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

全域秀美 生態富美 和合共美

金秋時節,徜徉在天台縣塔後村,只見綠樹鮮花遍佈,尤其是栽種在村民房前屋後、空餘地塊上的各味中藥材,引來一撥又一撥遊客駐足讚歎。

“我們把開花葯材打造成景觀,將藥園變成花園,經濟與觀賞價值都有了。”塔後村村支書、村委會主任陳孝形自豪地告訴記者,塔後村以“康養塔後”為品牌,打造“中藥材種植+深加工+銷售+服務+旅遊五位一體”的產業鏈。目前,全村有61家民宿,戶均年收入達30萬元;村集體收入5年前為零,去年一年就淨增127萬元。

蝶變中的塔後村,正是“千村示範、萬村整治”工程造就的美麗鄉村。天台縣在深化“千萬工程”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過程中,著力打造全域秀美、生態富美、和合共美的美麗鄉村升級版,走出一條特色發展之路。今年初,天台獲評浙江省美麗鄉村示範縣,成為台州市首個邁入全省美麗鄉村建設“模範生”行列的縣(市、區)。截至10月底,今年全縣鄉村接待遊客超過600萬人次,營業收入約4.5億元,同比增幅分別達11.1%和17.2%。

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鄉村美不美是基礎。平橋鎮張思村遠離城區,2014年以前,村裡的老舊房破敗不堪,村民亂搭亂建,環境髒亂差。從2015年開始,張思村按照“全域景區化、沿線景觀化、村莊景點化、庭院小品化”的要求,藉助鄉村節慶活動,辦起了花海節、鄉村馬拉松等活動,村子洗去“一臉塵埃”,亮出“天生麗質”,先後獲評國家3A級旅遊景區、中國傳統村落,去年還入選中國歷史文化名村和中國美麗休閒鄉村。

如何讓美麗鄉村的“顏值”變產值,是建設好新時代美麗鄉村的關鍵。天台堅持把發展美麗經濟放在第一位,啟動“天台大農場”建設,全域統籌提升農業質量、保險、品牌和營銷,積極培育鄉村發展新動能,促進農民增收致富。

曾以採石礦聞名的後岸村,如今不賣石頭賣“風景”,將農房改造與鄉村旅遊緊密結合,躋身全國美麗宜居村莊示範、國家4A級旅遊景區行列。如今,全村農家樂多達77家,全年接待遊客突破百萬人次。

真正的美是內在美,真正的富是精神富。在建設新時代美麗鄉村過程中,天台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合文化等浸潤於先鋒庭院、美麗庭院、清廉村居、鄉村文化禮堂建設的全過程,用優秀傳統文化滋養鄉村振興產業,使鄉村處處洋溢個性與特色,充滿活力和魅力。

天台縣委主要負責人告訴記者,天台正在按照打造美麗鄉村升級版的高標準深化美麗鄉村建設,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讓鄉村好看,更耐看;村美,人更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