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權市場“開掛”了!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要來了

近日,期權市場迎來一波擴容小高潮。11月8日,證監會表示,按程序批准上交所、深交所上市滬深300ETF期權,中金所上市滬深300股指期權。11月10日,中金所公佈了《關於滬深300股指期權合約及相關規則向社會徵求意見的通知》,宣佈就《滬深300股指期權合約》(徵求意見稿)、《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股指期權合約交易細則》(徵求意見稿)等共計8個文件向社會公開徵求意見。11月11日,上期所官網又掛出了黃金期權公開徵求意見的公告。11月12日,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於11月12日發佈通知,對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合約公開徵求意見和建議。

五天,7個品種……期權市場“開掛”了!行業人士表示,隨著場內期權品種的平穩運行,未來會有更多主要的期貨品種配套期權產品陸續上市,期權市場發展步入常態化。期權市場的不斷擴容將有利於豐富風險管理手段,豐富投資策略類型,也可以提振各類市場參與者信心,改善券商、期貨公司業務收入結構。

期权市场“开挂”了!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权要来了

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要來了

為更好完善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合約,鄭州商品交易所(以下簡稱鄭商所)於11月12日發佈通知,對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合約公開徵求意見和建議,截止日期為2019年11月18日。

據鄭商所有關負責人介紹,在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合約設計過程中,鄭商所積極借鑑國際商品期權市場合約設計慣例,參考了白糖、棉花期權市場運行經驗,在期權合約類型、行權方式、交易單位及報價單位等條款設計中,充分體現了商品期權產品的本質。根據國內實際情況和品種特點,對合約月份、行權價格間距等合約條款進行了差異化設計,以有效滿足市場需求。在期權漲跌停板幅度及最後交易日(到期日)等條款設計中,牢牢守住風險底線,兼顧市場流動性。

根據此次公佈的徵求意見稿,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交易單位為1手pta、甲醇和菜籽粕期貨合約,方便投資者對沖期貨部位風險;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最小變動價位設置為0.5元/噸,與白糖期權保持一致,方便投資者掌握;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最後交易日(到期日)為標的期貨合約交割月份前一個月的第3個交易日,與已上市白糖、棉花期權一致,以滿足產業客戶套保期限需求,避免給交割月運行帶來風險;借鑑國際商品期權市場慣例和白糖、棉花期權市場經驗,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行權方式設置為美式,期權買方可在到期日及之前任一交易日行權。

與白糖、棉花期權相比,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合約具有三方面較為明顯的個性化設計。

一是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行權價格合約數量較白糖期權有所增加,與棉花期權保持一致。根據pta、甲醇和菜籽粕期貨價格波動特點,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首日將分別掛出13個看漲期權和13個看跌期權,確保覆蓋次日標的期貨價格波動範圍。隨著pta、甲醇和菜籽粕期貨價格變動,若實值或虛值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數量不足6個,鄭商所將增掛新的行權價格對應的期權合約,及時滿足企業套保及參與者投資交易需求。

二是pta、甲醇活躍月份期權合約掛出標準。目前,pta、甲醇期貨非主力合約引入做市商,成交及持倉均有所提升。比如,按照合約規定,甲醇期貨某合約在某個交易日單邊持倉量達到10000手以後,其對應的期權合約將在第二個交易日掛出。

三是針對性設置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行權價格間距。目前,國內商品期權行權價格間距與行權價格的比值在1%至2%之間。根據PTA期貨價格運行區間,以5000元/噸和10000元/噸為分界點,分別設置50元/噸、100元/噸和200元/噸的行權價格間距。根據甲醇、菜籽粕期貨價格運行區間,以2500元/噸和5000元/噸為分界點,分別設置25元/噸、50元/噸和100元/噸的行權價格間距。

據瞭解,pta、甲醇期權是首批上市的能源化工期權品種,菜籽粕期權是重點領域特色農產品期權品種,其上市後將在穩定企業生產經營,促進相關產業結構優化和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此前,鄭商所曾多次組織產業企業、投資機構、期貨公司及做市商等召開論證會,對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適用的業務規則及實施細則進行了梳理,認為鄭商所期權規則制度具有通用性,能夠滿足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上市需要。

“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市場建設需要各方群策群力。”鄭商所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此次公開徵求市場各方意見建議,促進期權合約設計的科學合理,確保pta、甲醇和菜籽粕期權上市後市場平穩運行和功能有效發揮。

期權市場發展步入常態化

對於豐富期貨期權產品,市場已有預期。今年9月,證監會在京召開的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工作座談會提出了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全面深化資本市場改革的12個方面重點任務。其中,“補齊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的短板”“豐富期貨期權產品”被擺在了第三條的重要位置。

除了對於市場的穩定作用外,豐富的期權產品上市對於促進金融服務實體經濟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浙江大學教授駱興國認為,中國金融市場和投資者結構的獨特性有助於衍生品定價理論和風險管理實踐的發展和創新。合理利用衍生品工具能在服務實體經濟、完善金融市場、提升市場質量、調節資源配置、提高資金利用效率等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期權市場大擴容,是建立在市場投資者對期權工具巨大需求的基礎之上的,也將更多滿足外資、公募、社保基金、保險資管等機構投資者大量入市資金的對沖需求,為資金持續流入市場提供更多產品保證。

“企業可以通過期貨和期權產品降低未來的成本和收益不確定性,還可以通過利率和匯率衍生品來對沖通貨膨脹和全球化背景下帶來的外匯波動風險。” 駱興國表示。

中信證券指出,在居民財富管理迎來大資管時代、A股國際化深入推進、市場參與主體多樣化的大環境下,投資者對於完備的交易、配置與風險管理工具的需求是巨大的。本次期權擴容的標的品種和數量力度空前,不僅可以豐富風險管理手段、豐富投資策略類型,也可以提升國內外投資者參與市場的意願。

為企業提供風險管理工具

商品期權作為期貨市場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當前資本市場最具活力的風險管理工具之一。商品期權的推出,豐富了我國期貨市場的交易方式,對市場風險管理具有重要意義;豐富了涉農企業風險管理工具,更好地滿足農業企業精細化、多樣化的風險管理需求;有助於期貨市場價格發現功能更充分地發揮;又為機構投資者提供了更精巧的投資工具,建立起現貨、期貨與期權價格之間的網狀關係,以及三個市場價格之間的內在聯繫和相互影響,使價格發現和資產配置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

“保險+期貨”試點已經在涉農企業中積極推進,共有數十家期貨公司與保險公司合作,圍繞大豆、玉米、雞蛋、白糖、棉花等農產品開展了上百個試點項目,覆蓋農業種植面積數百萬畝,最終為農戶理賠數千萬元。農產品期權還為管理農產品價格風險提供了重要工具,期貨公司利用農產品期權可以進一步發展風險管理業務。

期權產品的推出,還可以積極嘗試“保險+期權”模式。保險公司通過購買看跌期權來分散保險的鉅額賠付風險,保險公司給農民承保就相當於賣出看跌期權,承擔了農產品價格下跌風險,同時購買與承保品種相同的看跌期權來對沖承接風險。當保險標的價格上漲時,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可以支付期權費用;當保險標的價格下跌時,保險公司通過選擇期權行權所獲得的盈利來彌補保險賠款支出,達到規避價格保險面臨鉅額賠付風險的目的。目前,期貨行業已經探索出“保險+期貨”“保險+期權”“保險+期貨+期權”“場外期權+期貨”等各具特色的服務實體經濟的新模式。

企業在運用期權產品進行套期保值時可以更加靈活,手段也日益多元化。相比期貨交易,期權購買方面臨的風險僅限於所支付的權利金,風險相對可控。期權是一種相對靈活的風險管理工具,不需要逐日盯市,也無需依行情追加保證金,保值者可根據行情變化的情況來決定是否行權。在行情發生重大變化時,特別是在出現可觀的浮動盈利時,套期保值者還可利用期權工具,在進行保值的同時靈活地實現部分市場收益。

期權這一衍生工具還憑藉其非線性的損益結構,使得投資者可對不同期權或是期權與其他投資工具進行組合管理,構造出差異化的風險收益狀況的投資組合,以對單一的多頭或空頭頭寸對沖,起到鎖定風險的作用。期權靈活、簡單易行的特點對中小投資者保值更實用。

此外,對資產管理者來說,方向性風險可使用期貨進行管理,只要有足夠的保證金並加以日常認真管理,就可以鎖定未來的收益或控制未來的建倉成本。不過,期貨價格主要由現貨價格絕對水平決定,而不能很好地反映現貨價格的波動情況,所以還不是管理波動性風險的理想工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