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11月1日上午,家住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马路村的赵大姐急匆匆地走进开发区公安分局白浪路派出所民调室。原来,赵大姐的儿子小郑年初处了一个对象,后来没想到双方感情不合,女方提出分手。小郑劝说无望,便打算约上好友去女方家把交往期间吃饭、购买礼物等开销的一万多元钱讨回来。赵大姐怕儿子干出违法的事,赶紧向民调室律师咨询解决办法。如今,像赵大姐这样,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已成为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广大群众的普遍认识。

2017年、2018、2019年,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治安发案分别为1284、1088、867起,刑事立案分别为654、368、304起,治安秩序不断优化的同时,因民事纠纷转化为治安、刑事案件的现象大幅下降,辖区涉法涉诉信访积案也大幅减少,而信访增量趋近于零——

坚持“发动和依靠群众”,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白浪路派出所将“枫桥经验”的丰富内涵转化成促进辖区平安稳定的蓬勃动力。

变则通,他们为基层派出所减负寻“出路”

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是依托东风汽车产业而兴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有各类企业、商贸公司3000余家,辖区经贸往来频繁、人流物流量大。加上开发区位于城郊结合部,辖区小产权房多,租住人口多,许多老旧小区人员混杂,邻里纠纷、企地矛盾、商贸纠纷等各类矛盾多发,加上开发区没有政法机构,综治力量缺乏,治安管理压力大。管辖开发区社会治安的十堰市公安局开发区分局白浪路派出所接处警大厅常年呈现出“菜市场”现象,民警疲于应付,苦不堪言。

穷则思变,变则通。在多重压力下,白浪路派出所于2017年尝试设立“民调室”,从开发区司法所聘请7名律师组成专业调解队伍,每天在派出所轮班,专门调解民警出警中接到的纠纷、依法可调解案件,为基层民警分担任务、分解压力。

因律师从专业角度释法说理更加权威,很容易得到群众的信赖,调解成功率较高。第一年,民调室即为白浪路派出所分担了将近三成的处警压力,律师驻所民调让白浪路派出所感受到了社会力量参与矛盾化解的巨大潜力。

随后,白浪路派出所推动开发区管委会成立“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明确调解机构、职责和保障,驻所律师以“诉前人民调解委员会”名义开展调解,确立了调解工作的法律地位,强化了协调结果的法律属性。

针对有纠纷当事人担心签订调解协议后一方“耍赖”,白浪路派出所积极争取,与人民法院建立对接,在民调室与法庭之间建立远程视频系统,对于未当场履行、涉及金额较大以及调解员认为后期可能引起争议的情形,经当事双方提出申请,民调室现场通过视频系统连线法院,由法官对申请文书、相关证据、协议书进行实时审查后出具司法确认裁定书。如事后一方反悔,当事人可直接申请强制执行,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人民调解结果的法律威力。“司法确认”大大提升了群众对调解工作的信赖度。在白浪路派出所,“问问律师”成了治安纠纷当事人的常规选项。自白浪路派出所民调室成立以来,已累计受理各类调解1300余件。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行则广,他们将民调室建在群众家门口

驻所民调室大多受理的是派出所接警后转交的纠纷或案件,对于隐藏于群众中的矛盾纠纷该如何及时掌握、提前介入、早期化解?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白浪路派出所借助“枫桥经验”,将发动群众作为提高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效率的重要法宝。通过与区社会事业局联合,将“网格员”、村(社区)治保干部、驻村(社区)司法工作者、乡贤能人、行业权威人士进行整合,组建壮大民调力量,在辖区9个村(社区)设立村级民调室,并在集贸市场、重点企业、学校、医院建立4个行业民调室,所有民调室统一制度、统一考核、统一台账、统一接入司法确认,形成了以派出所驻所民调为龙头、村(社区)民调室和行业民调室为支撑的辖区全覆盖民调网络。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马路村治保主任张林

基层民调机制形成后,基层干部在排查化解矛盾纠纷时更系统、目标更明确。

“基层民调室并不是坐等群众上门,而是通过‘网格员’、民警和治保干部日常走访,将收集到的不稳定信息、民间矛盾、治安隐患等进行初步甄别梳理,召集民调力量进行‘会诊’,早介入,早化解,防止小事拖成大事。”

对于村级民调室化解不了或者需要其他部门支持的,则由公安、街办以及其他职能部门介入,提升化解合力。

如今在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遍布辖区的“网格员”、社区民警、基层治保干部、乡贤能人等成为排查安全隐患、矛盾纠纷、治安防范的“前沿哨兵”,而民调室,则成了化解纠纷的前沿堡垒。通过他们的常态化排查,邻里纠纷、家庭矛盾、生活困难群众、易肇事肇祸人员、治安消防隐患等被及时纳入视线并及时介入,努力让“矛盾不出村(社区)、问题不上交”。

至此,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民间矛盾纠纷和安全隐患的排查化解实现了由坐等“告诉才受理”到主动查、早介入、合力调的转变,进一步提升了群众自治效能。去年以来,辖区超过7成民间矛盾纠纷都由联合民调力量主动掌控,没有因隐性矛盾诱发重大案事件。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干则实,他们将工作做在群众的心坎上

10月20日上午,辖区一精神不太正常的老太太将装有7000元现金的塑料袋丢弃在一个商店门口后离去。接到报警后,白浪路派出所民警陶坦前往将钱带回派出所,但直到晚上仍无人前来领取。心存疑虑的陶坦“送钱上门”时,却发现老太太患有重度糖尿病的儿子昏迷不醒、生命垂危,陶坦迅速联系医生救治,及时挽回一条命。

“上门送钱还‘顺便’救条命!”媒体报道引来赞声一片。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新华网客户端报道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有疑必访”是白浪路派出所实行“首访负责制”后“催生”出来的“潜规则”。在传承和发展“枫桥经验”过程中,该所常态化开展“户户走到·情印万家”大走访活动,联合网格员、村(社区)干部,密集开展进村入户、入企业、入重点单位,明确民警包联企业、重点单位,分局民警全体民警与白浪路派出所联合对辖区100余家规模以上民营企业实行一对一包联,挂牌公示,定期回访,宣传防范知识、征集服务需求、协调解决问题。该分局规定走访民警对首次收集到的安全隐患、违法线索、纠纷矛盾、特困群众等实行首访负责制,确保件件线索有人推动,实现有疑必访、隐患必除、矛盾必调。

如今,十堰经济开发区公安分局从局领导到普通民警、辅警,每周入户、入企已成常态,开发区党委委员、分局局长陈虎更是辖区重点信访人家的“常客”。他们还积极推动开发区党委对63件重点信访事项实行领导包案销号,今年以来已成功办结30余件重点信访积案,多起长达10余年的疑难信访案件被彻底化解。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该分局推行“加微信好友不设防”,派出所民警辅警通过广泛物建社区群、物业群、学校群、行业群、基层干部群等,将防范提醒、安全隐患、情社动态等信息通过现代化的通讯平台及时传递,提升了群众工作效率。同时,通过粉丝量与辖区常住人口相当的“平安白浪”微信公众号,常态化开展案件防范、以案说法等宣传,舆论宣传与民调室效能互补,引导群众强化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法治思维。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目前,街头“红袖标”、校园“瞭望哨”、小区治安岗、村级巡防队等人防力量与“雪亮工程”、“智慧小区”等科技力量结合,成为社会治安防控的坚实基础。而深入开展的“扫黑除恶”行动、“破小案”专项行动,则进一步震慑违法犯罪、提升了群众安全感。今年以来,十堰经济技术开发区辖区治安发案和刑事立案同比持续分别下降20%和17%。

十堰经济开发区:群众力量带来平安升级

坚持群众路线

创新新时代群众工作

“枫桥经验”在这里花开四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