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果园:大数据治理非法营运初见成效

花果园:大数据治理非法营运初见成效

花果园大街车辆通行秩序井然

长时间在路面上行驶、行车轨迹异常……这些“蛛丝马迹”往往都会成为有关部门打击非法营运的重要线索。目前,全国首个大数据打击黑车系统在贵阳投入使用,通过对黑车数据建模分析,大数据让治理非法营运进入“精准打击”时代,形成了强大震慑力。

近期,在花果园综治服务中心的统筹下,交通、运管、公安、交管等部门形成联动,一方面运用一系列“黑科技”打通“数据墙”,对涉嫌非法营运车辆进行精准打击;另一方面协调贵阳市多家出租车公司,增加运力,确保每半个小时,进入花果园的出租车数量不少于30台,满足市民出行需求。多管齐下筑牢“防线”,花果园片区交通环境持续向好。

花果园:大数据治理非法营运初见成效

交警与运管等部门联合执法

A、路面查缉”黑车“现形

近日,在花果园延安南路亚太中心路段,由运管和交管组成的联合执法小组,拦住了一辆由“大数据”甄别出的疑似“黑车”。调查中,车主始终不肯承认自己非法营运。

“这辆车每天都经过花果园的多个卡口,行车轨迹不规律,长时间在路面上行驶,异常情况早就被系统锁定。”面对大数据显示的证据,车主承认了自己从事非法营运的事实。

执法人员对车内乘客进行取证。后排一名怀抱婴儿的年轻女乘客告诉执法人员,她从贵医附近搭乘这辆私家车,前往花果园R区,并和车主约定到目的地后付25元车费。

看似普通的违法营运,背后藏有哪些安全隐患?

贵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执法一大队花果园中队负责人介绍,“黑车”非法营运不仅干扰破坏了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侵害合法经营者的权益,而且大部分非法营运车况老旧,甚至还有驾驶员购买已过报废年限的车辆,投保不到位,对乘客自身的安全和社会治安造成了极大的潜在威胁;另一方面,非法营运人员行车不规范,部分“黑车”司机不守“规矩”,随意占道待客、变道、插队、超车,影响正常交通秩序,存在较大安全隐患。

花果园:大数据治理非法营运初见成效

运管执法人员在街面开展执法行动

B、识别黑车”大数据“给力

“你们怎么知道我在跑车?”很多被查获的非法运营司机没有搞清楚,自己是如何“栽跟头”的。

贵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执法一大队花果园中队负责人说,每天行驶在花果园片区路面上的车辆以数十万辆计算。要在茫茫“车海”中,精准锁定非法营运的车辆,必须依靠“大数据+天网”的科技手段。

今年5月,贵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联合中科院对运政系统非法营运数据进行建模分析筛选,并在“天网”系统的基础上精准识别。如今,贵阳市交通、公安、交管、运管等部门形成联动,综合公安、交管、运管的各项数据,借助“天网”系统,运用“大数据+”提高打击“黑车”的精准度。

“我们会从大量的车辆中找出它,‘黑车’肯定有自己的一些特征,不管是轨迹还是经过卡口的次数。”贵阳市道路运输管理局执法一大队花果园中队负责人介绍,这个系统整合了公安、交管和运管的多方数据,比如通过卡口的次数,黑车肯定会比其他的车辆经过得更频繁更多,一个卡口是一个点,点与点之间连成线,线和线之间形成网,这个过程就比对上了系统中的某一些特征,系统模型里面会从多个维度来进行设置锁定,不管是时间空间的,设置的种类会更多,可以更加精确地判断黑车的行为和特征,来提取目标车辆的信息。

根据这些排查手段,系统可以识别出一人多车、一人多身份、高频嫌疑等多个类型的“黑车”,还有的专职“黑车”驾驶员,驾驶车辆高频率通过贵阳市的各大路口、天网卡口摄像头。不管是哪些类型,都能够通过大数据系统锁定,形成专门的司机或者车辆画像,系统可以把车牌号或者司机“揪”出来,自动预警提供给执法人员。截至目前,在花果园内利用大数据精准打击查处的“黑车”达近500辆。

花果园:大数据治理非法营运初见成效

运管执法人员在进行调查取证

C、增加运力 出租车进出高频

“最近进出花果园载客方便多了,不仅黑车明显少,还有很多指定候客点。”出租车司机张师傅告诉记者。

一方面打击非法营运,一方面匹配运力,满足花果园片区出行需求,是运管部门拿出的“双实招”。

10月24日,贵阳市运管局举行花果园片区出租车运力保障调度会,在花果园区域增设14个出租车临时停靠候客点位,共47个车位,分别为小车河路3个、花果园大街2个、松花南路2个、延安南路3个、遵义中路2个、松山南路2个。目前,出租车临时停车位已划定,市民可就近选择打车位置。

同时,贵阳市运管局统一调度协调,对花果园分时段运力保障,保证每半个小时内,进入花果园的出租车数量不少于30台。目前,包括千禧、银建、黔运、兴筑凯宾、致远城达等出租车公司均协调运力,保障花果园居民的出行需求。

花果园:大数据治理非法营运初见成效

运用大数据手段查缉、锁定涉嫌非法营运车辆

D、新模式 让黑车无处遁形

据了解,按照要处以1至5万元罚款,再次违法的要处以5万元罚款。但面对处罚,一些车主抱有侥幸心理,产生“将罚款赚回来”的想法。

今年,花果园综治服务中心在对该区域内存在的非法营运情况摸底后,探索治理非法营运新的工作模式:对查处的初次违法的车主免予罚款,取而代之的是“现身说法”,形成自我监督;让违法者参与到“黑车”治理中来,成为运管部门的信息员;与此同时,这些违法车主的信息将被收录到运管部门的数据库中,再次因非法营运被查将被加倍处罚。

花果园综治服务中心主任梁小冬表示,和罚款相比,这种新型方式可以让更多的人参与到自觉抵制“黑车”的队伍中,维护正常的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秩序,充分体现全民共治共享,让花果园居民在综合治理的环境中,提升参与感、获得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