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提到蘇州,很多人會想到古鎮、園林等一些很有歷史感的地方,而在蘇州園區,特別是環金雞湖一帶,卻一反人們對蘇州“小橋、流水、人家”的印象充滿了都市感、時尚感,湖畔的“大褲衩”、摩天輪、圓融時代廣場,總是洋溢著一股年輕、活潑、動感的氛圍。

雖然說金雞湖所在的蘇州工業園區不過是一位25歲的年輕人,但是金雞湖自己可是有很長的歷史了。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關於它的名字就有幾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一種說是“金雞湖”本來叫做“瓊姬湖”,是紀念吳王夫差的女兒瓊姬的,由於吳方言中念起來和“金雞”的讀音相近,漸漸地 “瓊姬湖”就被人們叫成“金雞湖”了。

但毫無疑問的是,在漫長的歲月裡蘇州人其實一點也不瞭解金雞湖,誰讓那裡實在太過偏僻了呢?二十多年前,在園區開發前,金雞湖一帶就是標準的一片鄉村,是遍佈了茭白和菱藕的水窪地,到處是水田,船是當時主流的交通工具。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90年代的金雞湖

1997年,當時負責金雞湖規劃設計的易道公司董事長喬全生第一次看到金雞湖,在他的記憶裡,只有荒涼兩個字。按照最初的設想,園區希望他所在的公司能在3個月內完成環湖兩到三公里水面、沿湖後退100米陸地的綠化。

但喬全生提出了更長遠的設想:“

金雞湖景觀要體現兩種城市個性,這個佔地513公頃的城市湖泊公園可以通過從東北到西南的一條軸線分成兩個部分,西北部是城市的、年輕的、活潑的、充滿能量的,東南部則是自然的、寧靜的。”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規劃引領”堪稱“園區經驗”的頭一條,“無規劃、不開發”,“先地下、後地上”。園區的規劃者們在建設之初就高瞻遠矚,明確

要將整個地區的土地人為地“墊高”

要墊高園區,最重要的是這土從哪裡來呢?自然就是金雞湖湖底了。光是在當初園區二三期填土工程中,金雞湖貢獻的淤泥就佔了總量的一半以上,可以說是金雞湖憑著一己之力“托起”了整個園區,當然,同時也“托起”了整個園區的房價。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1994年5月12日,蘇州工業園區首期開發啟動典禮在金雞湖畔工地舉行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各項工程起步

90年代那會兒,如果誰說想在園區買房子,一定會遭到周遭人的一致嫌棄:“園區啊?你鬼都找不到一個!”

園區較早的一個小區新城花園就在現代大道的西端,開盤的時候當初每平米1500元都無人問津,老蘇州還會說一句:“那種野貓都看不見的地方也要賣1500啊!送給我也不要!”——呵呵,不說了,二十多年間,園區的房價是多少人心中永遠的痛啊!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金雞湖邊的圓融雕塑

多少人至今還會拍著大腿說:“天域4000塊的時候我怎麼沒買呢?!”、或者是“湖左岸那套房,我要是留到現在值800萬了!”大腿拍斷也沒用了,機會曾經放在每個人的面前,有的人當機立斷,有的人猶豫不決。

園區的發展也像園區的房價一樣一往無前,如今的園區,已經是時尚蘇州、高端蘇州的代名詞。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湖東有圓融時代廣場,是整個蘇州最寸土寸金的地方之一,有一連串值得打卡的地標建築,誠品書店、月光碼頭、文化藝術中心,還有一座“幸福摩天輪”,多少年輕的小情侶來金雞湖都一定會來這裡看看,夜空下整個摩天輪都泛著溫柔的粉色,遠遠地就能感受到那種浪漫的氣息。

而湖西,有大秋褲、蘇州中心還有經常任性到不開放的金雞湖音樂噴泉,整個環金雞湖商圈早已成為蘇州當代的繁華中最閃耀的一筆。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而在金雞湖南邊則是同樣出名的李公堤,那是在湖中央的一條長堤,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相傳是清朝時一位蘇州知縣李超瓊修建的一條堤壩,人們為了感念這位李大人就將這個堤壩稱為“李公堤”。

如今的李公堤不僅融入了很多現代元素,更是成為大牌酒店、餐飲品牌雲集的特色商業區,同時它更是一個開放型的城市生態公園,放眼全國也很難找到這樣一個完美混搭的地方。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一片金雞湖,分割開蘇州的兩種個性

李公堤

所以,可以說,如果沒有金雞湖,就沒有現在的園區。如今大概不會再有人說不喜歡園區了,但是,住在古城裡的老蘇州有時候還是會略帶酸意地說一句:“園區好啊,樣樣都好,就是想副吃大餅油條都要開車出去買!”

要我說啊,這就是最好的蘇州,靈動和古典一樣不缺,

節奏感和舒適感都不多不少,剛剛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