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瘟影響遠超預期,明年鮮蛋市場依舊是“大年”?

馬上註冊,結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讓你輕鬆玩轉社區。

您需要 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沒有帳號?立即註冊

x

蛋雞市場研究分析特點

國內蛋雞市場的特點:產業鏈長,競爭比較充分,波動有規律。蛋雞波動規律是由蛋雞養殖週期及季節性特點決定的,在行情把握上,一般是市場信號出來後,在經過孵化育成周期後,市場存欄量才會在供需上影響市場,因此有市場調節滯後性的特點,滯後性能繼續預測後市市場。蛋雞養殖是上下游相互關聯的市場,關注鮮蛋和雛雞市場,互為因果,可預測後市。

蛋雞市場規律,分為行業週期規律,三年週期規律,即供給波動導致的跨年週期。而年內小週期,由季節的需求波動導致的,正常年份上半年價格較弱,下年價格較強。在商雛市場,上半年商雛需求量高,價格較強,下半年需求弱,價格較弱,而商雛補欄量可推測後期走勢。在市場分析上,以歷史規律為參照,以關鍵變量為指南。

蛋雞市場現狀

2019年1-3季度蛋雞市場,全國在產商品蛋雞月均存欄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但仍低於前五年同期平均水平,鮮蛋價格同比增長,每斤雞蛋成本同比下降,商品代蛋雞場的盈利水平異常高。今年1-3季度,商品代蛋雞的商雛補欄數量同比增長,父母代的商雛價格、種蛋價格和種蛋利用率同比大幅增加,父母代種雞場的綜合效益頗豐。

一、鮮蛋市場變化趨勢

2019年蛋價指數走勢,在經過2月低點後,逐漸走高。十年間,1-3季度蛋價指數差異巨大,2014年最高4484點,2017年最低2942點,相差1542點。2019年4037點,十年排名第3。2019年1-3季度蛋價指數4037點,較上年同比增長119點,增幅3.0%,較歷年均值增長286點,增幅7.6%。

2019年成本呈下降趨勢,成本最高在2月份,最低在9月份,1-3季度逐漸走低。十年間,1-3季度成本指數差異較大,2013年最高3765點,2019年最低2967點,相差798點。2019年成本指數,十年排名第10。2019年1-3季度成本指數2967點,較上年同比下降162點,降幅5.2%,較歷年均值下降389點,降幅11.6%。

2019年盈利指數,2019年9月盈利最高,3月盈利最低,呈增加趨勢。十年間,1-3季度盈利指數差異巨大,2019年最高1071點,2017年最低-117點,相差1188點。2019年盈利指數,十年排名第1。2019年盈利指數1071點,較上年同比增長282點,增幅35.7%,較歷年均值增長670點,增幅167%。

從2010-2018九年間的各月平均每斤雞蛋盈利水平看,春節後的2-7月份是蛋雞行業低谷,8-9月份為年內盈利高峰。前九年數據顯示,1-9月份歷年平均每斤雞蛋盈利只有0.40元/斤。

二、商雛市場變化趨勢

2019年1-3季度商雛價格較上年同比增加0.39元/只,增幅15.5%,較歷年均價增加0.38元/只,增幅15.0%。2019年1-3季度種蛋價格,較上年同比增加0.22元/枚,增幅36.7%。較歷年均價增加0.19元/枚,增幅30.2%。2019年1-3季度種蛋利用率(全行業) 較上年同比增加21個百分點,增幅32.8%。較歷年平均增加18個百分點,增幅26.9%。1-3季度在產父母代種雞存欄較上年同比增加18萬套,增幅1.4%,較歷年平均減少6萬套,降幅0.4%。整體來看,父母代存欄量影響不大,但種蛋利用率影響較大。2019年1-3季度商雛產銷量較上年同比增加2330萬隻,增幅27.2%,較歷年均值同比增加1891萬隻,增幅21.0%。

2019年度異常市場成因

行業週期規律:由於前期補欄數量呈恢復性增長,今年1-3季度全國在產商品代蛋雞月均存欄(理論值)達到9.87億隻,較去年同期的8.82億隻,增加了1.05億隻,增幅達到11.9%。但比歷年均值10.02億隻,減少0.15億隻,同比降幅為1.5%。今年前三季度鮮蛋供給能力,基本接近歷年平均水平。

季節週期影響鮮蛋需求:從2010-2018九年間的各月平均每斤雞蛋盈利水平看,春節後的2-7月份是蛋雞行業低谷,8-9月份為年內盈利高峰,10月回落些,11,12月略微走高。

今年蛋雞市場表現異常的原因:

以今年的在產蛋雞存欄水平,結合鮮蛋市場的季節週期規律來看,今年1-9月份正常的月均盈利水平應該在0.4元/斤左右。而今年1-9月份的實際表現是淡季不淡旺季更旺,月均斤蛋盈利達到了1.07元/斤,產生了大約0.67元/斤的超額利潤,其中成本下降貢獻0.39元/斤,價格上漲貢獻0.28元/斤。以“中年”的存欄,實現了遠超“大年”的盈利。據此可以判斷,今年我國蛋雞市場的超常表現,主要是由其它重要因素影響所致。

蛋價持續高盈利的原因:

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我國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均有大幅下降,一是導致豆粕需求減少價格走低,降低了蛋雞飼料成本;二是使雞肉替代需求增加,淘汰雞價格升高,降低了鮮蛋種攤成本;三是豬肉價格上漲直接拉昇了蛋價。

從今年1-9月份數據顯示,淘汰雞與豬肉價格、雞蛋與豬肉價格、雞蛋與淘汰雞價格,三者之間的相關性非常高,其相關係數分別為0.936、0.893和0.939,顯示了蛋雞對豬肉的替代的客觀性。

在非洲豬瘟大背景下,對雞肉的替代需求增加,使白羽肉雞、黃羽肉雞和817肉雞供給總體趨緊,導致毛雞和雞肉價格上漲,間接拉昇了淘汰雞和雞蛋價格。同時,由於817肉雜雛雞需求增加,使一定數量的鮮蛋轉化為817種蛋,減少了鮮蛋的有效供給。

商雛市場成因——持續高額盈利

自2017年8月至2019年9月,實現連續26個月的持續盈利,打破歷史記錄。期間,全國蛋雞主產區的社會平均斤蛋盈利達到0.95元/斤,商品代蛋雞場的資金非常充裕,補欄積極性高,導致今年1-3季度的商雛補欄數量同比大幅增加。

由於非洲豬瘟疫情的存在,導致今年的豬肉、雞肉、雞蛋及其它畜禽產品價格明顯上漲,而且短期內難以改變,今年蛋雞從業者普遍調高了對後期市場的預期。

後期市場預測

從前期商雛補欄數據看,2019年度的全國在產商品蛋雞月均存欄在10.16億隻上下,略高於前五年平均存欄,基本屬於“中年”存欄水平。隨著補欄數量的持續增加,後期的在產蛋雞存欄還會上升,到2020年3月份以後會突破12億隻。2017年災難因為供給太多。

隨著時間的推移,中美貿易戰對豆粕價格的影響在趨於減弱,國內非洲豬瘟疫情已導致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下降,即使考慮其它畜禽增量影響,對飼料原料需求總體偏弱。淘汰雞價格高也會降低鮮蛋種攤成本,未來一段時期內蛋雞養殖成本會處於相對低位。

受國內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能繁母豬和生豬存欄數平均處於歷史低位,後期豬肉價格即便不再大幅上漲,也會處於相對高位,進而增加對雞蛋的被動替代需求,從而拉昇蛋價。

2019年的在產蛋雞存欄雖然同比有所增長,但總體處於歷年的平均水平。由於受非洲豬瘟疫情的影響,增加了對淘汰雞和雞蛋的替代需求,拉昇了淘汰雞和雞蛋的價格,並導致飼料原料需求減少和價格下降。從今年1-9月份斤蛋盈利水平看,產生了0.67元/斤的超額利潤,7-9月份的超額利潤為1.21元/斤,可見豬瘟對蛋雞產業的影響遠超預期。

綜合判斷,2019年全年的社會平均斤蛋盈利預計在1.2元/斤左右,鮮蛋市場呈現“超大年”特徵。2020年的在產蛋雞存欄雖然會走高,鮮蛋供給會增加,但只要非洲豬瘟沒有明顯轉圜,明年的鮮蛋市場可能依然會是“大年”,預計全年斤蛋盈利不低於0.7元/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