股”。

但是,從上市公司各項財務數據、條件、市值來看,都是一樣的。可唯獨總股本數量不同。呈現著一個是“高價股”,而另外一個則是“低價股”。

所以,看待“高價股”與“低價股”,不能單一的從股票的價格上看待,還要從其他條件去看待,特別是同類型、同水平的上市公司,可能就因為這總股本數量的不同,而呈現的結果不同。

但是,實際呢?上市公司的價值其實是一樣的。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二、在牛市中,“低價股”確實具有優勢。

在A股上市公司中,確實“低價股”具有著優勢:

1、低廉的價格,每手投資需要支付的本金更低,更容易獲得投資者意向。

低價格的股票確實十分具有誘惑力。如果說兩家上市公司的條件、數據都是相同,在總股本不同的情況下,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為400元,而另外一家上市公司的股票價格為2元錢。

在牛市中,可能出現的結果就是,“低價股”的上漲幅度要遠遠大於“高價股”,甚至高出100%、200%的幅度。

“高價股”每手需要支付的成本高,而“低價股”需要支付的成本低。所以,在同等條件下選擇,更多的投資者會選擇“低價股”而不是高價股。

2019年公佈期末投資者數量,現A股共計有1.49億戶投資者。而在2018年時公佈過這樣一項數據,投資股市資金低於50萬的賬戶,佔比總投資者的95%。

如果說,一手100股投資就需要幾萬元,很多投資者都沒有辦法實現分倉,以及更好的投資其他股票。所以,在選擇上通常會將20元以上、30元以上、40元以上的股票放棄掉,進而選擇2元錢、5元錢、10元錢附近的股票。

“低價股”因為所需支付的成本低,所以更容易獲得投資者意向投資。

低價股為何受追捧?

就現階段而言,單一的低價股投資,選擇後者更為合適。為什麼?因為前者的數量多、價格高,重要是數量實在是太多了,如果沒有一定的方式方法進行優化選擇,很難執行投資,就算是每一家公司平均投資1000元,也需要160萬元,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不能很好的執行。

那麼後者呢?已經跌到了二三元的價格,雖然幅度上依舊是按照百分比執行,但是,面對現在的行情,很多都已經跌不動了。並且,當真正的行情到來的時候,低價股也會受到“熱捧”。

低價股具有豐富的想象空間,具有抄底的意願。

“低價股”一般所處的歷史走勢位置在哪裡呢?一般會處於相對低位,並不是相對高位。

所以,一打開“低價股”的走勢圖形,就能夠有一種豐富的想象空間,認為股票已經跌了這麼多了,未來就算是繼續下跌,跌幅也會有限。

再面對股票的低價格,所需要支付的成本不大。或者同樣成本下能夠投資的股票數量更多。也就容易萌生投資意願。

最重要的,還是投資者普遍存在“抄底意向”,期望自己能夠抄到股票的大底,未來能夠通過一次低價股的投資賺得“盆滿缽滿”。

投資低價股有兩點需要注意:

1、不要投資單一隻低價股,要用範圍式投資。

低價股不代表著風險低,比如一家上市公司股票價格為100元,價格下跌至50元,從金額上看是下跌了50元,但是從幅度上看下跌了50%。那麼低價股呢?價格為3元,下跌至1.5元,雖然從金額上看下跌了1.5元,但是從幅度上看也是50%。

所以,低價股一樣具備著風險。

那麼,為什麼低價股也具有著較好的投資性呢?就是因為低價股在有行情的時候,有著很多的投資者樂意投資低價股,因為被“熱捧”,所以也就容易出現需求旺盛的情況。那麼,在這種情況情況下,最可能發生的事情會是股票價格的上漲。

但是,並不是所有的低價股都可能被“熱捧”。

可以說,誰也不知道哪家低價股能夠被“熱捧”。在低價股具有一定風險的前提下,就需要分散一定的風險。那麼應當怎麼分散呢?

就是,不要投資單一隻低價股,要範圍式的進行投資。既能夠規避單一隻股票可能存在的風險,又能夠綜合收益,分攤風險。

當然,如果股市有很好的行情,往往低價股綜合平均水平會有著不錯的上漲幅度。

2、要有一定的時間期限。

投資低價股並不是一天兩天就執行完畢,也不會是成為永久股東。所以,就需要給投資低價格制定一個期限。

美國投資大師約翰·坦伯頓的“成名戰”就是投資低價股,其投資低價股有兩點特徵,第一點就是範圍式,上述我們講到了。還有一點就是時間期限。

對於時間期限有三種判斷:

①、依據股市漲跌進行判斷,也就是根據股市的漲跌慶情況去判斷是否需要賣出;

②、依據持股的漲跌幅進行判斷,也就是通過持股的上漲幅度進行判斷,比如約翰·坦伯頓在盈利300%的時候將股票係數出售;

③、有著一個時間期限,約翰·坦伯頓將在持股的第四年間係數將股票出售。

目前A股階段買什麼股票

下面為大家分享包括股市導圖總綱、k線、均線基礎、切線、指標分析、選股、板塊輪動以及股市中的各種騙局,希望能給大家來個股票知識大梳理,更多更具體的投資乾貨知識分享,敬請關注越聲研究,後面將會為大家一步步分享!

(注意:以下圖片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1、獨創形態戰法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2、指標分析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3、統計分析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4、選股方法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5、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由於篇幅有限,想查看本文高清原圖和獨創形態戰法,可關注公眾號越聲研究(yslc927yj),更多後市操作及股票技術分析方法等你來學習,乾貨源源不斷!

如何從技術面上找出牛股:

1、看成交量

雖然成交異動的不一定是黑馬,但黑馬的形成必有成交異動伴隨:

牛股初期:成交量均勻放大。一般來說,只有當成交量出現均勻、持續的放大,行情才能連續上揚,也才能出現黑馬;

牛股中期:成交量極度萎縮,主力在建倉後都要進行打壓洗盤,成交量大幅萎縮,而當成交量再度放大,主升浪就要到來時,方可介入;

牛股後期:連續的拉昇之後高位出現巨量之後呈現量縮價跌,說明主力逐漸派發,也有新資金不斷在高位接盤,股價出現滯漲的橫盤震盪。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2、看整理時間

正所謂“橫有多長,豎有多高”,一般說來,個股橫盤整理時間越長,一旦突破後,上漲空間也會更大,股價突破大型整理形態,如突破突破大型三角形、大型箱形、長期整理平臺後,往往預示著大行情的啟動。股價在一個價格區間裡進行長時間的連續蓄勢,達到籌碼的徹底換手,同時把沒有耐心的跟風者清理出局,等一切準備就緒後,騰空而起。一般有這樣一個說法,橫有多長,豎有多高。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3、看拉昇方式

行情的大小,可從主力拉昇的方式來預測,一般說來,主力最佳的拉昇方式是:以小陽小陰的走勢緩慢拉昇,股價長期運行在MA5上方,主力在緩慢拉昇中完成建倉,此類個股主力上漲目標高,經過洗盤之後,後市漲幅喜人。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強勢牛股的所有特徵

所謂的強勢股票並不是說那些熱門或者題材,但是等它漲上去的時候自然就變成了熱門股票,這就是你為什麼容易追高的原因了,因為你把重點放在了“熱門”這兩個字上。做熱門很容易虧損,我有個朋友是搞量化投資的,之前就做過一個實驗,量化策略是選擇熱門的股票來操作,結果最後的數據統計盡然虧損達到70%,雖然量化交易有自身的短板,但是也充分證明一旦股票成了熱門股票,那就意味著你很容易買到高點。這也從側面印證了一個心理,開始高拋低吸,在突破之前你拋出去了,即使突破的時候你又買回來了,但是洗盤把你洗出去了,後來一直漲但是一直不敢買,最後你敢買的時候買在了頂上。

強勢股有自身的形成條件,重要的就是有資金介入,這個在圖形上是可以顯示出來的。下面就把選擇強勢股票的方法和大家分享,但是這些方法有的地方是建立在主觀層面的,很多地方還需要你記錄下來,在實盤中遇到的時候深入體會。

今天拿西水股份這隻股票講一下,西水股份在保險板塊裡面在去年的四月份之前都屬於弱勢的品種,它不屬於強勢股票這個概念裡面,也就沒有進入我們的視野,但是從五月份之後就不一樣了,保險裡面只有中國平安比西水股份強,其他的都不如它強勢。我們說市場唯一不變的就是變化,你要做的就是順應這個變化。下面這個圖是把西水股份的走勢用教學模塊的方式畫出來方便大家理解。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做生意怎麼才能掙錢?這個貨你二十塊錢進的,然後一百塊錢賣出去,刨除成本你中間的這個差價就是掙錢。差價越大你掙得就越多。相對於股票來說,就是股票漲的越高,你的利潤就越豐厚唄,這就是做強勢股的好處,而不是冒著風險去賭漲停板。選擇強勢股有哪些標準呢?

一、突破一個重要的壓力區,一個重要的壓力區或者形態被突破之後,我們就認為這隻股票可能成為強勢股,當然這裡面的的假突破要靠經驗和心態處理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二、股票價格在上漲的時候,下面的成交量會溫和放大,股票價格在下跌的時候,下面的成交量會縮下去。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就說明這隻股票是有大資金在裡面參與的。因為下跌洗盤不可能放量啊,怎麼可能越洗越多呢?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三、道氏理論怎麼定義上升趨勢的,高點不斷在創新高,低點都比前低點要高。這就是用趨勢去尋找強勢股。如果你發現這隻股票上上下下,好亂啊!看不好就不要做嘛,三千多隻股票總有一個是你能看懂的。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四、一隻強勢股票在上升過程中一定是要有一個很大的回撤的,否則很難漲高,主力要做到高度控盤嘛,一般這個回調的幅度大概是前面上漲區間的30%-50%,然後價格在某一個地方受到支撐後再進行整理,做出一個形態,再突破。

五、這隻股票要創新高,追漲殺跌在華爾街是非常好的投機思維,但是在我們這裡創新高進場就被視為接盤,不知道什麼理論。這種領頭羊的強勢股都會出現創新高,而且一旦趨勢形成,會不斷創新高。

六、中繼整理形態一般是強勢股在快速拉昇前做的最後一波調整了,經常出現的整理形態有杯狀帶柄,三角旗,上升三角形,喇叭形等。

讓巴菲特告訴你,可以買一支2塊到3塊之間的股票,買十幾萬股嗎?

看準了這六個條件之後就是等待入場了,一根K線突破了收盤價在高位,並且下面的成交量放大,這個時候你就可以進場了,有人聽完說,這麼簡單我都聽懂了。這就回到我之前說的那個問題,具體的操作中有很多地方會更加複雜,這就需要你自己去積累經驗,因為我想把100%的東西都告訴你,但是我做不到,實盤中會出現很多複雜狀況,我一下子講不出來。但是我能告訴你的就是,處理複雜問題的核心是心態,所以最重要的還是做一個心靈的交易者。

贏在執行力

認識很多非常自負的操作者,言談時雄心萬丈,舉足間躊躇滿志,順手時覺天下財富若掌中之握,逆境處嘆時運不濟慨命途多艱!誠然,很多交易者在這個屢遭挫折的市場中學到很多,有很多非常寶貴的教訓和得之不易的經驗,他們能夠在覆盤時的靜態圖表上從容獲利,能夠在既往的歷史走勢中找到獲取暴利的訣竅和感覺!然而,一旦讓他們坐在瞬息萬變的動態屏幕前,他們又迴歸了自己,迴歸了過去,迴歸到失敗的影子裡,他們所好不容易知道的東西已經無法擺脫情感的左右,他們那長在身上的手指已然被無法泯滅的人性驅使!孔傳:“言知之易,行之難。”是的!執行!你的執行——你的對自己正確指令的不折不扣的執行,是你卓越與平庸的界點,是你專業與業餘的界點,是你最終交易成敗的界點!

值得一提的是,這裡談到的執行是在你“知道”的前提下,如果你對市場還沒有形成自己正確的感覺,正確的認識,沒有形成自己系統的理念和久經檢驗的贏利模式,那麼,你還很有必要去理智地俯下身子在這些基礎層面上再做研究和探索,這是不可省略的一個過程!

對於優秀的交易員而言,執行力不是某種單一素質的表現,而是多種素質的結合與凝結,它體現為一種深謀遠慮的洞察,一種慧思敏銳的思維,一種捍衛信念的態度,一種雷厲風行的風格,一種直面風險的坦然,一種從容專注的性情,一種襟胸萬里的氣度。表現在做盤上,應該是有所為,有所不為;進可攻,退而不敗;不符合自己的做盤模式,不動如山;符合模式條件的計劃機會,果斷出擊!計劃內的止損或出局,必須立即第一時間無條件執行!值得重提的是:

嚴格止損這是在股票市場生存的第一要領,同時也是一條鐵的紀律。之所以這樣說,是因為這一紀律執行的好壞直接關係到你自身實力的保存。如果一次判斷失誤,不及時嚴格止損,很可能造成重大的虧損甚至全軍覆沒。在這條紀律的執行上,要堅決果斷,不能等,不能看,更不能抱有絲毫幻想!

嚴格控制這是股票市場生存的第二要領,因為止損只是控制每次虧損的幅度,雖然每次都能有效地把虧損控制在儘可能小的幅度上,但如果連續多次虧損,總體累積起來虧損也將會很可觀甚至很嚴重。成功的投資者和其它交易者最大的區別在於,當市場行為不當時,他們具有不進場交易的能力,而不是在危險的市場上頻繁地交易。這需要很大程度上的自制能力,對於成功的交易者來說,這是財富的關鍵。

嚴格過程在擁有具有市場優勢的交易方法和嚴格的資金管理制度之後,剩下的工作就是在實戰操作中的過程約束問題。一些國外取得成功的交易大師,在其傳記中提到的最多的就是“過程約束”,其原因就是它是有效實施交易方法與風險控制策略的前提條件。只有在自我約束的前提下,才能談到嚴格執行由交易方法與風險控制制度組合而成的操作計劃的問題。

(以上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操作建議。如自行操作,注意倉位控制和風險自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