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營商環境 ——臨夏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深化放管服改革 創優營商環境

——臨夏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2019年11月11日,臨夏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開啟了全州工程建設審批管理新的里程,標誌著我州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暢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渠道工作進入了新的階段,實現了工程建設項目由原來的線下單事項審批向線上全流程審批的重大轉變。這是州委州政府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營商環境的重大改革創新舉措,對於全面優化我州營商環境、持續釋放改革紅利,具有重要的意義。

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營商環境 ——臨夏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視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把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作為推動改革落地的“牛鼻子”,自中央國辦印發《關於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和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印發甘肅省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甘改辦發〔2019〕60號)文件後,迅速行動,成立了由州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分管領導為副組長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小組和州住建局、州發改委、州自然資源局、州水務局、州交通運輸局等單位組成的工改專責工作組;按照中央和省上的總體要求,於今年7月印發了《臨夏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實施方案的通知》;8月12日,臨夏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實現與國家、省級系統的對接;在省工改辦的領導和州直各成員單位的共同努力下,經過60天的系統個性化改造和試運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系統如期完成全部測試工作,10月29日,達到上線運行條件,11月11日正式上線運行。

深化放管服改革創優營商環境 ——臨夏州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正式上線運行

該系統含1個“多規合一”協同平臺,銜接現有的全州政務服務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施工圖審查備案系統、開工許可審批系統等4個“互聯網+政務服務”基礎平臺;1個工程建設項目並聯審批系統,對接N個部門業務審批系統。按照“一家牽頭、一窗受理、並聯審批、限時辦結”的原則,一是將審批流程劃分為項目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進行,對接各部門自有平臺,信息共享、協同辦公,整合六類項目辦事流程,可實現一般政府投資房建市政項目90個工作日、政府投資線性市政項目100個工作日,一般社會投資房建市政項目70個工作日,一般工業項目60個工作日、一般交通項目100個工作日、一般水利項目120個工作日內完成項目審批的目標;二是系統整合了供排水、供電、熱力、燃氣、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報裝,將市政報裝事宜辦理時限壓縮至50%以上;三是系統共享了各縣市信息,打通了信息流通的“任督二脈”,可實現讓服務對象“最多跑一次”的目標;四是通過與國家、省級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對接,可實現對審批全流程在線監管。


該系統順利上線運行將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提供諸多便利:一是精準推送事項和要件“一單清”。該系統改變了過去企業自行查閱申報指南的模式,改由牽頭審批部門根據申報項目的實際情況,聯合階段審批部門共同為項目配置審批事項,通過系統自動匯聚生成項目申報事項和要件“一單清”,企業可第一時間通過系統獲取“一單清”,有針對性地準備材料,從立項到驗收可實現全流程審批,只要申報一次,就可以聯動辦理。二是多張申請表匯聚成“一張表單”。系統對各部門原有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涉及的申請表單,進行數據信息整合,將原有多個申請表單整合為四個階段相對統一的“一張表單”,同時對於前期在系統中已生成的信息,系統將自動歸集,無須重複填報,解決填表多、重複報、申報繁的問題。 三是設立綜合受理窗口,實現“一窗進出”。系統解決了跨州、縣市兩級流轉的問題,在州政務中心設置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窗口,將原先多個部門多個窗口整合匯聚為一個綜合窗口,解決了企業“多窗申報”反覆跑的難題。

四是共享使用審批證照和批覆意見。各部門在審批過程中產生的證照和批覆意見,系統將自動留存至該項目的證照“共享池”,後續審批部門在需要時可自行調用,不再需要企業重新提交,實現各部門證照共享共用,大幅減少企業申報要件,節約申報時間,提高審批效率。


分享到:


相關文章: