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亭夏寒浞冢(hán zhuó zhǒng)

寒亭夏寒浞冢(hán zhuó zhǒng)

寒浞冢,即寒浞的坟墓,位于山东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东冢子后村村南50米处,相传为夏朝寒浞的坟墓。

寒浞(前2013年~前1933年):又名韩浞、寒漪,夏朝君主。只是因为他的名声不好,以孔圣人的儒家思想为主体的中国历史把他排斥在帝王之外,称他为枭雄,把他统治中国的岁月从史书上抹掉。妘姓,任有穷氏部落首领后羿的相,后来杀死后羿,夺取有穷氏大权,随后消灭了夏后相,使自太康失国以来分裂了54年的天下重新统一。晚年骄奢淫逸,不修政事,最后死于少康的复国之战中。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潍县志》卷一《冢墓》:“寒浞冢,在城东三十里。冢高三、四丈,广数百尺。” 冢前有2002年区政府立的“夏寒浞冢,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白玉石碑一方。

寒浞冢为黄土夯筑,外形为半球形,底部直径约50米,底围252米,封土高6米,封土堆上长满了杂草、灌木,虽有盗挖迹象,但目前保存基本完好。

山东潍坊寒亭区东有冢子村,其上有大土冢一座,延伸九条堑壕,号为“九龙聚首”,相传是为寒浞冢。

寒浞,生活于夏代初期,初为有穷氏后羿家臣,后羿篡夺夏朝王位后,不务政事,四出游猎,将政务委任于寒浞。寒浞积极培植自己的势力,在后羿外出游猎归来时,乘机把他杀死,自己登上了王位,并占有了后羿的妻室,生浇和。后来寒浞又攻杀夏后相,灭了斟灌氏、斟氏,分封自己的儿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建都寒城,为寒亭故城。后少康讨伐寒浞,恢复夏朝,史称“少康中兴”。

寒亭夏寒浞冢(hán zhuó zhǒng)

寒浞死后葬于寒浞冢内。其冢墓今犹存,在山东潍坊寒亭区寒亭街道东冢子后村村南50米处,即在约北纬36о44ˊ、东经119о14'处。

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潍县志》卷一《冢墓》:“寒浞冢,在城东三十里。冢高三、四丈,广数百尺。” 冢前有2002年区政府立的“夏寒浞冢,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白玉石碑一方。

寒浞冢为黄土夯筑,外形为半球形,底部直径约50米,底围252米,封土高6米,封土堆上长满了杂草、灌木,虽有盗挖迹象,但目前保存基本完好。

寒国距今约4000多年,其统治中心在潍坊市寒亭区。寒国是伯明氏所建的古老部落,寒浞不为国君所用,便投靠了后羿。后羿不修民事,寒浞将其推翻,夺取了王位,建立了寒国,为稳定统治局面,他把儿子浇封在过(今掖县境),把另一个儿子殪封在戈(今河南境)。少康中兴,逐步消灭了寒浞的势力,现在,潍坊市仍然有寒亭,浞河等古地名,有寒鼎、寒浞冢等文物古迹。足以说明这里就是当年寒浞的统治中心。

史料记载

夏后氏时,羿之祖世为射官。天子赐之弓矢使司射。夏之方衰。自迁于穷石,号“有穷氏”。夏太康十有九年,王畋于洛表,羿拒王于河,不能复返冀都,遂作五子之歌,都于王夏。羿篡夏政,号帝夷羿。不修民事而淫于原兽,用伯明氏之谗,子弟曰寒浞者为己相。浞谗慝诈伪,娱羿子田,而阴取其国家。杀羿而烹之以食。其子不忍食,杀之于穷门。浞因羿室,生浇及。夏太康崩,弟仲康立。仲康崩,子相立。国浸弱,依同姓诸侯斟灌、斟氏。及寒浞杀羿,而浇既长,力能荡舟,浞乃使浇用师,灭斟灌、斟而弑夏侯,相于帝邱。后缗方妊逃出,归于有仍氏,生少康焉。少康长为仍牧正。浇使人求之,逃于有虞,为虞庖正。虞思妻之以二姚,而邑诸纶,有田一成,有众一旅,布德兆谋,以收夏众。少康三十九岁,夏遗臣兴师讨浞,伏诛,灭浇于过,灭于戈,有穷氏遂亡。秦少康践天子位,夏道中兴,复禹旧绩。——《天史》清(丁耀亢)

历史典故

1.历史上许多学者指责伟大的汉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在《夏本纪》中失载“寒浞杀相、篡夏四十年”这一重大史实。其实,《夏本纪》给出的夏初王统的“太康-中康-相-少康”这一段继统就已经以一种隐含的方式记录下了这段历史。我们知道,“大康(太康)-中康(仲康)-小康(少康)”表示一个完整的三康递降序列,今在中康与小康之间插入一个“相”,可以表示三康序列的中断,中断的位置在中康与小康之间,这表明仲康与少康之间王统有过中断。而仲康与少康之间的“相”有二指:其一指仲康之子、少康之父;其二指杀死仲康之子少康之父的寒浞,以表示在仲康与少康之间,曾有在昔为夏相的寒浞代夏政的事实存在。历史是由胜利者书写的。在夏、寒四十年斗争中,最后的胜利者是少康。所以,“太康-中康-相-少康”这一段王统是由少康的御用历史学家拟定的。他这样的拟法,既承认了寒浞代夏四十年的史实,也藉寒浞曾为夏相的事实,将寒浞定位为夏统中断期间的看家人而将其纳入夏王统,从而照顾到了王统的严肃性,也兼顾到了夏王室的面子。

2.“寒浞”一名非为人名,而应是古代民间给予的“谥号”,记录了这个名为“漪”的人在夏初的历史功绩:寒夏相克,中和平衡。“寒浞”即冷湿之意,而黄河流域在夏天有“暑干”的特点,这样,寒夏相克就是冷热相抵,湿干相抗,其结果就是气温平和,湿度适中,人民感觉良好。“寒浞”一名有异写,为“韩浞”,但以前者为准,因为后羿妃嫦娥奔月所居之宫“广寒宫”即为“寒舍”。

3.据《帝王世纪》,夏后相一名“相安”。“相安”应实指“寒浞统治之下人民安居乐业”的意思。

4.寒浞执政元年应为公元前1952

5.寒浞冢所在地的东冢子村西侧偏南处,历史上曾有过一座小庙(东南距寒浞冢二、三百米,坐北朝南),殿堂中供奉有“寒浞爷”神像(另有“太白爷”神像在其东侧、“药王爷”神像在其西侧)。东、西冢子村民及附近百姓有病则前来求医问药。今小庙已不存。

6.寒浞冢前香火自古有之,至今不断,每月初一、十五为烧香拜神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