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尼与中国,相互滋养的缘分

雅尼与中国,相互滋养的缘分

图说:雅尼演出照 官方图

  在中国,雅尼毫无疑问是世界级的音乐家中知名度与影响力较高的一位。他的作品传播极广,小到校园广播站,大到国家级运动会,雅尼的音乐总会在不经意间响起。

  对年轻小朋友而言,这是一位有着希腊雕塑美颜面孔的大叔。年纪大一些,会对他在1997年的紫禁城演出记忆犹深,那场演出是紫禁城在当代中国历史进程中不可复制的一幕,从此也开启了雅尼与中国的缘分。

  在一些音乐平台的分类上,雅尼常常被列入新世纪音乐New Age的品类,但他本人并不是那么认同。他更倾向于称自己的音乐为现代器乐Contemporary Instrumental。

  如果一定要分类的话,我更倾向于将雅尼分至“氛围音乐”,当然这不仅仅是雅尼的音乐中存在大量电子音乐成分,而是因为雅尼的音乐画面感极强,他擅长用古典音乐的和声进程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和声进程相结合,并融入许多现代电声乐器、合成器,善于塑造等具有环境氛围感的音乐,让人产生极强的影视感和沉浸感。

  可以说,雅尼创作的大多数旋律线条都非常流畅而富有流行性。“流行”这个词,并不是贬义。雅尼是个聪明的音乐家,比起闷头创作而言,他可能更懂得人们会喜欢什么,不知这跟他在大学时期学习心理学有无关系。

  说到雅尼的大学时代,可以说是他音乐梦想的觉醒期。上世纪50年代生于希腊南部一个海滨小镇的雅尼,从小热爱音乐,8岁开始弹钢琴。虽说雅尼从未接受传统古典派教学洗礼,但在他的音乐中却无时无刻不透露着古典的底蕴,大约与他从小浸润于古老的希腊文明不无关联。

  青年时代在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求学,雅尼如同被这里的音乐氛围点燃了一般,开始自学键盘、作曲、制作,组乐队,去现场演出。事实上,上世纪70年代的美国,正是经济飞速发展的时期,也是流行文化和摇滚乐的巅峰时代。雅尼的音乐生涯,始于这个辉煌时代。

  雅尼是勤奋的,自1984年发行第一张专辑《乐观主义》Optimystique起,一共发行了16张音乐专辑,还有十几张现场音乐专辑等。早在1992年和1993年,雅尼就凭《敢于梦想》Dare to dream和《在我梦中》In my dream获得了格莱美的提名,但真正让雅尼成为世界著名音乐家的一战,是1993年在雅典卫城举办的音乐会。

  那一次,雅尼带着自己的乐队和伦敦交响乐团合作,完成了一场举世瞩目的音乐会,由此一举成名天下知,这场雅典卫城音乐会的VCD和专辑在之后的10多年里畅销全球,销量超过700万张。

  这是没有经历过“要听音乐只能买唱片的年代”的人们所不可想象的。也正是这一场音乐会后,雅尼和世界各地的名胜古迹杠上了。之后,他还曾在英国伦敦皇家阿尔伯大厅、印度泰姬陵、中国紫禁城等世界级名胜举办音乐会,每一场都备受关注。

  如前所述,20多年前的“致敬紫禁城”,是中国人与雅尼缘分的开始。事实上,中国与雅尼之间,是相互影响、彼此滋养的关系。雅尼带领中国听众认识了新世纪音乐这样一种音乐品类,而中国文化也赋予了雅尼许多灵感,启发他写出了以中国竹笛为主角的经典作品《夜莺》,而这首作品,已经入选人教版的初中音乐教材。

  雅尼2019年中国巡演已经开启,这是雅尼第五次中国专场,这一次,雅尼与中国文化碰撞出怎样的火花?让我们一起期待。(钱沐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